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后,毛澤東為了振興洛陽,將蘇聯援助中國的好多項目放在洛陽,使洛陽的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當時的鄭州發展遠遠落后洛陽,但改革開放后,中央并未給洛陽什么優惠政策,加之河南全力建設鄭州,使洛陽的地位逐步下滑,所以現在的洛陽只能變成一個普通的地級市。
1、在中國的四大古都中,古代的洛陽能排第幾?
1、洛陽(1531年)主要建都朝代:夏、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朝、唐朝、后梁、后唐、后晉2、西安(1001年)主要建都朝代:西周、秦、西漢、(前趙、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3、北京(919年)主要建都朝代:遼、金、元、明、清4、南京(445年)主要建都朝代:東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四朝)、南唐、明、太平天國、中華民國,
2、同為河南古都,為什么洛陽在影視作品中的存在感低于開封?
這是因為洛陽作為首都的朝代,大多以首都的陪襯存在,或者是副經濟文化中心,因此可能不會引起人們的廣泛注意,在正史上的描寫也非常少。根據歷史文獻記載,洛陽共在13個朝代被作為首都,包括商、西周、東周、東漢、魏、西晉、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晉等朝代,但從不同朝代建都的重要性來看,洛陽往往是首都的陪襯,作為副級首都存在,且在不同朝代的存在時間較短,
如1.商都西毫:商湯以后外丙、太甲、沃丁至太戊等王朝在此建都,歷經200余年。現在河南洛陽偃師市,就存有偃師二里頭遺址、偃師商城遺址,2.西周洛邑:西周都城為豐京、鎬京,主要區域在今西安西南部。而洛陽作為陪都,由于占據水利的優勢,往往當做屯糧、運輸之用,而周平王東遷后,洛陽才作為周朝真正的首都,但東周以后國勢逐漸衰落,東都洛陽難以承擔統領群眾的能力,
3.兩漢:西漢、東漢時期洛陽的政治經濟地位,得到很大的提升,西漢重大內政基本在洛陽處理,包括殲滅異姓王、分封諸侯、封賞功臣等一系列活動。4.魏晉南北朝:公元220年,曹丕逼迫漢獻帝禪讓,建立曹魏,定都洛陽,隨后曹魏又被司馬炎篡權,改國號為晉,但仍舊定都洛陽。5.唐朝神都:洛陽在唐朝被稱為神都,公元684年,武則天改東都為神都,長期執政于洛陽,另派官留守長安。
但早在唐高宗時期,至中宗、睿宗朝廷年間,皇帝也會經常在洛陽辦公,至于后梁、后唐、后晉等小朝廷則不再贅述。而歷史劇中經常會提到長安、東京(汴梁)、北京、南京(金陵)等首都,我想可能有兩方面原因:一是當時這些地方確實為朝代的首都,二是害怕觀眾混淆吧,看個電視,一會兒皇上在這個首都、一會兒在那個首都,容易搞混。
3、洛陽是如何變為古都的?
眾所周知,洛陽作為古都,是中國歷史最早,時間最長,次數最多的一個,沒有之一,但是洛陽從不拿這說事,為什么呢?婦孺皆知的事一再提那叫絮叨,你見過幾個有錢人出去到處告訴人自己有錢?你聽說過哪個皇帝處處找人說自己官大?所以洛陽作古都這件事不用給大家說,今天咱們說說提這個問題的“人”,為什么還要打個引號呢?因為我前面說了,這個是婦孺皆知的事,還有人這么問,還問的那么卑鄙,還陪都,你要知道,中國第一個朝代夏朝就在洛陽偃師二里頭,以前叫二里頭遺址,現在在這基礎上建有二里頭夏都博物館,選址為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保護區南約300米,偃師古城快速路北約200米,二里頭遺址宮殿區中軸線的南延長線西側區域;博物館總占地面積200畝左右,建筑面積3萬平米,包括公共區域、業務區域和行政區域及早期中國研究中心,5000年前洛陽就是都城。
你的歷史可能是隔壁老王教的,你不能聽他的,他整天放羊,除了在村里調戲婦女別的什么都不會,不知道你怎么這么聽隔壁老王的,算了,我給你科普下夏朝吧,說多了你也記不住,發張圖吧。看看下面的圖,雖然距今年代比較久遠,但是這是史實,還有就是勸你一句,以后不要聽隔壁老王的了,他就會放羊和調戲婦女,跟他你學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