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霧天氣時,確實是不適合跑步的。如果這樣安排一周的訓練計劃,每天跑步或許也可以做到科學,如果這位跑者非要每天跑步不可,堅定地認為每天跑步才是科學的,我在日本上中學,做中長跑運動員期間也思考過,也困惑過一周跑多少次合適的問題,一周選擇休息一天,或者兩天,不要勞累。
1、一周跑步多少次合適?
我在日本上中學,做中長跑運動員期間也思考過,也困惑過一周跑多少次合適的問題。之前我也回答過類似的問題,重點還是怎樣訓練才是科學的,自從初中二年級正式開始跑步運動員生涯,直到高中二年級的退役,我僅僅做了4年的運動員,但據我回憶,在那段時間,一年365天里沒跑步的恐怕不到10天。當時,一方面是被教練們要求這么訓練的,另一方面,自己也有一種害怕,怕一天不跑了,能力和水平會否下降,
我當時每天跑步,而且三分之二以上的日子是一天跑兩次,在集訓期間是跑三次,主要原因就是義務和恐懼,遠遠談不上什么科學的考慮。每天跑步的一個好處應該是可以持續不斷地積累體力和能量,當然,如果每天做一些高強度的訓練,你必然就會受傷,本末倒置,做訓練需要有計劃,符合自己目標和能力的計劃,不管是專業運動員還是業余跑步愛好者,我是無法主張和證明,每天跑步一定是不科學的,但到底有多科學,我也不知道,至少需要討論和研究。
憑我非常有限的經驗來說,每天跑步或許也可以做到科學,但需要把握方法和節奏,考慮到本文的讀者群,我把作為案例對象設定為全馬成績為3小時15分鐘左右,其目標為“破三”的較高水平的業余跑者吧。如果這位跑者非要每天跑步不可,堅定地認為每天跑步才是科學的,那么,一周之內,做兩到三次的高強度訓練(類似25公里配速跑、越野跑、3000×5的intevaltraining)等,兩次60分鐘到90分鐘的easyrun,就是放松、有節奏地跑。
我建議剩下的要么做LSD(LongSlowDistance),比如以一公里7-8分鐘的配速跑100分鐘,或做30-40分鐘的慢跑,要留意的則是,除了高強度的訓練日以外的一半左右的訓練是為了“積極休息”,即以消除疲勞和調整狀態作為最主要目的的訓練。如果這樣安排一周的訓練計劃,每天跑步或許也可以做到科學,
2、為什么有人認為早晨有大霧不適合跑步?什么時候適合跑步呢?
大霧天氣時,確實是不適合跑步的。這是因為霧本身是浮懸在近地面低空里的水汽凝結物構成的,包含有有害污染物和病原微生物,如果人在運動時吸入就容易誘發呼吸系統疾病,比如氣管炎,咽喉炎,鼻炎,甚至眼球也會因為有害霧氣的刺激而引發過敏癥狀,出現眼膜炎。并且大霧天氣時,由于能見度差,也會導致跑步時的視力的可見度比較差,大大增加引發意外事故的幾率,
3、40歲女性一個星期最佳的跑步量是多少?
我今年48歲,因為更年期突然造訪,為了改善體質,堅持跑步半年了。每天40分鐘,大約5公里左右,每周休息一天,跑完一身輕松,通過自我感受,我總結一下。40歲以后,身體各個器官逐漸老化,因此跑步要適量,并且不要快跑,為了保護好膝蓋,慢跑為宜,一周選擇休息一天,或者兩天,不要勞累,我每天跑5公里,一斤也沒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