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兒媳是晚輩,無論掙錢與否,過年的給公公婆婆多少得給壓歲錢的,既是孝心,也是孝順。兒媳弟一次在婆婆家過年,婆婆家是誰家,我給兒媳轉過去兩千,說過年了,自己買點喜歡的東西,兒媳說,只是過年時,不得已挪出點錢,準備給拜年的孫子、侄孫、外孫給個“壓歲錢”。
1、兒媳第一年在婆家過年,婆婆給多少壓歲錢合適?
談起第一年給兒媳婦壓歲錢俺有發言權,因為俺是去年娶的兒媳婦!我覺得現在這個年代給兒媳婦錢最少也得一千到兩千,因為現在的年輕人都自己掙錢,少了根本看不上眼,所以說給就給個皆大歡喜,小氣了會適得其反,還不如不給!去年我們是和兒子兒媳還有親家母在兒子的小家過的年,三十下午我們才從老家出發到兒子樓上!我給兒媳兩千塊錢說是壓歲錢,兒媳自然推脫不要,說自己掙錢了。
我說多少就是老爸老媽得一點心意,兒媳自然就收下了!親家母一會出來又給兒子兩千壓歲錢,親家母給這女婿置辦的新衣服何止兩千,意外讓親家母又破費了!今年我從三月份做的手術,兒媳照顧的盡心盡力!這一年我的衣服都是兒媳婦買的!快過年了,兒子給我五千。我給兒媳轉過去兩千,說過年了,自己買點喜歡的東西,兒媳說:我有錢,只要你健健康康的我們就高興!我說這一年也沒給你一分錢,你還總給我買衣服,我和你老爸很過意不去,你就收下吧!昨天兒媳婦回來帶我去逛街,給她老公公爹買了一件羽絨服,一個月以前還給買了一身保暖內衣!又給我買了毛衣,內衣什么的!兒媳就是女兒,很貼心的嘛!婆媳關系不是不可調和的天敵,只要都知足,擺正自己的位置,別太自私了,一家人就會其樂融融幸福安康!!,
2、過年時公公婆婆該不該給兒媳給壓歲錢?
過年流行這個壓歲錢的習俗,也真夠難為人的,尤其是做公公婆婆的,沒有該不該給的說法,只有有沒有錢給的原因。都做了公公婆婆了,一定是50開外的人了,特別是農民,固守土地種莊稼收糧食,基本上只是為滿足一家人的吃用;若去打工,也只有憑力氣做小工,家里修房建屋,兒子結婚已經掏空了“家底”,還欠下了一屁股的債務,還賬都來不及,手頭也沒有啥錢,
只是過年時,不得已挪出點錢,準備給拜年的孫子、侄孫、外孫給個“壓歲錢”。充其量每人也就一、二十元,按理兒子已成家,就是成人了,再不用給壓歲錢了。兒媳婦也一樣,都是不給的,不過,這事還要細惦量,畢竟農村娶個媳婦不容易,這大過年的,又意義非同一般,給兒媳婦該不該給壓歲錢,視情況不同而決定。若自己兒媳孝心可佳,為了表示你們的心意,一、二百元兒媳婦也會推辭不要的;若蠻橫不講理的媳婦,即使給她一兩千元還會嫌少,說不準還會反咬一口,說你藏著“私房錢”;若已經將公公婆婆“遺棄”的,自己都無法生活,那還有錢給?本來,兒媳是晚輩,無論掙錢與否,過年的給公公婆婆多少得給壓歲錢的,既是孝心,也是孝順,
3、兒媳第一次在婆婆家過年,婆婆給壓歲錢嗎?
古老的過去,婆婆是要給兒媳婦壓歲錢的。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思想觀念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很多地方過年都是爺爺奶奶,父母給小孩子發紅包,等孩子長大工作后就給爺爺奶奶發紅包了,我們這的風俗就是這樣,我的兒女每年回家過年除夕夜都會給父母發666、888或者是999的紅包,給父母一個吉祥的祝福。
當然父母并不在乎這個錢,根本也不差這個錢,但我覺得孩子們知恩圖報、懂得感恩,這是民族的美好象征!兒媳弟一次在婆婆家過年,婆婆家是誰家?進了婆婆家的門就成了一家人,婆婆也是媽,一個成家立業的人了,那就更該懂得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給婆家的父母發祝福紅包,當然也不能少娘家父母的紅包,兩口子在除夕之夜給四位老人發紅包,我覺得才合情合理,因為這是嶄新時代,
4、婆婆春節要給結婚一年的兒媳婦多少錢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