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河南濮陽人,我們那里聊天,因具體情況不同,有幾種說法。站在個人的角度,我認為開封話最能代表河南話,河南話有一個元音,普通話里沒有,拋開語言分類而言,河南各個地方的方言都是河南話的一部分,也都能代表河南話,并且最好聽的方言肯定是自己的家鄉話。
1、所有人提到河南話都是:咦!可帶勁!這句話在河南說的人還多嗎?
咦!可得勁!糾正一下,是得勁,而不是帶勁?!暗谩?,在河南話里有舒暢、舒服、快樂等含義,“得勁”,意為:感覺到有股舒服勁。河南人感到高興時,經常會說:“老得呀!”、“真得!”、“可得!”、“得暈了!”、“得死了!”......有的地方還創造出一個歇后語:得妞娘哭半夜------得死了!河南話有一個元音,普通話里沒有,
我自己的操作水平有限,暫且無法打出這個國際音標,它就是把e顛倒過來。漢字“得”、“特”、“勒”、“國”、“隔”、“客”、“嚇”、“伯”、“拍”、“麥”、“則”、“側”、“塞”、“摘”、“拆”等的讀音,都是該元音,咦!可得勁!真得勁!在河南這話很流行。到了外地,一聽到有人說這句話,就大致可以肯定是河南人,
2、河南哪個地方的方言最能代表河南話?
拋開語言分類而言,河南各個地方的方言都是河南話的一部分,也都能代表河南話,并且最好聽的方言肯定是自己的家鄉話。站在個人的角度,我認為開封話最能代表河南話,我老家平頂山,說著魯山東邊的方言,但在大學期間認識了很多開封的同學,感覺他們的方言比較有意思,特別是開封方言無論是信陽、焦作、濟源、安陽的都能聽懂。
開封給我的感覺就是說話輕飄飄的,音調比較好聽,似有若無,那時候經常聽室友講開封話,像“沒力兒、不孬、沒啥事兒”等等代表著濃濃的開封音。我們有時也開玩笑講,北宋時候皇上上朝會不會也說開封話,比如“今有啥事兒,這咋弄的啊”等等,總之,至于哪個地方的方言最能代表河南話,這個不會有統一的標準,方言本身就是最接近風土人情的文化,也多如星點。
3、河南人的聊天叫做噴點兒,你們那里怎么說的?
我是河南濮陽人,我們那里聊天,因具體情況不同,有幾種說法,如果好久不見,見了很親切,會說:”我們進屋說說話吧!”認為是無意義的聊天,會說:”你又來閑扯淡!”感覺需要嚴肅認真的聊天,會說:”這事咱得好好啦啦!”話題比較沉重的聊天,會說:“這事咱們要好好說叨說叨?!北容^輕松愉悅的聊天,會說:“咱們啦啦呱吧!”或說:“他們在那里拉呱呢!”不過,這里的拉呱有兩個含義,有時指閑聊,有時指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