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駱賓王文集》遺世駱賓王的介紹,駱賓王(約638—684),字觀光,漢族,婺州義烏(今浙江義烏)人,唐代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杰”,駱賓王出身寒微,少有才名,清代陳熙晉輯有《駱臨海集箋注》駱賓王是什么朝代的駱賓王是哪個朝代的,1、駱賓王是唐朝的詩人,唐龍朔初年,駱賓王擔任道王李元慶的屬官,駱賓王的一生經(jīng)歷了什么,駱賓王(626年。
駱賓王(約627—約684)字觀光,漢族,婺州義烏人(今中國浙江義烏)人。唐初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杰”。又與富嘉謨并稱“富駱”。唐龍朔初年,駱賓王擔任道王李元慶的屬官。后來相繼擔任武功主簿和明堂主簿。唐高宗儀鳳四年(679年),升任中央政府的侍御史官職。曾經(jīng)被人誣陷入獄,被赦免后出任地方官臨海縣丞,所以后人也稱他駱臨海。武則天光宅元年(684年),徐敬業(yè)起兵討伐武則天,他做為秘書,起草了著名的《討武瞾檄》
駱賓王(約638—684),字觀光,漢族,婺州義烏(今浙江義烏)人,唐代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杰”。又與富嘉謨并稱“富駱”。高宗永徽中,為道王李元慶府屬,歷武功、長安主簿。儀鳳三年,入為侍御史,因事下獄,次年遇赦。調(diào)露二年,除臨海丞,不得志,辭官。有集。駱賓王于武則天光宅元年,為起兵揚州反武則天的徐敬業(yè)作《代李敬業(yè)討武曌檄》,敬業(yè)敗,王那相斬其首降。他是“初唐四杰”之一,辭采華膽,格律謹嚴。長篇如《帝京篇》,五七言參差轉(zhuǎn)換,諷時與自傷兼而有之;小詩如《于易水送人》,二十字中,悲涼慷慨,余情不絕
1、駱賓王是唐朝的詩人。2、駱賓王字觀光,漢族,婺州義烏人。唐初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杰”。又與富嘉謨并稱“富駱”。3、駱賓王出身寒門,七歲能詩,號稱“神童”。據(jù)說《詠鵝》就是此時所作。駱賓王尤擅七言歌行,名作《帝京篇》為初唐罕有的長篇,當時以為絕唱。4、他辭采華膽,格律謹嚴。長篇如《帝京篇》,五七言參差轉(zhuǎn)換,諷時與自傷兼而有之;小詩如《于易水送人》,二十字中,悲涼慷慨,余情不絕。有《駱賓王文集》遺世
4、駱賓王的一生經(jīng)歷了什么駱賓王(626年?—687年?),字觀光,婺州義烏(今屬浙江)人。唐代大臣、詩人、儒客大家,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杰”,駱賓王出身寒微,少有才名。永徽年間,成為道王李元慶文學(xué)、武功主簿,遷長安主簿;儀鳳三年(678年)擔任侍御史,因事下獄,遇赦而出;調(diào)露二年(680年)出任臨海縣丞,坐事免官;光宅元年(684年),跟隨英國公徐敬業(yè)起兵討伐武則天,撰寫《討武曌檄》,徐敬業(yè)敗亡后,下落不明,或說被亂軍所殺,或說遁入空門。駱賓王詩作辭采華膽,格律謹嚴,長篇《帝京篇》,五七言參差轉(zhuǎn)換,諷時與自傷兼而有之;小詩如《于易水送人》,二十字中,悲涼慷慨,余情不絕,有《駱賓王文集》存于世。清代陳熙晉輯有《駱臨海集箋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