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與瀘州比較,有優勢也有劣勢。瀘州的經濟實力較強,瀘州的酒業發展為瀘州經濟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南充和達州,主城區的聚集人口都過百萬,是傳統的較大城市,兩座城市有長江黃金水道的便利,有瀘州港和宜賓港,南充的嘉陵江是南充的獨有資源,做好嘉陵江的開發,對南充發展的推動有重要意義。
1、爭闖副中心的南充和瀘州,哪個的發展潛力和實現希望更大一些?
四川省委提出的一干多支,五區協同,七個候選城市(南充,綿陽,瀘州,宜賓,達州,德陽,樂山)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我是南充人,當然支持南充成為全省副中心了。南充與瀘州比較,有優勢也有劣勢,南充的優勢是在川東北地區獨樹一幟,不論是人口規模、輻射范圍、地區影響力都比瀘州有優勢。南充的嘉陵江是南充的獨有資源,做好嘉陵江的開發,對南充發展的推動有重要意義,
瀘州的經濟實力較強,瀘州的酒業發展為瀘州經濟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反觀南充,還沒有真正能夠拿得出手的支柱性產業,但是川南的幾個城市距離較近,單個城市的發展會受到周圍城市影響。如果南充能夠利用好地區優勢,是可以發揮好自己的潛力的,從個人角度來說,我不希望南充城市發展得太大,對市民的宜居環境不是好的現象,如堵車、噪音、灰塵、空氣等體驗都會降低,如果控制城市規模,加強經濟發展,特別是發展好高科技和環保產業,才是南充普通市民的最大福音。
2、宜賓和瀘州哪個城市的發展前景更好?
用事實說話,不詆毀,不謾罵,不指責,互相學習有希望,互相拆臺,受傷的是雙方。我是老宜賓人,一直在宜賓,曾經瀘州與宜賓就是一個地區。是一家人,拆地設市以后,瀘州率先成為地級市,在城市規劃,衛生管理上,一直走在全省先例,并先于宜賓取得全國衛生城市的光榮稱號,值得我們宜賓學習。宜賓的城市建設原來整體上的確比瀘州差,
只是近十來年才有改觀。我也常到瀘州,從現在看,瀘州仍然比我們搞得好。大街上的衛生程度,我們宜賓是有差距的,我不是黑我們自己。當然宜賓通過整治,也獲得了全國衛生城市稱號,這也是向瀘州兄弟學習經驗取得的,要感謝這份情誼。其實兩市的地理位置都有得天獨厚的條件,論總體GPP,宜賓僅僅是多一點點。瀘州也差不了多少,
講人均,瀘州與宜賓也相差不大。大家可以比,比什么呢?比為自己的家鄉作貢獻,不要互相攻擊,傷和氣,我希望宜賓和瀘州都發展得好。雙贏才是最好的,各自發揮自己的優勢。把自己的城市建設好,為群眾服好務,為外來游客做好接待,留得住人才,留下美好的印象,口碑,才是正道。宜賓也迎來了發展機遇,數條高速高鐵開通,即將開通,
3、成都周邊的綿陽,南充,瀘州哪個是四川第二城?
目前四川省的四川第二城之爭是非常激烈的。四川提出了建設四川的區域副中心城市,但四川城市體系的特點是首位度特高,其余的城市都不強,除了成都這個GDP破萬億的特大城市以外,其余城市GDP最高只有2000億,這確實有點尷尬,任何一個城市,如果現在叫做四川省的區域副中心城市都有點顯得名不副實,成都以外的城市,任何一個拿到東部沿海去,甚至放在湖北河北這種經濟不算太強的省,都進不了前三。
據說現在有七個城市被列為四川省區域副中心的候選城市,也就是這場競賽的入圍城市,他們是綿陽,德陽,樂山,南充,達州,宜賓,瀘州,其中三個在川西,兩個在川北,兩個在川南。甘阿涼三州地區實在拿不出像樣的城市,已經放棄競爭了,先看德陽綿陽樂山這三個川西城市,綿陽德陽長期在四川的經濟排行榜中列第二和第三的位置,僅次于大蓉。
綿陽是四川老二,2017年GDP才勉強超過2000億,同期,江蘇無錫的GDP破萬億,湖北宜昌、襄陽的GDP都4000億了,這個老二當的確實很窩囊。綿陽德陽和樂山做四川的區域副中心,難度比較大,因為區域副中心不僅僅是GDP排在第二就能解決問題,還要有自己的輻射范圍,能發揮所謂中心作用,這三個城市都處在成都平原,據成都太近,開車一個鐘頭以內,高鐵已經實現了公交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