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天下一区二区三区,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日韩高清,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毛片

首頁 > 吉林 > 松原市 > 蜜麻黃的功效與作用,炙麻黃有哪些功效

蜜麻黃的功效與作用,炙麻黃有哪些功效

來源:整理 時間:2023-08-27 12:17:07 編輯:好學習 手機版

本文目錄一覽

1,炙麻黃有哪些功效

炙麻黃是指用蜂蜜炮制出來的麻黃,有潤肺止咳的功效,多用于表癥已解,氣喘咳嗽一般的麻黃,通常指生麻黃,有發汗解表宣肺的功效,傷寒初期,風寒束肺,多用生麻黃;咳喘日久,肺氣不宣,通常用炙麻黃,而且炙麻黃比生麻黃的藥力要緩些!。
炙麻黃為麻黃科植物草麻黃、木賊麻黃或中麻黃的草質莖。 主治傷寒表實,發熱惡寒無汗、頭痛鼻塞、骨節疼痛;咳嗽氣喘;風水浮腫,小便不利;風邪頑痹,皮膚不仁,風疹瘙癢。煎服,3-10g,本品生用發汗力較強,宜用于外有風寒之證;蜜炙麻黃長于平喘,宜用于喘咳(尤其是肺熱喘咳)證;麻黃絨作用較為緩和,宜用于小兒、老人及體弱者。

炙麻黃有哪些功效

2,麻黃的功效和作用

麻黃 別稱:龍沙、狗骨、卑相、卑鹽中藥麻黃:味辛、微苦,性溫。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中藥麻黃:治風寒感冒,發熱惡寒,無汗,頭痛身痛,胸悶喘咳,支氣管哮喘,風水浮腫,小便不利。麻黃根:治自汗,盜汗。麻黃的主要功用有四:  1. 發汗解表  2. 宣肺平喘  3. 利水消腫  4. 散陰疽,消癥結。由于臨床上最常用為辛溫發汗藥, 所以一般都歸在發散風寒藥中。
解表、散寒、平喘、多用、于風寒感冒湯劑、(丸散)、
麻黃的主要功用有四:1. 發汗散寒;2. 宣肺平喘;3. 行水消腫;4. 散陰疽,消癥結。由于臨床上最常用為辛溫發汗藥, 所以一般都歸在發散風寒藥中。
解表、散寒、平喘。多用于風寒感冒,如麻黃湯、麻杏石甘湯等

麻黃的功效和作用

3,中藥麻黃的功效和主治是什么

功效 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 主治 外感風寒 表實無汗咳嗽氣喘風水水腫
【功效】 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 生品發汗解表和利水消腫力強,多用于風寒表實證,胸悶喘咳,風水浮腫,風濕痹痛,陰疽,痰核。蜜麻黃性溫偏潤,辛散發汗作用緩和,增強了潤肺止咳之功,以宣肺平喘止咳力勝。多用于表癥已解,氣喘咳嗽。麻黃絨作用緩和,適于老人、幼兒及虛人風寒感冒。蜜麻黃絨作用更為緩和,適于表證已解而喘咳未愈的老人、幼兒及體虛患者。
功效: 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 主治: 1. 用于外感風寒,惡寒發熱,頭、身疼痛,鼻塞,無汗,脈浮緊等表實證。    2. 用于風寒外束,肺氣壅遏所致的喘咳證,能開宣肺氣,散風寒而平喘。   3. 用于水腫而兼表證,為宣肺利尿之要藥.。 4.取麻黃溫散寒邪的作用,配合其他相應藥物可以治風濕痹痛及陰疽、痰核等證。

