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籠豬肉包子一般就是八九塊錢,但是狗不理可以賣一百,其他的甚至有兩三百的。狗不理包子它的市場主要就是在國內,作為一種常見的生活中最普遍的食物,狗不理包子和其他平常人家小店里面的包子有什么本質上的區別嗎,除了北京,天津,你在其他地方還見過狗不理包子店嗎。
1、狗不理包子好不好吃?貴不貴?
好不好吃不知道,因為太貴,阻擋了我嘗試的勇氣。作為一個吃貨,對美食的定義就是美味、價格實惠,在好吃的東西,價格脫離了承受的范圍,也只能成為腦中幻想的美食,比如鵝肝、魚子醬、松茸、帝王蟹等等。畢竟咱們只是一個普通的老百姓,不多的工資收入還需要掰成幾份,用來還房貸、教育培訓費、醫療費、人情往來、生活費等等,
偶爾可以奢侈一把,享受美食、娛樂,放飛疲憊的心靈。一個普通豬肉餡的包子,正常大小的分量,早餐店的價格也就在1元到2元一個的價格,一個成年男人的食量在一屜8個左右,配上一碗粥。這最簡單的搭配消費就得10元到20元之間,為什么差別這么大,因為一個包子除了面粉、豬肉餡外,還有房租、人工費、水電、稅收等等。一個10多平米的夫妻店和一個60平左右的品牌店、專門的廚師、服務員,在成本上肯定不一樣,直接體現就是在價格上,
在北京,有些美食是只在言語中傳播,老百姓不會去吃的。比如全聚德烤鴨、狗不理的包子,按老百姓的說法,那都是哄游客的。想吃烤鴨,經濟實惠的選擇多了,很多打烤鴨品牌的餐飲店,味道也不錯,價格就相對實惠多了,2006年左右我租住在西二環菜戶營附近的半地下室,朋友請我在附近吃的玉林烤鴨的味道就不錯。當時周六日休息的時候,我也會去王府井大街逛逛,狗不理包子就在一座仿古裝修風格的建筑里,門臉看上去金碧輝煌高大上,
不過我也只會看看,沒有進去消費的勇氣,因為當時就聽朋友說過在天津狗不理的包子的五六十一斤。我那會剛到北京,試用期的工資也就不到2000元,一個月工資也就夠買40斤包子的,總覺得,包子作為一種大眾食物,和面條、餃子、蓋飯一樣,主要功能還是飽腹的,裹腹的同時滋味鮮美,大家自然會喜歡,也更愿意多次消費。希望更多傳說中的美食不要成為一次性的消費,畢竟腦海中多年縈繞的美食夢想,被現實打破,對一個吃貨來說不亞于人間悲劇,
2、自律!朱婷去“狗不理”餐廳不吃狗不理,只點豆腐腦油條。你怎么看?
中國有句老話:‘’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朱婷女士生長在中原大地的河南省豫東地區,這個地區祖祖輩輩一成不變的生活方式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了下來。像油條、豆腐腦、豆沫、胡辣湯是豫東百姓餐桌上的常見食品,從小吃到大已經習慣了這種食品,幾天不吃想得慌,朱婷女士現在成了名人,常年在外,回到老家的時間很短,對老家的口味想當然的十分留戀。
3、祖傳的狗不理包子為什么沒有人吃了?倒閉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一定要給一個原因,那就是貴,一籠豬肉包子一般就是八九塊錢,但是狗不理可以賣一百,其他的甚至有兩三百的。狗不理包子它的市場主要就是在國內,說得更詳細一點其實就在北京、天津一帶,但它本身也并不是一種奢侈品。你想想市場上一塊錢兩塊錢一個的包子到了店里面十幾二十塊錢一個有多少人會去吃呀,食品是一種生活的必需品,老百姓對于生活物質比如說柴米油鹽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價格。
當然,現在經濟水平提上來了,生活質量也好了,大家也比較關注商品質量的問題,但是作為一種常見的生活中最普遍的食物,狗不理包子和其他平常人家小店里面的包子有什么本質上的區別嗎?完全沒有。除了北京,天津,你在其他地方還見過狗不理包子店嗎?幾乎沒有吧,那么對于這樣一個受眾面基本上很小的包子把價格賣得這么貴,那么你就失去了很大的市場。
不管是在天津還是在北京,一般當地人的日常生活都不會去專門的吃狗不理包子,前兩天到天津去了一下,早餐是在酒店旁邊的一個包子店吃的,我一個人吃了兩個包子,是那種比較大的比較長的肉包,加上一碗豆腐腦,一個煎雞蛋,總共不到十塊錢,我吃得非常飽。并且上午是干體力活,到了中午那會兒都不覺得餓,如果是換成狗不理的那種小包子,那么我一餐的食量至少在八個到十個,也就是100塊錢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