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二十五年來, 明珠公墓堅守‘讓兩個世界的人都滿意’的服務理念,打造出適合每位逝者安息長眠的綠色寧靜家園,堅持著慰藉每位親屬心靈的至善服務。迄今,園區已入住近一萬位逝者,各項管理和服務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與好評。
自1994年對外開放起,針對島內的低收入人群,骨灰寄存室實行公益性收費價格,寄存室共建15090格位,截止到目前已累計使用12445格。為島上居民提供了方便,帶來了良好的社會影響。
為了切實落實殯葬改革,墓區新開發適合不同群體的各種墓穴,包括(龍區,鳳區,吉區,祥區,新型墓)等各種墓穴。尤其是為了解決一些特殊群體的殯葬需求,開發了花壇葬,家庭合葬墓等各種墓穴。
為了方便島上村民群眾祭掃,墓區特地在辦公樓提供了一間休息室包括輪椅,老花眼鏡,飲水器等方便老人休息,查閱資料。讓我們共同努力打造一個綠色,安全,文明的祭掃環境。
上海浦南陵園創建于1994年3月,規劃面積100余畝,1999年經市民政局批準審定為經營性公墓,園內集墓葬、壁葬、樹葬、寄存等多種葬式于一體,融宗教信仰于一園。2007年被市民政局審定為“上海市二級公墓”。
陵園綠化覆蓋率85%、綠地率90%以上,三面環水,東西兩旁分別是黃浦江上游的萬畝涵養林和新開辟的五厙農業觀光旅游處,是松江浦南三凈:水凈、土凈、氣凈的真正體現之處。步入園內靜謐之中玉蘭爭相斗艷,映入眼簾的是雄偉的牌坊,雕琢精美的九龍壁噴珠濺玉,放生池與假山相映成趣,魚戲鴿飛,亭臺樓閣,小橋流水,小品點綴,仿佛置身于江南園林之中。
陵園經過多年來的努力已經基本實現環境園林化、葬式生態化、墓型藝術化和辦公現代化的目標。1999年以來,先后獲得上海市二級公墓、“上海市農口級文明單位”、“松江區文明單位”、“上海市平安單位”、“上海市無煙單位”、“五星級”誠信創建企業、市綠化合格單位等榮譽稱號。
青浦靜園公墓經市民政局批準,占地150畝,青浦民政局主管,受國家法律保護的經營性公墓。
地處朱家角古鎮西南一公里處的沈巷鎮果園內,近鄰風景秀麗的淀山湖,地勢平坦高爽,方向朝南,墓園內綠萌夾道,遍植松柏及四秀花木,觸目所見,皆自然景色。置身其間,靜觀樹綠水清,是墓葬之見水寶地。園內布局有序,墓穴安置合理,式樣新穎,價格為全市優惠,并備有花崗石、大理石、青石等各種質地堅固的石料。配備可建造不同規格、各種式樣的墓穴,現有龍、鳳、梅、蘭、竹、菊、福、祿、壽、禧墓式,特殊墓式的客戶,可以自行設計由工匠按圖施工。雖不能朝朝暮暮相伴,卻留下綿綿無盡親情。青浦靜園一座安置先靈永生的極樂陵園。
上海清竹園墓園是在原“清竹園”基礎上擴大規模、重新規劃設計建設而成。古人云:“蓋畫品高下,不在手跡,在乎意。”重新改擴建的清竹園充分利用地形、地勢,傳承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的“七星、五岳”方位布局精神,和“天圓地方”陣勢等全新概念規劃設計,寓意深遠,與眾不同,加上中部蜿蜒貫穿的河流,形成“七星照水”的景象,院內建筑氣勢磅礴,人文藝術景觀和石墓壁廊景觀造型,用材古樸典雅,現代大氣,著力表現當代人的生命意識和精神追求,恍然如歷史遺跡和現代文化交融,園內茂林修竹,風惠水澤,一派“竹靜蘭幽山水地”的旖旎風光,是人身后理想的安息之地。
清竹園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迄今已有二百多年歷史。清代史學上號稱“南有錢大昕,北有紀曉嵐”的錢大昕大學士即安葬于此,其號“竹汀先生”,是“清竹園”名字的由來。
錢大昕先生一生博學多才,在文學、史學方面學術專著,尤其精通天文歷法,是我國清代著名的經學大師、考據學家、經史學家、天文地理學家。“竹靜蘭幽山水地”錢大昕先生于其生后所選安息之地必是合五行之地,必是風水寶地。錢大昕古墓是上海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也是上海地區保存完好的清代墓地。
臨近清竹園的千年古剎“吳興寺”,始建于南朝梁天建十年(511年),迄今已有近1500年歷史,寺內一年四季香火不絕。
三林靜園已推出預約祭掃平臺,一款可以幫助用戶在這個特殊的清明節時期進行掃墓的手機應用軟件,在這款app中,用戶可以通過它快速預約到入園祭掃逝者的資格,還能用特殊的方式進行云掃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