中藥麻黃的功效和主治是什么

4,中藥麻黃的作用

麻黃的主要功用有四:1. 發汗散寒;2. 宣肺平喘;3. 行水消腫;4. 散陰疽,消癥結。
【處方名】麻黃,策敦木    【別名】龍沙、狗骨、卑相、卑鹽 【性味與歸經】 辛、微苦,溫。歸肺、膀胱經。 【功能與主治】   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生品發汗解表和利水消腫力強,多用于風寒表實證,胸悶喘咳,風水浮腫,風濕痹痛,陰疽,痰核。蜜麻黃性溫偏潤,辛散發汗作用緩和,增強了潤肺止咳之功,以宣肺平喘止咳力勝。多用于表癥已解,氣喘咳嗽。麻黃絨作用緩和,適于老人、幼兒及虛人風寒感冒。蜜麻黃絨作用更為緩和,適于表證已解而喘咳未愈的老人、幼兒及體虛患者。 【常用量】 成人0.5-3錢。牛馬:05-1.5兩。豬羊:0.4-0.6兩。 【應用】   1. 用于外感風寒,惡寒發熱,頭、身疼痛,鼻塞,無汗,脈浮緊等表實證。本品能宣肺氣,開腠理,散風寒,以發汗解表。常與桂枝相須為用,增強發汗解表力量,如麻黃湯。   2. 用于風寒外束,肺氣壅遏所致的喘咳證。能開宣肺氣,散風寒而平喘。與杏仁、甘草配伍,即三拗湯,可增強平喘功效;若兼內有寒飲,可配伍細辛、干姜、半夏等,以溫化寒飲而平喘止咳,如小青龍湯;若屬熱邪壅肺而致喘咳者,可與石膏、杏仁、甘草等配伍以清肺平喘,即麻杏石甘湯。   3. 用于水腫而兼表證,為宣肺利尿之要藥,本品發汗利水,有助于消散水腫,常與生姜、白術等同用,如越婢加術湯。   4、取麻黃溫散寒邪的作用,配合其他相應藥物可以治風濕痹痛及陰疽、痰核等證。

