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能夠說一口標準純正的武漢話,也可以證明是武漢。武漢人的這句話實在是太豐富了,外地人聽到武漢人說話,證明自己是個武漢人,有兩種含義,一個證明自己是土生土長的武漢人,二方面證明自己是在武漢生活的新武漢人,不在武漢呆一定時間,是不知道這些東西是武漢本土飲料。
1、你在武漢聽到最多的一句武漢話是什么?
信了你的邪武漢人最愛說信了你的邪,高興時說,不高興時說,不滿意時說,詫異時說,憤怒時說,吵架時說,平和時說,就連自我解嘲時也會說。武漢人的這句話實在是太豐富了,外地人聽到武漢人說話,啊,嗓門這么大,脾氣這么糟糕,武漢人啊,不好惹吧。其實,他們不了解武漢人,就像他們不了解武漢人為什么那么愛吃熱干面,武漢人喜歡熱鬧,吃熱干面時也喜歡排排坐,大街小巷,男女老少,都喜歡在外面的小板凳上蹲著吃。
2、土生土長的武漢人,不會說武漢話,這是為什么?
土生土長的武漢人不會說武漢話,這不為奇,也不重要,能在武漢賺錢也就行了,標準的武漢話還要數老年一代人。現在不會說武漢話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今天的武漢不是以往的武漢了,已成大武漢了,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從幼兒園到大學,從小巷到大街,從菜場到商場及各層面都是用普通話交流融合。四面八方的人在武漢創業,生根開花結果,顯然離不開普通話,
3、武漢人究竟說的是什么話?
作為我在武漢生活了68年的老武漢人,我談點對武漢話的了解。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前真正的武漢人是漢口為中心,而漢口是指黃埔路到漢正街一帶。這一帶是解放前武漢的商業文化中心,包括江漢路到漢口長春街的各國租界,武漢的百年民校如市一男中,即今天的二中。市一女中,即今天的市16中,我在1954年起生活在大智門活車站附近的天聲街。
先后在一元路小學,市16中,市二中讀書,我只知道那時武漢人是以黃埔路以上稱為漢人口,黃埔路以下為鄉下。因此正宗的漢口話是黃埔路以上的,而黃埔以下因靠近黃陂。很多黃陂人融入其中,因而話中融入黃陂話,被中心城區即黃埔路以上的人稱為鄉里話,而武昌話又與漢口話不同。我們老武漢人一聽就分得出來,而漢陽話因漢陽蔡甸人多,話音帶有濃重的菜甸音。
4、如何證明自己是個武漢人?
感謝邀請!證明自己是個武漢人,有兩種含義,一個證明自己是土生土長的武漢人,二方面證明自己是在武漢生活的新武漢人,第一,證明自己是原生土著很簡單,掏出自己的身份證,4201開頭的都是武漢人。身份證的數字是跟你出生時所在的戶籍地來證明的,這個是改變不了的。或者能夠說一口標準純正的武漢話,也可以證明是武漢,
武漢話純正渾厚,透露了濃濃的武漢地域特色。搞莫斯,信了你的邪,鬧眼子,作為一個純正的武漢人,講一口標準武漢話就是標配,而外地人就算能學也只能學成彎管子武漢話,第2,想證明自己是在武漢生活的新生代武漢人也很簡單。從吃喝玩樂很多方面可以來證明,首先說吃。每天早上,熱干面,油條,豆漿,面窩,燒賣,湯包,歡喜坨,糯米雞,酥餃,這些東西吃的倍兒親,一點不帶呼含糊的,那肯定是武漢人沒錯了,
再說喝。武漢喝的東西很多,但是武漢本土的飲料也就那么幾個,二廠汽水,武鋼咸伙計,不在武漢呆一定時間,是不知道這些東西是武漢本土飲料。玩的方面,武漢玩的多了去了,最日常的也最容易學會的就是武漢麻將。紅中發財賴子杠,海底撈月真是爽,不能開口不能胡,杠上開花頂翻天,武漢麻將玩法多,相比河南麻將,四川麻將,廣州麻將等平湖麻將,武漢麻將必須有258一對做將,同時必須要開口才能胡。
5、為什么在成都聽到的都是四川話,而在武漢聽到的都是普通話?
題主的印象是正確的,我居住在武漢,成都也經常去,確實感覺成都人相對更喜歡說方言,而在武漢,漢口本地方言還是占主要地位,但洪山區和武昌相對來說幾乎已經是普通話的天下了,造成這個原因的關鍵在于二點:一,武漢和成都外來人口的來源地不同。二,武漢成都外來人口的語言結構我們先看武漢武漢常住人口2017年為1089.29萬人,其中戶籍人口853萬,還有236萬人大多是外來流入人口,而值得注意的是,武漢有幾十所高等院校,武漢的戶籍人口中還包括了近百萬的在校大學生,而這些在校大學生里大多不是武漢本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