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書中記錄,楚王城的具體位置在汝南和信陽之間,具體位置更近于信陽。最早在西周時期,今信陽境內就有申、息、黃等諸侯國,信陽有楚王城,也稱作楚城,在《資治通鑒》里就有記載,由于近年香火日漸旺盛,在周邊的影響也擴大不少,現在成為信陽的旅游勝地之一。
1、信陽為什么叫信陽?
俗言道:地名是歷史的活化石。確實如此,通過一個地方的地名,能很好地追溯其歷史發展過程,信陽地區有著悠久的歷史。靠近中原文化區的信陽地區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在西周時期,今信陽境內就有申、息、黃等諸侯國。其中的息,也成為今天信陽下轄的息縣名字的發源,秦一統天下后,劃原信陽地區的楚地歸屬九江郡。漢承秦制,依然歸屬九江郡,下轄新息縣、安昌縣、轪縣、黽縣、鐘武縣和弋陽縣,
轄境內郡縣與侯國參差。三國之時,魏國在此設弋陽郡,這是信陽設郡的開始。到了唐代,信陽境內設光州和申州,下轄殷城、定城、光山、固始、仙居及義陽、鐘山、羅山,另有蔡州轄褒信縣與新息縣。北宋時,在申州的基礎上,改設義陽郡,義陽的名字為什么會變成信陽呢?這和北宋的一個皇帝有關。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宋太祖趙匡胤駕崩,其弟趙光義繼位,是為宋太宗,
宋太宗趙光義像避諱是中國古代社會一個特殊的文化現象。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其中避君王之名諱是其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宋太祖趙光義即位后,義陽之名稱就犯了皇帝之名諱,因此義陽郡就被改為信陽郡。“仁、義、禮、智、信”是儒家之五常,是為五種最基本的品行要求,作為地名的話,和義陽最為相近的便為信陽。信陽之名稱就這樣出現,并歷代沿襲,直到今天眾所周知的信陽市,
2、信陽有什么歷史遺址?
謝邀,做為一名地道的信陽老鄉,對信陽有那些歷史遺跡還是知道一些的。這里就說說我知道的,一,羅山縣的靈山寺,該寺建于公元475年的北魏年間,距今有1500余年了,屬于較早的佛教寺院之一。該寺也是全國唯一的僧尼同寺的寺院!由于近年香火日漸旺盛,在周邊的影響也擴大不少,現在成為信陽的旅游勝地之一,二,司馬光故居,位于光山縣城正大街中段,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司馬光的出生地,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祖籍山西,出生于河南省光山縣。
自幼聰慧好學,宋仁宗寶元六年(1038),考入進士甲科,著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鑒》對后世影響是巨大深遠的。司馬光故居是他的出生地,故居中的司馬井、養粹亭都是為紀念他而建,著名的司馬光砸缸就是在他童年時光發生的。三,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舊址,位于河南省新縣縣城(新集鎮)中原路62號,舊址原是一家大地主的住宅,中間有一條長廊貫穿整個宅院,將之一分為二;整個宅院前后共五進院,有7棟中式樓房,房屋60余間。
1931年、1932年,中央鄂豫皖分局、鄂豫皖省委就駐扎在這里!四,城陽城舊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北部,南距信陽市25公里。京珠高速、滬陜高速轉107國道可達,是我國現存六座楚王城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好、最具考古價值的一座古城址。該城始建于春秋,距今有2700多年的歷史,公元前278年,秦破楚郢都,楚頃襄王逃至城陽,把這作為臨時國都,“亡羊補牢”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
秦漢魏晉時為城陽縣、郡,是當時的文化政治經濟中心,隋唐以后逐漸廢棄,前后計1000多年,信陽市于2004年12月成立城陽城址保護區。限于篇幅,簡單的說說吧!其實信陽市還有相當多的歷史遺跡的,如鄭成功墓,古息城遺址,中原五大寺之一的賢隱寺,中原突圍打響第一槍的宣化等,有喜歡旅游的朋友歡迎您光臨信陽!也歡迎您私信聯系!。
3、信陽楚王的歷史有哪些?
信陽有楚王城,也稱作楚城,在《資治通鑒》里就有記載,根據書中記錄,楚王城的具體位置在汝南和信陽之間,具體位置更近于信陽。楚王城早先叫做“城陽”,是楚武王打敗申國時修建,一座軍事重鎮,到了魏晉朝,改名為楚王城,著名的“亡羊補牢”典故,就發生在楚王城,關于楚武王,全名王熊通,湖北宜昌,他在位時間很長,具體是從公元前741年―公元前690年,共在位50年,是春秋三小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