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武漢人,對于黃陂話,絲毫沒有聽力障礙,可以這么黃陂話早就融入武漢話之中,應該不存在武漢人聽不懂黃陂話的問題。在武漢,黃陂話,蔡甸話,孝感話,等等,與武漢周邊縣市的話語,作為武漢人,應該都是能聽懂的,要說比較聽不懂的,只有大冶話,假如武漢人,聽不懂黃陂話,估計,這類武漢人,不是武漢、甚至不是武漢周邊縣市的人,而是居住武漢時間不久的居民。
1、在武漢,江夏人為何聽不懂黃陂話,不都是武漢口音嗎?
我就是武漢人,對于黃陂話,絲毫沒有聽力障礙,可以這么說,黃陂話早就融入武漢話之中,應該不存在武漢人聽不懂黃陂話的問題。在武漢,黃陂話,蔡甸話,孝感話,等等,與武漢周邊縣市的話語,作為武漢人,應該都是能聽懂的,要說比較聽不懂的,只有大冶話,假如說,武漢人,聽不懂黃陂話,估計,這類武漢人,不是武漢、甚至不是武漢周邊縣市的人,而是居住武漢時間不久的居民。
2、恩施州離武漢這么遠為什么當年不劃分到重慶?我們離重慶口音非常近,武漢話聽不懂?
作為一個恩施本地人,我一直覺得我跟重慶人沒什么區(qū)別!熱情好客,大方本分,大方得體,豪邁大氣!而我們更不像武漢人,自私自利,心胸狹隘,唯利是圖,見利忘義,無論我們的飲食,文化,待人接物方式,更像四川人,所以,我覺得咱們恩施人更像四川(重慶原來也屬于四川)!很多年前據(jù)說:重慶成立直轄市之時,要把利川劃過去,當時的恩施窮山惡水!結(jié)果湖北這邊要求,既然要了利川,何不把恩施州一起劃分過去,重慶不干,此事作罷!這事不知真假,我也是道聽途說。
3、武漢人究竟說的是什么話?
作為我在武漢生活了68年的老武漢人,我談點對武漢話的了解,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前真正的武漢人是漢口為中心。而漢口是指黃埔路到漢正街一帶,這一帶是解放前武漢的商業(yè)文化中心。包括江漢路到漢口長春街的各國租界,武漢的百年民校如市一男中,即今天的二中,市一女中,即今天的市16中。我在1954年起生活在大智門活車站附近的天聲街,
先后在一元路小學,市16中,市二中讀書。我只知道那時武漢人是以黃埔路以上稱為漢人口,黃埔路以下為鄉(xiāng)下,因此正宗的漢口話是黃埔路以上的。而黃埔以下因靠近黃陂,很多黃陂人融入其中,因而話中融入黃陂話,被中心城區(qū)即黃埔路以上的人稱為鄉(xiāng)里話。而武昌話又與漢口話不同,我們老武漢人一聽就分得出來。而漢陽話因漢陽蔡甸人多,話音帶有濃重的菜甸音,
4、在武漢,感覺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少聽到有人講武漢話了,基本上都是普通話,這是為啥?
感覺不光是武漢話,好多方言現(xiàn)在都面臨著逐漸消亡的可能性。我曾經(jīng)問過我上小學的兒子,你們班上還有人會說武漢話嗎?在不在學校里說武漢話?他說,基本上聽不見,為啥?因為老師-不-讓-說-,所以說,現(xiàn)在的小孩根本就喪失了學說本地方言的空間和環(huán)境。從小孩呱呱落地開始,不管現(xiàn)在年輕的爸爸媽媽是來自哪里,都很奇怪的憋著一口普通話來和孩子交流,再加上電視上廣播里,全是普通話,哪里還有一點方言生存空間,
只是在個別地方電臺的部分節(jié)目里,還有那么一點點的方言廣播。就算是老人幫著帶孩子,老人往往也是憋著一口蹩腳的普通話,你說,這方言在這么搞下去,可不就只剩下慢慢走向消亡了。我在這里呼吁一下,留住方言,從娃娃抓起,從幼兒園開始,普通話肯定是要學,各地的方言也可以加入學習課程,我相信,小孩子在課堂上學說自己的方言肯定會覺得非常有趣,
5、公司搬遷慶典,跟同事一桌吃飯,但她們都是本地人說廣東話而我根本聽不懂怎么辦?
公司搬遷宴會沒有安排特殊的席位,一般情況下都是以大家特別合得來,有共同語言的同事座在一起吃飯、喝酒,由于語言不同,都會用普通話交流。如果象小編提出的那樣,我個人認為就是在一桌當中,他們交流用地方話,而你又聽不懂,處于非常的尷尬,如果他們真把你當好朋友,他們不會用地方話的,只是你自己認為你們是好朋友罷了,你自己自作多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