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選定洛陽,是和洛陽獨特的地理位置,優越的自然條件,適宜的生存環境分不開的。綜上,個人認為洛陽都市圈的發展前景不太樂觀,洛陽是中國著名的六大古都之一,在歷史上的地位很高,但河南選擇省會時,洛陽與開封雙雙落空,名不見經傳的鄭縣后來居上,成為河南省會,這對于洛陽來心理上的落差很大。
1、怎么客觀的看待洛陽衰落?
嚴格的說用衰落這個詞不太嚴謹。洛陽歷史上不曾衰落,現代更不存在哀落,準確的說法應該是文明的正常轉移和遷徙。作為十三朝古都,洛陽曾經在古代中國1500多年的時間內,一直承擔著國家都城的職責,是公認的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巔峰時期,洛陽城內曾經商賈云集,明駝宛馬,絡繹不絕,史稱“西有羅馬,東有洛陽”,是古代絲綢之路的東起點,在中國古代歷史中發揮著舉足輕重,不可替代的作用。
統治者當年選擇洛陽作為都城不是沒有道理的,應該是經過慎重選擇,反復考證,不斷甄別才最終決定的。之所以選定洛陽,是和洛陽獨特的地理位置,優越的自然條件,適宜的生存環境分不開的,這對帝王們維護他們的統治地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到了隋唐以后,由于朝代更迭頻繁,戰禍連年不斷,洛陽城幾經破壞,加之當時的經濟主要是農耕經濟,河洛一代人口密集,人們長期墾荒過度,自然災害增多,位于黃河流域一帶的黃河文明逐漸式微,開始向長江文明甚至海洋文明階段過度。
這時,洛陽城承擔都城職能的能力開始越來越受限,甚至力不從心,同時由于新的帝王受民族、出身、背景、喜好等因素的影響,洛陽逐漸淡出了統治者的視線,失去了都城的地位,這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是洛陽輝煌的歷史,在中國歷史上的獨特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城市所不能比擬的,“欲知天下興衰事,請君只看洛陽城”,這是對洛陽這個歷史文化名城最好的寫照!新中國成立后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的洛陽不僅沒有衰落,而且煥發了勃勃生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建國之初,國家第一個五年計劃中的156個重點建設工程,其中有7項落戶洛陽,可見洛陽在全國經濟大局中所處的重要地位,重點工程之一,有著共和國長子之稱,和中國一汽齊名的中國第一拖拉機制造廠就位于廠礦林立、有著制造業搖藍之稱的洛陽市澗西區,這里曾經孕育了建國之初的洛拖、洛礦、洛軸、洛柴、洛銅等赫赫有名的洛陽十大廠礦,為新中國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改革開放以來的洛陽更是駛上了發展的快車道,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科教事業快速發展,經濟指標連續多年領跑中西部非省會城市。
2、對于洛陽目前的發展,你怎么看?
洛陽雖為三線城市,發展空間卻很大,洛陽科研院所十多個,加上河南科技,洛陽師范,洛陽理工這三個院校,科研力量強大,旅游業是洛陽強項,歷史文化遺存量大,加上自然景點眾多,如在省內聯合鄭州開封形成省內旅游圈,那將是更上一層樓。如果再有可能聯合西安形成一個完整的夏至宋全面文化旅游帶,洛陽旅游業更將興旺,洛陽是一個老重工業城市,雖然存在沒備老化,技術落后,人員龐大,但經過改制是有的老企業獲得新活力,通過對有的企業進行改組獲得新生,通過技術改造充滿活力,為洛陽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
3、洛陽作為旅游城市未來的發展前景如何?
中原大唐,神都洛陽,宅茲中國,有夏有商,無所謂三線四線,洛陽依然洛陽。洛陽,偎依黃河,華夏母親河,洛陽,北枕南太行,王屋山:太行山,華夏脊梁,最美南太行。王屋山,老愚公戰天斗地驚鬼神,洛陽,有洛河、伊水,玉帶纏腰:洛河湯湯,九天神女嫵媚妖嬈。伊水清清,千年盧舍那笑看紅塵,洛陽,有網紅景觀——中原老君山,金頂享受泡面,感悟《道德經》。
4、洛陽哪個區發展前景好?
感謝邀請,我認為洛陽的洛龍區發展前景比較好,在區域建設和城市配套上也能更成熟,洛龍區在洛陽東南部,連接伊川縣和偃師,自2000年批準成立,至今已經是高樓鱗次櫛比,在洛河沿岸已經比較繁榮,功能設施齊全,并且目前還在向東向南進行延伸。在交通上洛龍區有洛陽龍門高鐵站,還有二廣高速從中穿過,涵蓋洛河、伊河,面積廣大,特別是呼南高鐵、中原城市群城際鐵路建成后將會極大改善洛龍區的交通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