5,麻黃有什么功效麻黃能治療什么

別名:華麻黃、木麻黃、山麻黃、蛇麻黃、勃氏麻黃。  藥性類別:發散風寒藥  性味與歸經:辛、微苦,溫。歸肺、膀胱經。  功能與主治: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用于風寒感冒,胸悶喘咳,風水浮腫;支氣管哮喘。蜜麻黃潤肺止咳。多用于表癥已解,氣喘咳嗽。  用法與用量:炙麻黃2~9g。  貯藏:置通風干燥處,防潮。  臨床應用:  1.麻黃湯(《傷寒論》)治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10g(去節),桂枝6g(去皮),甘草3g(炙),杏仁70個(去皮、尖)。上4味,以水9升,先煮麻黃,減2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2.5升,去滓,溫服8合,覆取微似汗,不須剖啜粥。方中麻黃發散風寒。  2.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傷寒論》)治太陽病發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麻黃12 g(去節),杏仁50個(去皮、尖),甘草6 g(炙),石膏25g(碎,棉布囊)。上4味,以水7升,煮麻黃,減2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2升,去滓,溫服1升。方用麻黃為君,取其能宣肺而泄邪熱。  3.射干麻黃湯 (《金匱要略》)主治痰飲咳喘之證。射干6g,麻黃9g, 生姜9g, 細辛3g, 紫菀6g, 款冬花6g, 大棗3枚, 半夏9g, 五味子3g。水煎服,每日一劑。方用麻黃合五味子,宣中有斂,有開有合。
【功能與主治】 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用于風寒感冒,胸悶喘咳,風水浮腫;支氣管哮喘。蜜麻黃潤肺止咳,多用于表癥已解,氣喘咳嗽。 【應用】 1. 用于外感風寒,惡寒發熱,頭、身疼痛,鼻塞,無汗,脈浮緊等表實證。本品能宣肺氣,開腠理,散風寒,以發汗解表。常與桂枝相須為用,增強發汗解表力量,如麻黃湯。 2. 用于風寒外束,肺氣壅遏所致的喘咳證。能開宣肺氣,散風寒而平喘。與杏仁、甘草配伍,即三拗湯,可增強平喘功效;若兼內有寒飲,可配伍細辛、干姜、半夏等,以溫化寒飲而平喘止咳,如小青龍湯;若屬熱邪壅肺而致喘咳者,可與石膏、杏仁、甘草等配伍以清肺平喘,即麻杏石甘湯。 3. 用于水腫而兼表證,本品發汗利水,有助于消散水腫,常與生姜、白術等同用,如越婢加術湯。 4、取麻黃溫散寒邪的作用,配合其他相應藥物可以治風濕痹痛及陰疽、痰核等證。 【用量用法】 2—9g。宜先煎。解表生用,平喘炙用或生用。 【注意事項】 本品發汗力較強,故表虛自汗及陰虛盜汗,喘咳由于腎不納氣者均應忌用。 麻黃的主要功用有四:1. 發汗散寒;2. 宣肺平喘;3. 行水消腫;4. 散陰疽,消癥結。由于臨床上最常用為辛溫發汗藥, 所以一般都歸在發散風寒藥中。 麻黃除了辛溫發汗、解表散寒以外,并有明顯的宣肺平喘作用。凡是風寒外侵、毛竅束閉而致肺氣不得宣通的外感喘咳,都可用麻黃治療。即使是表證已解,但仍喘咳的,還可以繼續用麻黃治療,這時可改用炙麻黃。生麻黃發汗解表的效力大,炙麻黃發汗力小而平喘止咳的效果較好。用麻黃治療喘咳,最好配上杏仁。麻黃宣通肺氣以平喘止咳,杏仁降氣化痰以平喘止咳,麻黃性剛烈,杏仁性柔潤,二藥合用,可以增強平喘止咳的效果,所以臨床上有“麻黃以杏仁為臂助”的說法。喘咳的病人,如出現肺熱的證侯(痰黃稠、喉燥咽干、口鼻氣熱、遇熱則喘咳加重、苔黃、脈數等),則需加入生石膏,或黃芩、知母等,以清肺熱而平喘。常用的方劑如麻杏石甘湯、定喘湯等,可資參考。 麻黃除了解表平喘之外,還可以用它行水消腫。主要用于上半身水腫明顯的,或頭面四肢水腫或急性水腫兼有表證的治療。麻黃可以溫宣肺氣、開發腠理、助上焦水氣宣化而達到行水消腫的作用。用麻黃治水腫,可能出現以下情況:水從汗解而消腫;?小便增多而消腫;?大便水瀉而消腫;?身有微汗出而小便明顯增多而水腫消退。這與“肺主皮毛、肺布津液下輸膀胱、肺與大腸相表里,水腫病其本在腎,其標在肺”等理論有關。近些年來,根據這些經驗,用越婢加術湯(麻黃、生石膏、蒼術、甘草、生姜、大棗)加減,治療腎炎病的水腫,也取得了一定的療效。 麻黃配熟地、白芥子、當歸等可以散陰疽,消癥結。麻黃溫通發散,氣味輕清,外可宣透皮毛腠理,內可深入積痰凝血,《神農本草經》有“破癥堅積聚”的記載。《外科全生集》的陽和湯(麻黃、熟地、白芥子、鹿角膠、炮姜炭、肉桂、甘草)就是把麻黃(五分)、熟地(一兩)同用,來消散陰疽、痰核、流注結塊的最好例子,并摸出了“麻黃得熟地而不表,熟地見麻黃而不膩”的經驗。 根據這些經驗,我曾用麻黃、熟地、白芥子、桂枝、紅花、鹿角霜、炙山甲等隨證加減,治療過肢端動脈痙攣病、閉塞性脈管炎等病,確能取得一定的療效,僅供參考。 麻黃的用量一般是七、八分至二、三錢之間。治療水腫時常比一般用量較大,可由三錢漸加至五錢,個別的還有時用到七、八錢,這時要配用生石膏八錢至一兩半左右(生石膏與麻黃之比約為 3:1 ),以減少麻黃的發汗作用而達到宣肺利尿的作用。 注意,肺虛作喘、外感風熱、單臌脹、癰、癤等證,均不可用麻黃。

