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周武王、孫權、岳飛、李自成也都親自或者差使在黃石的大冶開礦或者冶煉、鑄鐵,打造兵器,冷兵器時代,這里就是中國最不可或缺的兵器發源地了,一直到現代的漢陽造,也是從這里供應原材料的;三、現史證明,晚清時,張之洞提起、盛宣懷接辦的中國最早的鋼鐵聯合企業叫漢冶萍公司的主體都在黃石大冶,由湖北的漢陽鐵廠、大冶鐵礦、江西的萍鄉煤礦組成,控制了該公司,實際上等于控制了清政府的重工業;四、在這之后,漢冶萍公司創辦了中國最早的鋼廠大冶鋼廠,興建了亞洲最大的兩座450噸高爐,產量居全國之首。
1、最能代表黃石文化的是什么?
市政府對面有個人民廣場,廣場中央有個青銅雕塑,雕塑表現的是洋鎬斧頭,那么,黃石文化的精髓應該就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挖山不止、深鑿山洞的開拓者精神了,說文雅一點,就是以開采礦石為背景的奮斗者精神,挖山不止的愚公移山精神。理由如下:一、迄今為止,人類最早的開采冶煉的遺址在黃石大冶金湖銅錄山的桃花村那塊,據考證是殷商時期的;現建有銅錄山古礦遺址,號稱人類第八奇跡,說兵馬俑是第七奇跡,兵馬俑是秦朝的,銅錄山古礦可是殷商的呀,說不定,兵馬俑的銅鐵俑還是銅錄山開采冶煉的銅鐵造起來的呢;二、史料考證,吳王夫差矛、越王勾踐劍、戰國編鐘鐘、商人面紋鼎等,這些記載民族變遷的無價之寶,其原料均來自銅綠山的青銅,
赫赫有名的武鋼,其實就是在漢陽鐵廠、大冶鋼廠、大冶鐵礦的基礎上辦起來的,直到現在,武鋼的礦石基地都在黃石,在大冶鐵礦、靈鄉鐵礦、金山店鐵礦,大冶鐵礦就在今天的黃石國家礦山公園;五、建國以后,作為新中國的締造者,毛澤東生前唯一視察的鐵礦區,也就是大冶鐵礦,為了紀念這位偉人曾經的到來,礦山公園為他塑造了十米高塑像。
毛澤東穿著白襯衣,臉上露出慈祥的微笑,手里還托著一小塊鐵礦石,根據介紹,毛澤東拿過的那塊黑色的鐵礦石,還存放在礦山博物館里,是“鎮館之寶”;六、根本來說,國家搞基礎設施建設,首先搞的就是冶金工業,冶金工業的鼻祖和現成基地就在黃石的大冶礦區和大冶鋼廠,面對著百廢待興的局面,毛澤東興業心切,不顧別人的反對,深情地說:搞重工業,不能忘了張之洞,我就是騎著毛驢,也要去大冶!所以,就兩次到大冶鐵礦、大冶鋼廠視察。
2、黃石市的名字是怎樣由來的?
黃石,湖北省地級市,位于湖北省東南部,是新中國成立后湖北省最早成立的兩個省轄市之一,也是武漢城市圈副中心城市。黃石的地名由來主要來源于以下:因礦冶文化得名者:唐宋時期為了經濟發展達到國力鼎盛因需利用其境內礦產豐富,進行大規模采礦,開爐冶煉也讓古代的冶煉業得到前所未有的發達,南唐后主李煜時,根據其發展在此地新設置一個行政衙門縣,取“大興爐冶”之意“大地為大爐,造化為大冶”之語,定為大冶縣。
直至清末時期大興洋務運動大冶境內豐富的銅鐵礦藏和石灰石吸引了大量的官方和民間資本涌入,陸陸續續出現了多家官辦,民營與外資煤礦,中國歷史上第一家用機器開來的大型露天鐵礦。近代工礦業的發展為這座城市走上現代化工業之路奠定了基礎,抗戰勝利后,人民政府決定將黃石鎮和鐵麓,長樂,申五,下章四個鄉從大冶縣劃出,定名黃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