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治療難度大的是下消,就是糖尿病后期合并了大量的并發癥,西醫治療棘手,部分人選擇了中醫治療。秦漢時期,醫圣張仲景的《金匱要略》中講述糖尿病,對“三多一少”癥狀開始記載,并提出以白虎人參湯治療上渴,以腎氣丸治療下渴,開糖尿病辨證論治之先河,如果你有糖尿病,我建議你最好還是規律口服西藥治療,如果血糖控制一直不佳,可以胰島素治療。
1、中醫如何治療糖尿病?
糖尿病在古醫籍中治療驗案很多,屬于消渴病范疇,分為上消,中消,下消。口渴,多飲,多尿為臨床表現,典型的不多見,現在治療難度大的是下消,就是糖尿病后期合并了大量的并發癥,西醫治療棘手,部分人選擇了中醫治療。93年左右大二,偶遇一個老鄉25歲,人消瘦,乏力,在醫院確診糖尿病,聽說我學中醫的求助,處方以六味地黃湯加減,7付,一月后再遇到,精神煥發,面色紅潤,說情況好轉了他沒有變方吃了21劑,自我感覺良好,沒有化驗血和尿,
以后遇到過幾個治療機構說是中藥治療,用了西藥夾雜,近期效果不錯。再后來就不允許中藥摻西藥被關閉了,這些年也給親戚朋友治療過,短期服藥,效果好轉后自己又用西藥了。治療糖尿病中醫效果明顯,對病人忌口,飲食控制要求不高,就是長期治療病人不堅持,是口感和費用的問題,最近幾年學習北京蒲輔周,仝小林,廣州中醫藥李賽美教授的經驗,他們積累了大量的臨床數據,中醫治療西醫檢查。
2、中醫治療糖尿病效果怎么樣?能治斷根不復發嗎?
我是小眼睛醫生專注于心腦血管疾病致力于公眾健康熱愛于健身的心內科醫生,喜歡我的回答,可以點擊左上角,查看更多關于心腦血管疾病的知識小眼睛醫生認為,不管是中醫治療糖尿病,還是西醫治療糖尿病,最終的目的只有兩個,第一,能夠將血糖控制到標準的范圍內,不會讓血糖長期過高,導致并發癥的出現。第二,在控制糖尿病的過程中,不會因為藥物副作用,導致其他不必要的麻煩出現,
我相信大家一定看過近期的一篇文章。只要的內容就是說目前中藥缺乏更多的臨床回顧性研究報道,因此,雖然中藥是國內歷史悠久的一門學科,也有本身的可信性,但是目前中藥的發證更多的偏向于經驗性的方面。對于糖尿病來說,確實部分中藥能夠達到治療的作用,但是究竟有效性能夠達到多少,還是缺乏有效的研究,如果你有糖尿病,我建議你最好還是規律口服西藥治療,如果血糖控制一直不佳,可以胰島素治療。
3、大家是如何看待中醫治療糖尿病的呢?
我是西醫醫生,有20多年的糖尿病治療經驗,簡單說一下我認為的中醫和糖尿病的關系,應該說我國關于糖尿病的記載還是比較早的。公元前1122年在甲骨文中就有記載“尿病”,更確切的即在見于《黃帝內經》,其中曾提到過糖尿病的癥狀,稱之為“消渴”,糖尿病稱為消渴病即由此而來。當時的醫生就意識到此病多發生于貴族之中,漢武帝劉徹就是糖尿病人,病因與多食甘美膏肥食物有關,
在我國古籍中提到的糖尿病在現代的分類中應該都是2型糖尿病。因為1型糖尿病在既往的醫療條件下存活不下來,而以往早夭的兒童有非常多,未必會有記載或者明確的診斷,秦漢時期,醫圣張仲景的《金匱要略》中講述糖尿病,對“三多一少”癥狀開始記載,并提出以白虎人參湯治療上渴,以腎氣丸治療下渴,開糖尿病辨證論治之先河。
隋唐時期,隋朝太醫描述了糖尿病的癥狀、病因、病機,還記錄了糖尿病的并發癥,包括癤腫和糖尿病腎病、肺部感染、眼部并發癥、下肢壞疽等,隋唐以后,中醫對消渴癥的認識日漸深入,講究辨證論治,針對不同的病因采用不同的配伍藥房,如人參白虎湯、竹葉石膏湯、麥門冬飲子等,補腎的六味地黃丸、金貴腎氣丸等。除了中藥治療,也開始了對糖尿病的生活方式干預,提出了飲食和運動治療,“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后食之”,
現代中醫繼承了這些珍貴的遺產,并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了新的特色,在糖尿病并發癥治療、糖尿病飲食指導等方面都有其獨特的優勢。但是,也出現了一些人冒充中醫,假借中醫的所謂“純中藥”、“祖傳秘方”等含有磺脲類降糖藥物的西藥降糖成分,看似效果挺好,但是價格非常高,并且劑量較大,成分不明的重要副作用不明,有可能造成肝腎功能損傷或者其他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