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的沉重感還是有的,因為那增生的骨頭不會消失,只要不增長,也是承受范圍之內。頸椎病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疾病,適用于風痰上擾引起的椎動脈型頸椎病,方藥舉例葛根湯具有舒筋通絡,祛風止痛的功效,適用于風寒阻絡的頸型頸椎病,甘麥大棗湯具有益氣養心,舒筋通絡的功效,適用于氣血不足引起的交感神經型頸椎病。
1、哪位高人有治頸椎病的偏方?
我是頸椎增生,壓迫血管,頭暈,心慌,踩棉花步,剛發病時,站都站不穩。醫院檢查無非是一些活血的藥,又是叫我理療按摩治療,我主要是頭暈心慌,倒不是很疼,當然脖子沉重,說不出的舒服,腦部供血嚴重不足。既然不是要死的病,又沒什么好的治療手段,那就運動吧,跑步,打羽毛球非常有效,剛開始非常難受的,特別是打羽毛球,直接作用于勁椎,晚上睡覺時脖子象斷了一樣,但我第二天繼續,其實運動時勃子不疼的,只有休息時才感覺難受。
半個月后,頭暈沒了,棉花步也好了,看來很多病痛都是不良習慣知平時閑出來的,當然,脖子的沉重感還是有的,因為那增生的骨頭不會消失,只要不增長,也是承受范圍之內。隨著年齡增長,有很多骨頭都會增生,看是長在什么地方,長對地方的沒影響,長頸椎這就長錯地方了!當然每個人的病情不同,還是要積極就醫,我只是作為一個頸椎病患者,講述同病痛對抗的經歷!希望對頸椎病患者有所啟迪!,
2、中藥對緩解頸椎病有效果嗎?
頸椎病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疾病。隨著年齡的增長,頸椎間盤發生退行性變,影響頸椎的穩定性而產生一系列病理性改變,這些變化直接刺激、壓迫或通過影響血運使頸部脊神經根、脊髓、椎動脈及交感神經發生功能或結構上的損害引起相應的臨床癥狀。頸椎病多分為頸型、神經根型、脊髓型、椎動脈型和交感神經型,頸椎病的辯證分型頸型頭、頸、肩、背部疼痛,轉側不利,難以俯仰旋轉,后期頸部易于疲勞,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細弦。
神經根型頭、頸、枕部疼痛,肩背及一側或雙側上肢及手指酸麻、疼痛,頭頸部活動或咳嗽,打噴嚏等使癥狀加劇,有明顯的放射痛和串麻,舌質淡、苔白,脈弦細。椎動脈型頭痛、頸痛、眩暈、且與體位有關,甚者猝倒,舌質淡,苔白膩,脈滑細,交感神經型頭暈、眼花、耳鳴、手麻、心動過速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為主,且與頸椎活動和姿勢有關,舌質淡,苔薄白,脈弦。
脊髓型頸部僵硬疼痛,四肢沉重,以雙下肢麻木、發冷、疼痛、行走不穩、發抖無力,如“踩棉花感”,重者下肢癱瘓,二便失控,舌淡或紅、少苔、脈細弱,方藥舉例葛根湯具有舒筋通絡,祛風止痛的功效,適用于風寒阻絡的頸型頸椎病。【藥物組成】葛根12g麻黃9g桂枝6g生姜9g甘草6g芍藥6g大棗12枚【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劑,
三痹湯具有益氣活血,散寒除濕,解痙止痛的功效,適用于氣血虧虛,風寒阻絡的神經根型頸椎病。【藥物組成】獨活15g、秦艽10g、防風10g、細辛5g、當歸10g、白芍15g、川芎10g、熟地10g、黨參20g、茯苓12g、黃芪20g、炙甘草10g、川斷12g、牛膝12g、桂心1g、杜仲15g【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劑半夏白術天麻湯具有燥濕化痰、舒筋通絡的功效,
適用于風痰上擾引起的椎動脈型頸椎病。【藥物組成】半夏9g天麻6g茯苓6g橘紅6g白術15g甘草3g【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劑,甘麥大棗湯具有益氣養心,舒筋通絡的功效,適用于氣血不足引起的交感神經型頸椎病。【藥物組成】炙甘草10g、小麥30g、大棗30g【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劑附桂八味丸子具有調氣血,通經絡,強筋壯骨作用,
適用于腎陽不足引起的型頸椎病。【藥物組成】熟地20g、山藥12g、山萸肉12g、茯苓10g、澤瀉10g、牡丹皮10g、桂枝10g、附子10g,【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劑,熱敷方頸椎熱敷方【藥物組成】威靈仙、葛根、五加皮、蒼術、乳香、沒藥、秦艽、白芷、三棱、莪術、木瓜、細辛、桑枝、骨碎補、赤芍、紅花、冰片各2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