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推進農民相對集中居住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崇明區統籌推進農民相對集中居住工作有4項基本原則。一是尊重農民意愿;二是堅持規劃引領;三是強化統籌推進;四是落實主體責任。
4、農民相對集中居住優先推進區域和對象是哪些?
優先聚焦高速公路、高鐵和高壓線沿線以及生態敏感區和環境綜合整治區“三高兩區”;優先實施鄉村振興示范村;優先關注用地低效、布局分散、配套短缺、居住空心化和人口老齡化的自然村。優先解決居住條件困難及房屋危舊等具有實際住房需求的農戶;優先保障高齡、適婚和無房等農戶的安置需求;優先關注搬遷意愿、建房需求強烈的農戶。
5、本區農戶集中居住有哪些模式?
答:農戶集中居住共有三種模式:一是進城鎮集中居住,鼓勵農戶選擇城橋鎮、陳家鎮、長興鎮、廟鎮、新河鎮和堡鎮等6個相對城市化地區居住;二是貨幣化置換,鼓勵有居住條件的農戶和非農戶自愿依法退出宅基地;三是平移本鄉鎮集中居住,在各涉農鄉鎮規劃的相對集中居住區域統一集中建房。
6、選擇進城鎮集中居住應當滿足哪些條件和要求?
(1)具有合法有效的宅基地權證的農戶和非農戶;
(2)宅基地使用權人需自愿退出該宅基地,并與其成年直系親屬共同書面承諾,放棄該宅基地及其附屬的相應權益(包括主房、輔房、“五棚”、自留地、竹園地、雜邊地、“豬頭地”及其它地上物等);
(3)宅基地使用權人須將家庭的承包地通過鄉鎮土地流轉平臺規范流轉;
(4)宅基地使用權人系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其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利義務不變;
(5)實物置換后的農戶,不得以任何理由重新申請宅基地。
7、農戶可選擇哪些地方進城鎮集中居住?
農戶可選擇進廟鎮、新河鎮、城橋鎮、堡鎮、陳家鎮和長興鎮等6個相對城市化地區集中居住。
8、進城鎮集中居住的置換面積如何計算?
按照農村住戶合法有效的宅基地面積進行實物置換, 4人及4人以下農戶置換面積不超過180平方米(以合法有效宅基地面積核定,但最高不超過主房建筑占地面積的2.2倍)。人口超過4人的,每多1人置換面積增加20平方米。農戶置換面積應控制在核定的宅基地面積可置換額度內,超過核定可置換宅基地面積10%以內部分,可按安置房成本價購置。置換面積低于核定的可置換宅基地面積部分,政府予以7000元/平方米一次性補償。
9、進城鎮集中居住的置換價格分別是多少?
農戶承擔的置換價格按照所選鄉鎮確定。其中,廟鎮和新河鎮置換均價為2800元/平方米,堡鎮置換均價為3000元/平方米,城橋鎮、陳家鎮和長興鎮置換均價為5000元/平方米。上述置換均價為2020年度項目標準,以后年度置換均價根據上一年度物價指數作相應調整。置換均價根據置換區域地段不同浮動調整。樓層差價參照現有動遷安置房標準確定。
10、進城鎮集中居住的安置地位置以及項目用地有什么要求?
進城鎮集中居住安置房用地安排在城鎮規劃開發邊界鄰近區域。長興鎮安置點的容積率不低于2.0,城橋鎮、陳家鎮、堡鎮、新河鎮和廟鎮安置點的容積率不低于1.15。
地塊位置圖如下:
11、進城鎮集中居住可以置換的房型套數是多少?
農戶進城鎮居住可以在同一置換區域選擇不超過2套房型。
12、進城鎮集中居住房型面積有哪些?
農戶進城鎮集中居住房型面積有60㎡、80㎡、90㎡、100㎡、120㎡可供選擇。
13、貨幣化置換有哪些條件和要求?
(1)具有合法有效的宅基地權證的農戶和非農戶;
(2)選擇貨幣化置換模式的農戶和非農戶至少有一套商品住房;
(3)宅基地使用權人需自愿退出該宅基地,并與其成年直系親屬共同書面承諾,放棄該宅基地及其附屬的相應權益(包括主房、輔房、“五棚”、自留地、竹園地、雜邊地、“豬頭地”及其它地上物等);
(4)宅基地使用權人須將家庭的承包地通過鄉鎮土地流轉平臺規范流轉。
(5)宅基地使用權人系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其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利義務不變;
(6)選擇貨幣化置換后的農戶,不得以任何理由重新申請宅基地。
14、貨幣化置換的補償標準是多少?
鼓勵有居住條件的農戶和非農戶自愿依法退出宅基地。非農戶按照核定的宅基地面積(以合法有效宅基地面積核定,但最高不超過主房建筑占地面積的2.2倍),給予7000元/平方米一次性貨幣補償。農戶按照核定的宅基地面積(以合法有效宅基地面積核定,但最高不超過主房建筑占地面積的2.2倍),給予7280元/平方米一次性貨幣補償。房屋繼承戶按照核定的宅基地面積(以合法有效宅基地面積核定,但最高不超過主房建筑占地面積的2.2倍),給予4500元/平方米一次性貨幣補償。貨幣化置換補償標準不隨物價指數變動作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