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諸葛亮入川龐統(tǒng)守荊州會怎么樣。如果劉備帶諸葛亮去取西川,龐統(tǒng)守荊州,情況會很糟糕,至于劉備如果派諸葛亮帶趙云去荊州增援關羽,那荊州可以說固若金湯,絕對不可能丟,而且有了諸葛亮與趙云坐鎮(zhèn)荊州,關羽北伐曹魏更后顧無憂,攻占襄陽樊城甚至收復中原都大有希望。
1、如果劉備帶諸葛亮去取西川,龐統(tǒng)守荊州,結(jié)局會怎樣?
如果劉備帶諸葛亮去取西川,龐統(tǒng)守荊州,情況會很糟糕。很可能西川拿不下,荊州也會丟了,首先取西川,是隆中對中諸葛亮提出來的,劉璋暗弱,又有張松法正為內(nèi)應。但西川地勢險要,易守難改,龐統(tǒng)善為奇謀,本來的計劃是以助劉璋防張魯為名進入西川,然后來一次政變,在席間拿下劉璋,兵不血刃,掌握西川,可惜劉備不敢用這個上策。
變成了強攻西川,最后是龐統(tǒng)陣亡,劉璋還是投降的。所以可以看出,取西川需要的是出奇制勝,這方面諸葛亮可能不如龐統(tǒng)。而守荊州就不同了,一方面需要同孫權的政權搞好關系,一方面需要抗擊曹操對荊州的軍事壓力,同時還要協(xié)調(diào)好自己內(nèi)部,關二爺基本上誰都不服,所以諸葛亮是守荊州的不二人選,一方面,諸葛亮在荊州有強大的人脈關系,諸葛亮的堂兄諸葛謹在東吳任職,諸葛亮本人和東吳高層也多有接觸,有諸葛亮,東吳幾乎無背盟的可能,既使要背盟,也會提早被諸葛亮察覺而采用政治手段平息,而關二爺對諸葛亮的話還是能聽進去一點,從劉備冊封關羽,關羽相當不滿意,而諸葛亮修書一封就解決問題可以看出來。
2、如果劉備奪取漢中后,立刻讓諸葛亮帶趙云去荊州,荊州還會丟嗎?
對關羽北伐中原的襄樊之戰(zhàn)反應遲鈍不能不說是劉備與諸葛亮的重大失誤,至于趙云剛剛在公元219年三月開始的漢水之戰(zhàn)中立下大功,導致五月曹操集團被迫撤退,劉備集團取得漢中之戰(zhàn)的勝利。公元619年七月,劉備自稱漢中王,封并派益州前部司馬費詩去荊州授予關羽前將軍的官印,而同樣在七月,關羽就留南郡太守糜芳守衛(wèi)江陵,將軍傅士仁駐守公安,自己率領大軍北伐,攻打襄陽的呂常和樊城的曹仁,襄樊戰(zhàn)役拉開序幕,
由此可見,關羽大舉北伐發(fā)動襄樊戰(zhàn)役很可能是劉備與諸葛亮的戰(zhàn)略決策,而費詩應該就是劉備與諸葛亮派去傳達命令的人,如果沒有劉備的命令,關羽不可能如此匆匆忙忙地發(fā)動襄樊戰(zhàn)役。而劉備對襄樊戰(zhàn)役的決策過于草率,明知道關羽荊州方面將領實力單薄,卻不派張飛、趙云、馬超、黃忠、魏延這樣的超一流名將增援荊州,更沒有派諸葛亮親自出馬鎮(zhèn)守荊州,以至于關羽在統(tǒng)帥大軍北伐時,只能留麋芳、傅士仁這樣非常平庸的官員留守荊州,可見劉備集團對襄樊戰(zhàn)役的準備極為草率,
從公元219年七月關羽大舉北伐發(fā)動襄樊戰(zhàn)役到十二月關羽大意失荊州,在長達五個月的時間里,劉備與諸葛亮等蜀漢主要決策者反應遲鈍毫無作為,眼睜睜看著關羽面對曹操集團與孫權集團的兩面夾攻孤軍奮戰(zhàn),最終功敗垂成全軍覆滅,劉備集團失去了稱霸天下的最好機會。至于劉備與諸葛亮等蜀漢決策者犯下如此重大失誤的關鍵原因,應該并不是陰謀論,即劉備與諸葛亮等人故意讓關羽犧牲,畢竟關羽與劉備之間的感情遠遠勝于關羽對漢獻帝的忠心,而且關羽軍團的全軍覆滅與荊州的陷落對劉備集團來說是巨大損失,
因此劉備與諸葛亮等人犯下沒有增援關羽的重大失誤的原因應該還是曠日持久的漢中之戰(zhàn)對劉備集團消耗太大,劉備集團忙于休養(yǎng)生息處理內(nèi)政,沒想到孫權集團會背叛孫劉聯(lián)盟勾結(jié)曹操集團對關羽兩面夾攻,更沒想到關羽這么快就由取得水淹七軍的大勝變成走麥城的徹底失敗。至于劉備如果派諸葛亮帶趙云去荊州增援關羽,那荊州可以說固若金湯,絕對不可能丟,而且有了諸葛亮與趙云坐鎮(zhèn)荊州,關羽北伐曹魏更后顧無憂,攻占襄陽樊城甚至收復中原都大有希望,
3、劉備如果讓諸葛亮鎮(zhèn)守荊州,荊州會丟嗎?大家有何看法?
荊州如果有諸葛亮在,不但不會丟失,有可能還會讓蜀漢在荊州有進一步發(fā)展。既然這是假設諸葛亮鎮(zhèn)守荊州,那不如從劉備入蜀,假設沒有調(diào)走諸葛亮和關羽,張飛和趙云,再加馬良隨后入蜀的假設算起,劉備入蜀,拿下益州,準備攻打漢中,孫權就來討荊州了,劉備回復孫權,等拿下涼州再說吧,孫權大怒,孫權于是派呂蒙帶領二萬人奪取了長沙,零陵桂陽三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