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洛陽作為古都,是中國歷史最早,時間最長,次數最多的一個,沒有之一。伊闕關,位于今龍門山和香山的闕口,是古時洛陽的南大門,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至于說大唐神都是哪里,我就不多說了,給大家一張圖吧,歷史來說話比較公正,洛陽作古都這件事不用給大家今天咱們說說提這個問題的“人”,為什么還要打個引號呢。
1、洛陽是如何變為古都的?
眾所周知,洛陽作為古都,是中國歷史最早,時間最長,次數最多的一個,沒有之一。但是洛陽從不拿這說事,為什么呢?婦孺皆知的事一再提那叫絮叨,你見過幾個有錢人出去到處告訴人自己有錢?你聽說過哪個皇帝處處找人說自己官大?所以洛陽作古都這件事不用給大家說,今天咱們說說提這個問題的“人”,為什么還要打個引號呢?因為我前面說了,這個是婦孺皆知的事,還有人這么問,還問的那么卑鄙,還陪都,你要知道,中國第一個朝代夏朝就在洛陽偃師二里頭,以前叫二里頭遺址,現在在這基礎上建有二里頭夏都博物館,選址為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保護區南約300米,偃師古城快速路北約200米,二里頭遺址宮殿區中軸線的南延長線西側區域;博物館總占地面積200畝左右,建筑面積3萬平米,包括公共區域、業務區域和行政區域及早期中國研究中心,5000年前洛陽就是都城,
你的歷史可能是隔壁老王教的,你不能聽他的,他整天放羊,除了在村里調戲婦女別的什么都不會,不知道你怎么這么聽隔壁老王的。算了,我給你科普下夏朝吧,說多了你也記不住,發張圖吧,看看下面的圖,雖然距今年代比較久遠,但是這是史實。還有就是勸你一句,以后不要聽隔壁老王的了,他就會放羊和調戲婦女,跟他你學不好的。
對了,說到這,我把你介紹給大家認識一下吧,以后大家見了你好認識你,你所說的大唐神都青龍寺碑,碑全名為《大唐神都青龍寺故三朝國師灌頂阿阇黎惠果和尚之碑》,為唐代日本和尚空海為紀念先師惠果撰文并書于長安城青龍寺東塔院。你看是不是這個碑?碑是日本和尚空海為紀念先師惠果所寫,至于說大唐神都是哪里,我就不多說了,給大家一張圖吧,歷史來說話比較公正。
2、河南洛陽作為古都哪幾個關隘?
俗話說得中原者得天下,洛陽地處中原,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先后有九個王朝在此立都,洛陽位于豫西盆地,被群山環繞,中間有伊河和洛河穿過。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有十個關隘要道,函谷關,西拒高原,東臨絕澗,南有黃河,北接秦嶺。是中國歷史上建關最早的雄關要道之一,函谷關因老子在此著書五千字《道德經》而聞名天下。
函谷關在歷史上有兩處,秦關和漢關,秦關位于靈寶市北,漢關位于今新安縣內,孟津關因扼守古黃河渡口而聞名天下,孟津關北依黃河,南臨邙山,有山河作拖,便于關守。孟津關位于會盟鎮扣馬村,伊闕關,位于今龍門山和香山的闕口,是古時洛陽的南大門,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虎牢關又成汜水關,位于今鄭州滎陽市,南臨嵩山,北接黃河,有3000多年的歷史,名列八關之首,
葉邑關,位于平頂山葉縣舊縣鄉,是戰國時楚國的南大門。紫荊關,位于南陽淅川縣紫荊關鎮,位于豫鄂陜三省結合部,形成于唐,興盛于明清,是古時商戶和兵家的云集之地,武勝關,位于信陽市雞公山區南,秦始皇統一中國后改為武陽關,南宋時改為武陽關,軹關,位于濟源市西的封門口村,又稱封門關,戰國時置關,軹關位于古軹道的咽喉,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