6,麻黃有什么功效

【功能與主治】 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用于風寒感冒,胸悶喘咳,風水浮腫;支氣管哮喘。蜜麻黃潤肺止咳,多用于表癥已解,氣喘咳嗽。 【應用】 1. 用于外感風寒,惡寒發熱,頭、身疼痛,鼻塞,無汗,脈浮緊等表實證。本品能宣肺氣,開腠理,散風寒,以發汗解表。常與桂枝相須為用,增強發汗解表力量,如麻黃湯。 2. 用于風寒外束,肺氣壅遏所致的喘咳證。能開宣肺氣,散風寒而平喘。與杏仁、甘草配伍,即三拗湯,可增強平喘功效;若兼內有寒飲,可配伍細辛、干姜、半夏等,以溫化寒飲而平喘止咳,如小青龍湯;若屬熱邪壅肺而致喘咳者,可與石膏、杏仁、甘草等配伍以清肺平喘,即麻杏石甘湯。 3. 用于水腫而兼表證,本品發汗利水,有助于消散水腫,常與生姜、白術等同用,如越婢加術湯。 4、取麻黃溫散寒邪的作用,配合其他相應藥物可以治風濕痹痛及陰疽、痰核等證。 【用量用法】 2—9g。宜先煎。解表生用,平喘炙用或生用。 【注意事項】 本品發汗力較強,故表虛自汗及陰虛盜汗,喘咳由于腎不納氣者均應忌用。 麻黃的主要功用有四:1. 發汗散寒;2. 宣肺平喘;3. 行水消腫;4. 散陰疽,消癥結。由于臨床上最常用為辛溫發汗藥, 所以一般都歸在發散風寒藥中。 麻黃除了辛溫發汗、解表散寒以外,并有明顯的宣肺平喘作用。凡是風寒外侵、毛竅束閉而致肺氣不得宣通的外感喘咳,都可用麻黃治療。即使是表證已解,但仍喘咳的,還可以繼續用麻黃治療,這時可改用炙麻黃。生麻黃發汗解表的效力大,炙麻黃發汗力小而平喘止咳的效果較好。用麻黃治療喘咳,最好配上杏仁。麻黃宣通肺氣以平喘止咳,杏仁降氣化痰以平喘止咳,麻黃性剛烈,杏仁性柔潤,二藥合用,可以增強平喘止咳的效果,所以臨床上有“麻黃以杏仁為臂助”的說法。喘咳的病人,如出現肺熱的證侯(痰黃稠、喉燥咽干、口鼻氣熱、遇熱則喘咳加重、苔黃、脈數等),則需加入生石膏,或黃芩、知母等,以清肺熱而平喘。常用的方劑如麻杏石甘湯、定喘湯等,可資參考。 麻黃除了解表平喘之外,還可以用它行水消腫。主要用于上半身水腫明顯的,或頭面四肢水腫或急性水腫兼有表證的治療。麻黃可以溫宣肺氣、開發腠理、助上焦水氣宣化而達到行水消腫的作用。用麻黃治水腫,可能出現以下情況:水從汗解而消腫;?小便增多而消腫;?大便水瀉而消腫;?身有微汗出而小便明顯增多而水腫消退。這與“肺主皮毛、肺布津液下輸膀胱、肺與大腸相表里,水腫病其本在腎,其標在肺”等理論有關。近些年來,根據這些經驗,用越婢加術湯(麻黃、生石膏、蒼術、甘草、生姜、大棗)加減,治療腎炎病的水腫,也取得了一定的療效。 麻黃配熟地、白芥子、當歸等可以散陰疽,消癥結。麻黃溫通發散,氣味輕清,外可宣透皮毛腠理,內可深入積痰凝血,《神農本草經》有“破癥堅積聚”的記載。《外科全生集》的陽和湯(麻黃、熟地、白芥子、鹿角膠、炮姜炭、肉桂、甘草)就是把麻黃(五分)、熟地(一兩)同用,來消散陰疽、痰核、流注結塊的最好例子,并摸出了“麻黃得熟地而不表,熟地見麻黃而不膩”的經驗。 根據這些經驗,我曾用麻黃、熟地、白芥子、桂枝、紅花、鹿角霜、炙山甲等隨證加減,治療過肢端動脈痙攣病、閉塞性脈管炎等病,確能取得一定的療效,僅供參考。 麻黃的用量一般是七、八分至二、三錢之間。治療水腫時常比一般用量較大,可由三錢漸加至五錢,個別的還有時用到七、八錢,這時要配用生石膏八錢至一兩半左右(生石膏與麻黃之比約為 3:1 ),以減少麻黃的發汗作用而達到宣肺利尿的作用。 注意,肺虛作喘、外感風熱、單臌脹、癰、癤等證,均不可用麻黃。
