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安大白李是四川宜賓市江安縣的特產,以桐梓鎮趕場山種植的品質最佳,果肉細膩、脆甜多汁、核小肉厚、曾是皇家貢品。那江安為什么會被授予諧劇之鄉呢,一是王永梭于1939年創立了諧劇,1943年畢業于江安戲劇專科學校,這里是諧劇的起源地,二是諧劇在江安一直有繼承,傳承和發展。
1、在四川哪里盛產李子?是什么品種?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現在正是吃李子的季節,作為一名生活在外地的四川人,對李子情有獨鐘,國慶節回四川都能吃到新鮮的李子,脆甜不酸,汁多味美,好吃過癮,街上人手一袋,邊吃邊逛,可見四川人對李子的喜愛程度,四川素有天府之國的美譽,當然也盛產水果,品種繁多的李子便是其中之一。很多地方都盛產李子,茂縣的青翠李、漢源的黑珍珠、邛崍大塘的普通雞血李,簡陽、阿壩等地也盛產李子,
四川德陽通江是產李子的圣地,種植李子歷史悠久,年代久遠。這里有適合李子生長的黃泥土,加之日照時間長,使得這里出產的李子品質上乘、脆甜可口,通江黃湖堰李子尤為有名,成為通江的城市名片。黃湖堰甚至因李子樹而成為有名的景區,歷經百年滄桑的李子樹隨處可見,每到陽春三月,漫山遍野處處飛花,花香撲面,讓人心曠神怡,
每年6~7月份李子陸續成熟上市。四川茂縣的青翠李,飽滿圓潤、青翠明艷、口味甘甜,每年7月中旬至9月下旬陸續成熟上市,江安大白李是四川宜賓市江安縣的特產,以桐梓鎮趕場山種植的品質最佳,果肉細膩、脆甜多汁、核小肉厚、曾是皇家貢品。現在樂山、雅安也有大量引種,四川瀘州市敘永縣赤水鎮的鳳凰李、冰糖李也很有名。
2、宜賓江安被授予四川“諧劇之鄉”,你怎么看?
江安被授予為諧劇之鄉,其實還是很意外的,因為了解諧劇的人都知道,諧劇是一種介于曲藝與戲劇之間的藝術樣式,1939年由王永梭試驗,開創。而王永梭又是安岳縣龍臺鎮人,諧劇具有綜合性比較強的戲劇的特點,又不受表演場地限制的優越性,王永梭在四十年代常到重慶及各縣進行義演,后來又參加戰旗歌舞團,他自編自演的諧劇節目在省內外受到廣大歡迎,王永梭也被譽為“東方卓別林”,著有《王永梭諧劇選》深受文藝界的好評!那江安為什么會被授予諧劇之鄉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王永梭于1939年創立了諧劇,1943年畢業于江安戲劇專科學校,這里是諧劇的起源地,二是諧劇在江安一直有繼承,傳承和發展,據我了解,諧劇創始人王永梭的老家安岳縣雖然曲藝等也有發展,但是安岳作為石刻藝術之鄉,檸檬之都,諧劇的影響力不是很大,王永梭的老家龍臺作為安岳檸檬的發祥地目前正大力發展檸檬產業,對于諧劇的發展等投入比重也應該不會很充足。
3、川大準大學生一名,看到錄取通知上寫的江安校區,求江安校區的各種情況,謝謝?
【環境】四川大學江安校區為川大的本科教育基地,主要為四川大學大一、大二同學學習的地方,校區總占地3000畝,另有教師住宅區240余畝,校區地處成都市雙流航空港經濟開發區。江安校區是環境生態化、景觀園林化、校園信息化的新型大學校園,校區總實行功能分區,將教學、實驗、圖書、管理類建筑集中在一條全長2.2公里、寬24米的環道以內,成為校區的腹地。
教學區的東西兩側設有學生生活區,教工生活區位于川大路南的沿河地段,與校園僅一路之隔,這里不是古色古香的校區,除了文科樓,喜馬拉雅研究中心和香港馬會大樓,這里沒有中式建筑的痕跡。其中,長橋貌似是全國高校橋梁建筑中數一數二的,“長”橋,。,夏天的時候要走過它去綜合樓上課的我們是絕望的,去上課的靠的不是毅力,而是對老師的愛意。
有個說法叫“江安鐵板燒”,說的就是這里了,這個校區可能對小情侶最友好的了,隨處可見的長板凳和小樹林,嗯,還行。【生活】住宿條件可能是所有學生選擇大學的最重要的指標之一了,我們每個宿舍都是三室一廳一衛一陽臺的套間~衛生間可以洗澡,陽臺可以養花,小寢室里住四個人,上床下桌,有空調,兩個套間為一層,六層一個單元,十個單元一個圍合,圍合的概念的話,可以腦補成高層四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