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討厭折耳根的人眼中,折耳根便是【反人類】的代名詞。哪怕是生長在南方的娃子,從小就開始吃折耳根,都未必能抵擋折耳根的味道,”折耳根在他們心中的地位,可見一斑,折耳根不可炒得太過,要吃的就是爽脆的口感,折耳根的多樣性,在貴州體現得淋漓盡致,這與西南地區愛吃折耳根的現狀不謀而合。
1、折耳根,折耳根,好吃的折耳根,有沒有人喜歡折耳根?
折耳根應該是南方人更喜歡的菜品。印象中,春節回四川婆婆家,曾經吃過涼拌的折耳根,就是那個魚腥草,當時,就覺得腥氣撲鼻,第一口是閉著氣吃下去的,口感居然還不懶。還有一次是去重慶旅行,叫了一份豆花飯,那個豆花上邊就調了折耳根剁醬,配上溫吞吞的豆花,著實把我腥到了,頭暈惡心了大半天,后來,這個東西在北方也見過,就長在水田間或者淺河灘的濕洼地。
2、四川人愛吃的折耳根,到底能不能多吃呢?
先聲明一下,我喜歡吃折耳根,涼拌炒臘肉都是很棒的選自,并且我知道里面的風險,關于魚腥草的爭議來自于其中所含有的馬兜鈴內酰胺,這種物質會導致不可逆的腎臟損害,并且由于有積累效應,并沒有“安全劑量”之說。只是在正常吃魚腥草的的情況下,并不會影響人體的正常運轉,但是也不要相信傳說中的什么藥效。我身邊就曾經發生過這樣真事兒,有一個朋友篤信自己的判斷力,一次嗓子疼,于是挖來了一大堆魚腥草,煮成了一杯濃濃的藥湯,喝下了去,
結果,嗓子沒治好,直接去了醫院去了。前些年因為魚腥草注射液產生不良反應的報道也不鮮見,雖然魚腥草素的毒性比較低,這些植物中還含有大量揮發油等植物活性成分。貿然吃下大量的魚腥草,很可能會引發過敏反應,好了說回到吃的事情上,很多朋友不接受魚腥草的腥氣味,其實可以從炒臘肉開始接觸。魚腥草素在加熱條件下,會被氧化變成癸酰乙酸,進而分解成甲基正壬酮,
3、折耳根到底有沒有毒?
朋友,您吃過折耳根嗎?前幾天,一條熱搜引起了我的注意:#勸退北方人的南方調料#在這個熱搜下,許多網友踴躍發言,提出了許多各色風味的調料。其中,臭酸筍、香菜、木姜子等食材榜上有名,然而最令網友頂不住的,莫過于一種叫【萌萌噠折耳根】的食材。讓我們看看網友對折耳根有何評價:哪怕是生長在南方的娃子,從小就開始吃折耳根,都未必能抵擋折耳根的味道,
對于從未品嘗過的北方人來說,問題就更嚴重了。這種西南人民最為偏愛的食材,為何讓眾多吃貨折腰?折耳根難聞又難吃?折耳根,又名魚腥草,學名為“蕺(jí)菜”,主要集中在云南、四川、重慶、貴州、湖北等地。是一味中草藥材,然而西南的吃貨發現,這貨直接吃還蠻不錯的,因此也被西南地區廣泛食用。當李時珍第一次發現該種藥材時,由于過于難吃,于是起名為“魚腥草”,
在后來的種種醫書中,它還有了豬鼻拱、狗蠅草、臭菜、臭豬巢這些帶著“侮辱性”的稱呼。古人之不待見折耳根,可見一斑,既然別名叫魚腥草了,我相信屏幕前的你也能猜到,折耳根到底是什么味道了。沒錯,是腥味,而且是魚死了的那種腥味,這種腥味不僅會充斥著你的口腔鼻腔,還會辣眼睛:從而達到味覺、嗅覺、視覺的三重打擊。
這是北方食客普遍反映的一種看法,造成折耳根如此具有刺激性氣味的原因,是因為其含有一種化學物質,叫做“癸酰乙醛”,又名【魚腥草素】。對于該種化學物質,部分人除了會覺得難吃,更有可能會產生【過敏反應】,一種屬于輕微過敏反應:感覺自己就是在吃中藥,并沒有其他多大的感覺,只是干嚼藥材而已。一種屬于重度過敏反應:首先沒有了任何食欲,接著嚴重不適者,很有可能會出現反胃、惡心、干嘔等癥狀,
在討厭折耳根的人眼中,折耳根便是【反人類】的代名詞。南北兩方的小伙伴,也常常為折耳根的味道好壞,而爭執不休,可問題是:折耳根不止味道奇怪這個槽點,也許對我們的健康,也有危害,折耳根有毒又致癌?《本草綱目》針對折耳根,是這么說的:“辛,微溫,有小毒,小兒食之,三歲不行,”什么意思?翻譯過來的意思是:“小孩吃折耳根的話,三歲不到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