【功能與主治】 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用于風寒感冒,胸悶喘咳,風水浮腫;支氣管哮喘。蜜麻黃潤肺止咳,多用于表癥已解,氣喘咳嗽。 【應用】 1. 用于外感風寒,惡寒發熱,頭、身疼痛,鼻塞,無汗,脈浮緊等表實證。本品能宣肺氣,開腠理,散風寒,以發汗解表。常與桂枝相須為用,增強發汗解表力量,如麻黃湯。 2. 用于風寒外束,肺氣壅遏所致的喘咳證。能開宣肺氣,散風寒而平喘。與杏仁、甘草配伍,即三拗湯,可增強平喘功效;若兼內有寒飲,可配伍細辛、干姜、半夏等,以溫化寒飲而平喘止咳,如小青龍湯;若屬熱邪壅肺而致喘咳者,可與石膏、杏仁、甘草等配伍以清肺平喘,即麻杏石甘湯。 3. 用于水腫而兼表證,本品發汗利水,有助于消散水腫,常與生姜、白術等同用,如越婢加術湯。 4、取麻黃溫散寒邪的作用,配合其他相應藥物可以治風濕痹痛及陰疽、痰核等證。 【用量用法】 2—9g。宜先煎。解表生用,平喘炙用或生用。 【注意事項】 本品發汗力較強,故表虛自汗及陰虛盜汗,喘咳由于腎不納氣者均應忌用。 麻黃的主要功用有四:1. 發汗散寒;2. 宣肺平喘;3. 行水消腫;4. 散陰疽,消癥結。由于臨床上最常用為辛溫發汗藥, 所以一般都歸在發散風寒藥中。 麻黃除了辛溫發汗、解表散寒以外,并有明顯的宣肺平喘作用。凡是風寒外侵、毛竅束閉而致肺氣不得宣通的外感喘咳,都可用麻黃治療。即使是表證已解,但仍喘咳的,還可以繼續用麻黃治療,這時可改用炙麻黃。生麻黃發汗解表的效力大,炙麻黃發汗力小而平喘止咳的效果較好。用麻黃治療喘咳,最好配上杏仁。麻黃宣通肺氣以平喘止咳,杏仁降氣化痰以平喘止咳,麻黃性剛烈,杏仁性柔潤,二藥合用,可以增強平喘止咳的效果,所以臨床上有“麻黃以杏仁為臂助”的說法。喘咳的病人,如出現肺熱的證侯(痰黃稠、喉燥咽干、口鼻氣熱、遇熱則喘咳加重、苔黃、脈數等),則需加入生石膏,或黃芩、知母等,以清肺熱而平喘。常用的方劑如麻杏石甘湯、定喘湯等,可資參考。 麻黃除了解表平喘之外,還可以用它行水消腫。主要用于上半身水腫明顯的,或頭面四肢水腫或急性水腫兼有表證的治療。麻黃可以溫宣肺氣、開發腠理、助上焦水氣宣化而達到行水消腫的作用。用麻黃治水腫,可能出現以下情況:水從汗解而消腫;?小便增多而消腫;?大便水瀉而消腫;?身有微汗出而小便明顯增多而水腫消退。這與“肺主皮毛、肺布津液下輸膀胱、肺與大腸相表里,水腫病其本在腎,其標在肺”等理論有關。近些年來,根據這些經驗,用越婢加術湯(麻黃、生石膏、蒼術、甘草、生姜、大棗)加減,治療腎炎病的水腫,也取得了一定的療效。 麻黃配熟地、白芥子、當歸等可以散陰疽,消癥結。麻黃溫通發散,氣味輕清,外可宣透皮毛腠理,內可深入積痰凝血,《神農本草經》有“破癥堅積聚”的記載。《外科全生集》的陽和湯(麻黃、熟地、白芥子、鹿角膠、炮姜炭、肉桂、甘草)就是把麻黃(五分)、熟地(一兩)同用,來消散陰疽、痰核、流注結塊的最好例子,并摸出了“麻黃得熟地而不表,熟地見麻黃而不膩”的經驗。 根據這些經驗,我曾用麻黃、熟地、白芥子、桂枝、紅花、鹿角霜、炙山甲等隨證加減,治療過肢端動脈痙攣病、閉塞性脈管炎等病,確能取得一定的療效,僅供參考。 麻黃的用量一般是七、八分至二、三錢之間。治療水腫時常比一般用量較大,可由三錢漸加至五錢,個別的還有時用到七、八錢,這時要配用生石膏八錢至一兩半左右(生石膏與麻黃之比約為 3:1 ),以減少麻黃的發汗作用而達到宣肺利尿的作用。 注意,肺虛作喘、外感風熱、單臌脹、癰、癤等證,均不可用麻黃。
文章TAG:麻黃黃的功效作用蜜麻黃的功效與作用

