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待遇,鄉鎮衛生院人員和很多公立醫院一樣分為兩種。【鄉鎮衛生院事業編,應不應該有住房公積金,這要看是哪里的鄉鎮衛生院,說個實例吧,現在的鄉鎮衛生院已經全部改成全額撥款性質,總的來說鄉鎮衛生院屬于最基層的衛生系統,待遇肯定沒有縣級及以上單位工資待遇高,當然要求條件也低一些。
1、鄉鎮衛生院有編制和縣醫院沒編制那個更好?
題主,你好。本人就在衛生院上班,剛來一年多了,感觸很深,就我接觸到的醫生護士來講,有幾位是從縣醫院非編人員考進衛生院來的。據他們反饋,縣醫院待遇要看科室部門,好的科室創收高,獎金分配多,比如心血管,婦產科的,就不太愿意跑,況且,編制人員與非編人員差距很大,沒有同工同酬,年輕的受不了差別對待,干個一兩年就跑了。
當然,離家近的除外,歸根結底,有技術的不怕去哪里,醫技人員和護士相對被動些,待在衛生院就只能拿死工資,醫生可以去外面搞點額外收入,偷偷開診所的有很多。不過現在國家對基層醫院幫扶很大,投入很多,尤其是公衛,沿海地區像廣東省內的汕頭,就我的城市,都有全額撥款,工資在農村還可以,但是相對于公務員就差很多,很多福利遠遠比不上,雖然有績效,但是也是行政人員一把手多,臨床一線人員很難達標,畢竟獎金的分配公式都是行政制定,一把手簽字同意,沒有經過臨床一線表決的,有也是表面功夫,這里就不細講了,
2、鄉鎮衛生院是哪類事業單位,待遇好嗎?
我女朋友就是在鄉鎮衛生院上班,我來回答這個問題。鄉鎮衛生院一般情況下是基層衛生系統事業單位性質的單位,衛生系統事業單位主要分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差額補款事業單位兩種,目前自收自支的鄉鎮衛生院事業單位還是比較少的。主要原因是鄉鎮本來就很難留住人才,如果沒有了事業單位作保證,更難吸引人,留住人才,穩定人才隊伍,
至于待遇,鄉鎮衛生院人員和很多公立醫院一樣分為兩種。包括在編人員和編外人員,在編人員就是有事業單位編制的工作人員,他們的工資按照普通事業單位發放,絕大部分包括基本工資,職稱工資,和與單位收入有關的績效。這個各地情況不一樣,從2000元到8000都有,但是西部貧困縣大部分在編人員也在4000以上,收入比相同級別的鄉鎮公務員要高很多。
另外就是編外人員,也就是聘用人員,他們一般是鄉鎮衛生院為解決醫務人員不足問題,自主招聘的一些醫生和護士,他們的工資主要靠醫院的營業收入來分配,一半工資都不會太高,福利待遇也會差很多。流動性也很大,總的來說鄉鎮衛生院屬于最基層的衛生系統,待遇肯定沒有縣級及以上單位工資待遇高,當然要求條件也低一些。在衛生系統待遇肯定不是太好,收入較低,工作也辛苦,
3、鄉鎮衛生院編制,一年收入大概在7-8W,你們覺得可以堅持嗎?
這要看是哪里的鄉鎮衛生院,說個實例吧。幾個月前,去本地一家鄉鎮衛生院聯系工作,其離最近的縣級市有二十多公里,一位全科醫生和我聊起自己的經歷,子承父業,年少時學中醫,后來去讀了中專衛校,招進鄉鎮衛生院,從事內科多年,又經過全科醫師培訓,干起全科醫生工作,五十多歲了,中級職稱,平均每個月有五千多元收入,一年六萬多,很知足。
當地物價不高,鎮子不小,建設得很漂亮,周圍有幾個景區,還是通往九寨溝的必經之地,從醫幾十年,雖然沒有很高的醫術,但處理常見病、多發病還是得心應手,也很受老百姓歡迎。對工作、收入挺滿意,兒子大學畢業就在縣級市工作,安了家,有空就開車去看看,小住兩天,挺愜意,類似收入情況本地甚多,真正不滿意,不能堅持而離開的不多,基本就是三十歲左右以下的少數年輕人。
4、你覺得應該選擇鄉鎮衛生院編制,還是選擇市級三甲醫院聘用合同制?
廢話,肯定去市級三甲醫院啊,這還用考慮嗎?編制,最大的優勢是保障,對很多沒有一技之長的人來說,是鐵飯碗,某種程度看得比命還重。因為脫離了這個身份,他可能什么都不是,可對學醫的人而言,它還有那么重要嗎?現在的鄉鎮衛生院已經全部改成全額撥款性質,這意味著其在職在編人員工資待遇全部由財政核發,不再受醫院效益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