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我真的很難理解,合并之后據說待遇是按照原來國稅待遇來統一核定的,但是我們這邊地稅原來很有多地方政策的,沒有正式的紅頭文件,結果合并后一概不認,于是好多地稅合并之后,待遇是下降的,這也是好多職工怨聲載道的一個原因。四是合并后,待遇竟然是就低發放。
1、稅務局合同工待遇怎么樣?
你好,作為稅務相關人士,明確告訴你,稅務員合同工的工資很低,但總收入不低。首先,介紹稅務局合同工的有關情況,稅務局的合同工基本都采用勞務派遣的用工形式,與勞務派遣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合同工通常只有基本工資,沒有獎金,津補貼也幾乎沒有,不過,五險一金會按照國家規定繳納,但是由于基數較低,繳納金額也不高。值得注意的是,現在的稅務局由原先的國稅和地稅合并而來,雙方的合同工工資并沒有統一,
以我所在的浙江中游城市為例,源自地稅的合同工月收入大概在2000左右,源自國稅的合同工月收入大概在3000左右。另外,如果是窗口的工作人員,還有二百多的額外津貼,可以看到,稅務局合同工的工資收入是明顯偏低的,僅僅依靠工資無法滿足正常的生活需求。但是,稅務局合同工的總收入并不低,事實上,很多稅務局合同工的收入比局內的公務員都高。
2、財政、工商、地稅、國稅、海關這類公務員的待遇怎么樣?
其他地方不說,以小公所在的西部三線城市舉例說明這幾類公務員的基本情況,一、機構情況2018年黨政機構改革后,工商與質監、食藥合并組件了市場監管局,地稅和國稅合并成立稅務局,海關保持現狀,這是機構的基本情況。其中,財政和市場監管都是地方部門,人財物由地方管理,執行地方標準,稅務和海關都是垂直管理部門,人財物歸上級機關管理,工資待遇執行省級財政標準,年終考核績效這一塊很多地方的稅務和海關是哪邊政策好往哪邊靠,也有按地方標準發放。
一、工資待遇財政局和市場監管局按照市本級財政標準核發,兩個部門的工資待遇沒有區別,以正科為例,每月工資扣除五險兩金后實際到手在4500元左右,年終績效22000上下,福利性補貼比如物業補貼、通訊補貼等一年在10000元左右,其他收入基本沒有,一年算下來總收入在9萬左右,算上公積金大概在11萬左右。而同級別的稅務人員,年終考核績效和地方部門相當,但因為工資待遇執行省級標準,每月比財政和市場監管局要多出1000多元,一年算下來比地方部門要多1萬5,全年收入算上公積金在13萬左右,
海關的工資其他地區不清楚,本地區目前比稅務部門要高出10%左右,正科的年收入大概可以到14萬。三、發展前景從職責來看,財政、市場監管、稅務和海關都算是實權部門,在地方公務員系統中比上不足比下綽綽有余,能夠考得上,絕對都是好單位。如果非要分出高下,從實惠性角度考慮,個人認為財政和稅務部門相對較好,市場監管局次之,海關最后,
在發展前景上,市場監管和稅務因為機構改革都進行了合并、整合,目前人員普遍存在超崗超職的情況,短期內新人進來發展會相對受限;海關是垂直單位,縱向晉升多,不過橫向交流有限,晉升空間一般;相對而言,財政因為和領導打交道機會比較多,又是地方政府除發改之外的最重要的部門,本身提拔晉升就比一般部門要多,總體來說發展空間更大。
3、現在稅務局的待遇怎么樣?
我們市直機關的隔壁就是市稅務局機關,由原地稅局和國稅局合并,稅務局是中直單位,工資參照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統籌發放,對于經濟發展水平一般的地方,大概率是高于當地同級別公務員的。以我們5線地級市為例,同級別公務員,比我們地級市機關高15%左右,一、我們市直稅務局公務員收入情況。①稅務局二級主辦相當于公務員的二級主任科員,
每月打卡工資7100元,雙邊公積金大概3050元,年終考核績效獎大概3.5萬元。所有加起來,全年可支配收入大概16萬元,②如果是一級執法員(相當于一級科員),全年可支配收入大概11萬元,③如果是四級高級主辦(相當于副處級虛職四級調研員),全年可支配收入大概18.5萬元,二、我們市直機關公務員收入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