廣東、江蘇和浙江的GDP總量是我國排名第一、二、四的省份,這三省里面人均GDP排序應是江蘇、浙江和廣東,再來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序則是浙江、江蘇、廣東。江蘇則不同,他們的企業是做大做強,也就是企業的質量是優于浙江的,換句話說就是江蘇的企業雖然少于浙江,但是企業的發展是好于浙江的。
1、江蘇有多少溫州投資商,浙江有多少江蘇投資商?
這應該沒有具體的統計數據,也沒誰會花時間去統計這樣的數據吧。浙江和江蘇都是我國經濟發達的省份,但浙江人善于經商是出了名的,據統計每9個浙江人中就有一位老板,每26個浙江人中就有一家企業,浙商也是全國最大的商人團體之一,它們把生意做到了國內外,因此在江蘇來自浙江的投資商應該不少,不過卻很少聽說江蘇投資商,
溫州在浙江乃至全國的知名度都很高,溫州是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的先發地區與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曾經的“溫州模式”與“蘇南模式”和“珠三角模式”并立,享譽一時,引起全社會的普遍關注。溫州人做生意也是杠杠的,炒房團是出了名的,而且溫州人愛闖蕩,有報告顯示,每10個溫州人里就有3個在外地發展。省外的溫州人主要發布在江蘇、廣東、上海、福建、北京等經濟發達省市,其中溫州人外出打拼最多的地方就是江蘇,2018年的數據顯示是15.9萬,至于有多少是投資商就不得而知了,
2、有人覺得江蘇和浙江發展全靠上海,你怎么看?
上海知名大企業沒一家是本地的,主政上海的領導與知名科學文化人才大多是浙江人,近代浙江財團對上海經濟發展貢獻最大,有目共睹。明代上海地方志記錄了,上海人以說嘉興方言為榮,嘉興人到上海說自己方言,上海人都搞不清是那個區的,上海方言與周邊縣區異差明顯,這種嘉興方言“植入式\
小便把話說反了,沒有浙江的貢獻,就沒今天上海與江蘇的繁榮!上海只是從明代才從浙江嘉興劃出去的,近代又把嘉善的楓涇,海鹽的金山又劃給了上海,嘉興成了長三角最小的地級市。明代二次科舉中榜的全是浙江學子,朱元璋為了政治平衡,制約浙江,對南京,淮河,蘇北地區的經濟,文化扶貧把蘇州,無錫,常州,上海從浙江劃出的,搞了個江南省(南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