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與武漢相比,成都本身也有一種特殊的優勢,那就是安逸和美食。武漢雖然有著“大武漢”的稱謂,但只是早期針對武漢的城區面積而言,單從城市總面積來武漢只有成都的60%,人口覆蓋率存在根本的差異,但由于成都總人口約為1600萬,故人均GDP略低于武漢。
1、武漢和成都哪生活好?
本人截止到現在沒有去過武漢,也只是通過新聞報道,地理知識、朋友介紹等方面,對武漢有所了解。先來說說,對武漢的直觀感受:大江大河大堤壩,可以說武漢是圍繞著水在轉動的城市,另外一個,武漢地理位置絕佳,我們在地圖上可以明顯發現南北縱橫,東西交貫。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九省通衢,可想而知,交通是何等的發達與便利,
交通發達代表經濟發達,武漢三鎮目前總人口1100萬。2018年武漢國民生產總值接近1.5萬億,人均GDP突破13萬元,可以這樣講,武漢就是中部城市高速騰飛的“巨龍”。成都:我在這里不做過多的言表,也就實事求是地做些說明,成都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良好的基礎設施,為這座城市帶來長足的機遇與發展,雖說成都的地理位置與武漢相比,有少許差別。
但成都在發展定位上,采取“因勢利導,循序漸進”的策略,在2019年當中,國民生產總產值同樣突破1.5萬億,但由于成都總人口約為1600萬,故人均GDP略低于武漢。所以,這兩個城市各有定位,在經濟發展上都各有特色,“你追我趕”,“不分勝負”,如果說要在這兩個城市生活,就需要自己準確定位了,武漢是騰飛的“巨龍”,那成都便是高速飛馳的“火車頭”。
2、武漢的常住人口為什么沒有成都多呢?
成都背靠人口大省四川,人口8700萬,而武漢所在的只有5800萬人口,兩者同樣作為省會獨大型城市,其對省內人口吸引力的基數就不在一個級別,另外武漢雖然有著“大武漢”的稱謂,但只是早期針對武漢的城區面積而言,單從城市總面積來說,武漢只有成都的60%,人口覆蓋率存在根本的差異。成都所在的西部強市相對較少,并且互相之間距離比較遠,幾個大城市的中心價值非常突出,
而武漢所在的中部競爭相對激烈,除了武漢、鄭州、長沙、合肥四個萬億俱樂部以外,還有南昌、洛陽、襄陽、宜昌、太原、岳陽、南陽這七個4000-6000億規模的城市,因此各省份的副中心也存在較強的省域范圍內人口吸引力。加之中部毗鄰東部發達地區,人口流失情況比西部更甚,尤其湖北與長三角一省之隔,有近水樓臺之利,中高端人才去往江浙滬的有很多。
當然與武漢相比,成都本身也有一種特殊的優勢,那就是安逸和美食,如果說哪個城市能因為小吃而常年吸引大批量游客前往,恐怕首當其沖的就是成都了。這樣的魅力對于外來務工者也是一樣的,加之成都的安逸是與生俱來的,能在繁華都市中尋找到這樣慢節奏愛生活的城市,成都是不二之選。因此在外省人口吸引力方面,成都確實也比性格更硬氣的武漢有優勢,
3、武漢與成都相比,你更喜歡哪個城市?
往西南方向去,越走越覺得冷清。旅游倒是可以的,上前年北京理工大來幾個教授帶隊學生到武漢鋼鐵公司裝設備。他們對我說,武漢真是個好地方,大氣、城市規模也大、還說城市傍水而興,人依水而靈。武漢的水系的確豐富,長江穿城而過,長江最大支流漢水在武漢與長江匯集,兩江四岸十分壯闊。武漢三個古鎮隔江相望如今橋橋相連,各有特點:漢陽旅游最盛,漢口經商最好,武昌大學最多,
在民國與解放初期武漢與上海同稱為‘’大‘’。另有全國城中最大湖泊——東湖、南湖、湯遜湖,一城三個故事,一城三個特點,一城三個元素等等,武漢地處中原得天獨厚,在漢水和長江構成的天際線中更是標異。成都是去玩的理念,武漢是玩與人流路過的繁華,難怪北京理工大的教授們對我說:昨天我到‘’漢口市‘’去玩了一趟。
4、你覺得重慶武漢成都長沙哪一個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