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省有多少人在大陸工作,網上的說法比較多。揚州屬不屬于江南,不是噴子們能說了算的,歷史上早有文字記載,歷史上早有很多文人墨客詩人們的詩句佐證,就是皇帝下江南都包括揚州,揚州市不斷被拆分,六合被劃到南京,泰州、泰興、姜堰、靖江、興化又從揚州劃走,揚州被劃走了一半以上的地域和人口,揚州經濟還能在江蘇處于中上游,揚州經濟怎么就不行了。
1、在上海的臺灣人有多少?
在上海的臺灣人應該不會少,官方以外有好幾種統計數據,綜合起來20-25萬差不多,且相對流動較小。臺灣人不了解大陸,特別是不了解近年來大陸的發展情況,尤其是臺北人,動輒就和上海比,好像別的地方都沒有臺北好,這簡直就是“井底之蛙”,說實話,論城市繁華度、建設度、管理度等方面,臺北只能是大陸“三線城市”的水平,甚至都不如!。
2、蘇州為什么有很多臺灣人?
昆山有“小臺北”之稱,自1990年10月首家臺資企業在江蘇昆山落戶,截至2018年2月底,昆山累計批準臺資項目4878個,投資總額586.07億美元,近10萬臺商臺胞在昆山工作生活,昆山是臺商最多的地方,由于當時招商的政策原因,很多電子廠被上海拒之門外,昆山正好看好了這個機會,用各種政策,稅收,土地等優惠吸引一大批臺商到昆山投資辦廠,所以很多臺商到昆山工作,也了帶來了很多家屬。
3、從臺灣來到大陸工作的人大概有多少?
臺灣省有多少人在大陸工作,網上的說法比較多,我比較認同50萬左右,因為2015年臺灣省的統計部門公布,臺灣省出省工作的人數為72.4萬,其中到大陸的人數為42萬左右。其實,有多少臺灣省的人在大陸工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些人要能將祖國發展強大的真實情況,告訴更多的臺灣人,讓他們了解真實的祖國,并感到中國人的自豪,
2015年,我曾在太倉與一個臺灣省的彭先生共事三個月。總體感覺是衛生工作搞的相當好,比如,他的辦公室里自己安裝了凈水器,以直飲為主;處理廚余垃圾的方法也很熟練(放到空花盆的泥土中,腐熟后的土用來栽花);他不抽煙,發現其他辦公室有煙味,他也不說什么,但下班后,他會用臭氧機去通風除味,有一次,我和他路過南翔鎮,他特的請我到小吃一條街上,臺灣人開的“日月潭小吃店”去品嘗臺灣美食,對蚵仔煎、阿宗面線和香芋糊印象比較深刻。
2016年,我去廈門考察智能凈水項目,也是一個在凱芙蓉科技負責生產的臺灣人李先生接待我的,感覺他很注重禮節,我們是二個人去的,上接待車時,他陪我坐在后排,讓我的隨行坐在副駕駛的位置。到了公司,他向我們介紹產品時,確實感到他是行家,比如,我問他壓力桶里儲存的凈水為什么是酸性的?他講的很有道理,原因是自來水中的氫離子可以透過RO膜,并給出解決方案,可以在改善口感的濾芯中加載銀活性炭來解決。
4、為什么有人說揚州是江南的時候會有很多人極力反對?
很多網絡噴子根本沒有什么文化,肚里墨水很少,根本不懂江南是什么概念,也不懂江南究竟是怎么回事,只知道亂噴,江南一詞什么時候有的?噴子們根本不知道,江南一詞的變遷怎么回事?噴了們也不知道,說白了,噴子們根本不懂江南一詞的歷史,噴子們只知道噴。有些噴子狹義的理解,自己住在長江南邊,就自認為自己就是江南人,以為自己了不起,才配得上稱為江南人,其實這些噴子們什么也不是,自己在當地也許窮的叮當響,還渾然不知,真不知道優越在哪里,十分的可悲,
這些噴子在網絡上叫的哇里哇啦的,現實中恐怕房子都買不起,或許就是打工的苦力,生活中沒有一點自尊,只能在網絡上自淫,來找點自信。這些網絡噴子,說不定生活在某個鄉村、某個城市的平民窟,過著低等的生活,兜子沒幾個錢,喝著幾元錢一瓶的劣質酒,吃著大排檔,過得苦滋滋的,揚州真的象網絡噴子們講的那么不堪嗎?提到揚州,中國誰人不知?揚州的房價便宜嗎?每平米一萬至三萬的房子還不是都賣完了?揚州市不斷被拆分,六合被劃到南京,泰州、泰興、姜堰、靖江、興化又從揚州劃走,揚州被劃走了一半以上的地域和人口,揚州經濟還能在江蘇處于中上游,揚州經濟怎么就不行了?揚州處于江蘇的中段,承接著江蘇的南北連接,揚州具有“北方之雄,南方之秀”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