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場大戰役讓萊蕪區名垂青史萊蕪地區自古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有兩場著名的戰役讓萊蕪聲名遠播。萊蕪地區古有嬴國和牟子國,因此有“嬴牟故國”之稱,萊蕪,早先是山東省的一個地級市,后來改成了濟南市的一個區了,就叫做萊蕪區,萊蕪北去,就是淄博,也是小編的故鄉,萊蕪農村這幾年有很大變化,總之經濟還需要提升,大姜、花生和麻等是萊蕪的特產,這幾年好像不再種麻,景觀石遍布鄉野,發來朋友欣賞。
1、萊蕪正式劃入濟南了,對萊蕪地區有什么好處?對老百姓的好處有哪些?
1.18年6月,在討論濟南為什么要個齊河都這么難的問答中,我曾經說過,濟南的發展,戰略方向不在北跨黃河,而在于南拓泰萊,言猶在耳,萊蕪已成濟南的一個區這也說明,本人的某些觀點還是有點前瞻性的。2.這次區劃調整,最大的贏家當屬濟南:一方面GDP可以確保超過煙臺,擺脫好幾年小三子的尷尬;另一方面,這次區劃也表明從國務院到省里,都已經接受并確定了要重點做大做強濟南的方向,這對濟南才是最大的利好,
有些媒體已經上升到國家級中心城市之爭的高度。3.由此也可見,國家對山東這個GDP高居全國第三的經濟大省的重視,相信隨后還會有針對山東經濟發展的扶持政策出臺,讓正處在新舊動能轉換期的齊魯大地插上騰飛的翅膀,4.對于萊的影響也是相當深遠,首先作為獨立行政區的萊蕪地級市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萊蕪區和鋼城區;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會受到某些影響。
2、山東萊蕪有哪些景點?
萊蕪,早先是山東省的一個地級市,后來改成了濟南市的一個區了,就叫做萊蕪區,萊蕪區位于山東泰山的東麓,距離泰山只有50公里。萊蕪區古稱“嬴、牟”,萊蕪區所在的汶河兩岸,是古老的大汶口文化發源地之一,又是嬴姓發源地(不知秦始皇贏政的老家是不是這里,還不得而知)。萊蕪地區古有嬴國和牟子國,因此有“嬴牟故國”之稱,
兩場大戰役讓萊蕪區名垂青史萊蕪地區自古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有兩場著名的戰役讓萊蕪聲名遠播。1、長勺之戰長勺,就萊蕪區的北郊,春秋時期著名的“長勺之戰”就發生在這里。“長勺之戰”是強大的齊國與弱小的魯國之間發生的一場勢不均、力不敵的戰役,但最終卻是弱小的魯國戰勝了強大的齊國,個中原因是因為魯國有一位高人叫曹劌。
《曹劌論戰》“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想必大家都是很熟悉的,“長勺之戰”是我國古代弱軍后發制人最終戰勝強軍的經典戰例,流傳千古。2、萊蕪戰役回到現代的解放戰爭時期,華東野戰軍曾在此發動并取得了“萊蕪戰役”的勝利,萊蕪戰役是1947年2月,人民解放軍在山東萊蕪進區進行的一次大規模運動殲滅戰。指揮這場戰役的是中國華東野戰軍的陳毅和粟裕,
萊蕪戰役歷時近3天,我軍傷亡6000余人,而敵軍被殲60000人。1:10的比例,這可是少有的大勝仗啊,另外還俘俘虜了4萬多敵人。萊蕪戰役也是一場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3、萊蕪戰役中逮住了一個軍長,但馬上又將他放了萊蕪戰役是我軍用一個師打敗了一個軍,我軍的師長逮住了敵軍的軍長。但上邊馬上命令放人,而且絕不能聲張,
這個敵軍長叫韓練成。1955年,韓練成被授予中將軍銜,獲一級解放勛章,并曾任蘭州軍區第一副司令員、甘肅省副省長等職。一個被俘的“敵”軍長,最終成為了中將,并且他是1950年才入黨,當時黨齡才5年時間,何以會有這么大的反轉呢?原來韓軍長老早就是自己人了,只是知曉內幕的人太少了,一顆深得蔣某人信任的“釘子”被牢牢地釘在蔣公的身邊,這“潛伏”大戲,是不是太精彩了呢。
話題跑偏了,回到正題上來吧,萊蕪八大景區都是哪些?1、龍潭星現朝陽洞又名蝙蝠洞,位于萊蕪城南15公里的鳳凰山南。萊蕪洞為一座天然石洞,上有十仞陡壁,下臨千丈懸崖。洞內深邃崎嶇,凹凸不平,景色絕佳,2、棋山柯爛棋山柯爛景點在萊蕪市里辛鎮的棋山國家森林公園內,距萊蕪區中心30公里。景區自然風景優美,有“山中一日,人間百年”的美麗傳說,
主要景點有一線天、雙猴山、老鷹石、雪蓑洞等。3、蒼峽雷鳴蒼龍峽位于萊蕪市高莊街道辦的塔子村西,峽谷兩岸怪石嶙峋,峭巖如劈,上有如長虹凌空的飛架拱橋,蒼峽東邊原有建于元代的七級寶塔,西邊有建于明代的望峽樓閣,4、汶水西流悠悠牟汶河,滔滔從東而來,橫貫萊蕪,又滾滾西去,流向泰安,自古以來,“黃河西來,向東流去”,但萊蕪的牟汶河卻別具一格,獨辟蹊徑,偏要由東向西,滔滔不絕,奔放前進,為萊蕪的一大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