最近更新

  • 排膽結石方法,如何排出膽結石

    如何排出膽結石每天吃一些黑木耳,膽結石小的話,不出一個月就能消了,大的話,會緩解每天晚上的疼痛感,不過,堅持吃的話,也是會好的。膽結石一般很難排出的,石頭大的話一定要進行手術治療! ......

    松原市 日期:2023-05-06

  • 腹脹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肚脹是什么原因

    肚脹是什么原因病了!是消化不良引起的。{0}2,肚脹的原因你好:胃脹:多是消化不良,胃腸運動慢造成的,胃炎,胃潰瘍的人常會胃脹.胃脹1,發病機理與病因引起胃脹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如精 ......

    松原市 日期:2023-05-06

  • 二年級上冊古詩二首,二年級上冊古詩兩首

    二年級上冊古詩兩首25、古詩兩首回鄉偶書唐賀知章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贈汪倫唐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 ......

    松原市 日期:2023-05-06

  • 帳篷的英語,搭帳篷怎么用英文說

    搭帳篷怎么用英文說putupatent兩個單詞?pitchtents?2,帳篷讀音是什么帳篷:zhàngpéng【解釋】:1.撐在地上遮蔽風雨、日光并供臨時居住的棚子。多用帆布做成 ......

    松原市 日期:2023-05-06

  • 性格孤僻的表現,性格孤僻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性格孤僻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不愛說話,不和群體在一起!經常以個人!{0}2,性格孤僻表現在哪些方面不愿意說話,不喜歡與人交流不喜歡出問。性格內向。基本就是這樣。采納~{1}3,性格孤 ......

    松原市 日期:2023-05-06

  • 美麗人生電影簡介,電影美麗人生介紹

    電影美麗人生介紹http://www.mtime.com/movie/11329/2,電影美麗人生講解的是什么劇情簡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陰云籠罩著整個意大利。圭多是一個外表看似笨拙 ......

    松原市 日期:2023-05-06

  • qq黑名單在哪里,qq我的黑名單在哪里看

    qq我的黑名單在哪里看2,qq黑名單在哪里看1,qq我的黑名單在哪里看好友顯示黑名單!聯系人拉到最下面就是黑名單。2,qq黑名單在哪里看首先打開【qq】客戶端,然后點擊左上角頭像圖 ......

    松原市 日期:2023-05-05

  • 薄字組詞,薄怎么組詞

    薄怎么組詞1、[bó]薄霧、刻薄、薄弱、薄禮、菲薄、鄙薄、淺薄2、[bò]薄荷、薄荷腦、3、[báo]薄餅、非薄、低薄、弊薄、纖薄、漂薄薄弱。單薄。薄紙。薄霧刻薄薄弱薄禮菲薄瘠薄噴 ......

    松原市 日期:2023-05-0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巩义市| 北流市| 庐江县| 桓台县| 饶阳县| 沙河市| 哈密市| 太仆寺旗| 新野县| 威远县| 小金县| 泗洪县| 荆州市| 西峡县| 青河县| 贵德县| 濮阳市| 静乐县| 石屏县| 星子县| 贵南县| 红桥区| 建平县| 江门市| 黄龙县| 高邮市| 汝阳县| 寻甸| 灌云县| 凤凰县| 萨迦县| 台南县| 铜川市| 陇南市| 迁西县| 罗城| 曲麻莱县| 汤阴县| 阿拉善右旗| 五峰| 罗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