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科學研究方法論的角度對會計 理論的研究歷史進行了簡要回顧和展望。首次將會計-1/的百年歷史劃分為20世紀初至70年代、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80年代中期至今三個階段,并分別總結了相應的方法和方法論特征。本文認為,一部會計 -1/的研究史表明,新的會計-1/不斷取代舊的會計-1。
人類會計思想的產生和發展有幾千年的歷史。據會計歷史學家考證,早期的復式記賬制度最早出現在12、13世紀意大利幾個城市的商人和銀行家的賬本上(葛家樹和林志軍,2001)。如果從復式記賬這個現代的標志會計算起,已經有近800年的歷史了。關于會計-1/的研究,一般認為始于1907年出版的sprague的PhilosophyofAccounting。
7、 會計的 理論和實踐有什么區別會計理論是你在書本上學到的知識,而實踐是你所學知識在職場中的實際應用。不同的是,在實踐中,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超出了你在書本上學到的東西。舉個例子:比如一個人出差時不小心弄丟了住宿發票,回來后費用就無法核銷了。我該怎么辦?只能寫個情況說明讓相關負責人簽字。但是會計 law明確規定不允許白條入庫,但這種情況下只能靈活處理。
1.我告訴她會計是理論這就像你去了海邊,你只能看到寬闊的海洋和湛藍的海水!會計的做法就像是到了海里,可以看到海底的礁石和魚!會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理論的價值只有通過實踐才能證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2、理論和實踐是兩回事。就算你用書本把學歷、初級、中級念出來,不經過實戰也是零。理論的價值只有通過實踐才能證明。
8、 會計的管理活動論認為(會計的管理活動理論認為會計是反映和監督一個單位經濟活動的經濟管理活動。管理活動視角是對會計本質的一種理解,認為會計是一種管理生產過程的活動,即會計本身具有管理功能,是一種管理活動。在1980年中國會計學會成立大會上,有代表反對會計本質的傳統觀點,認為會計的社會現象被視為處理數據的技術方法或管理工具,是對事物的表面描述。
基于這種認識,一些代表還在論文中首次使用了“會計管理”的概念。還指出會計管理是人們對生產的“過程控制和概念總結”,管理的內容是“勞動時間的調整和社會勞動在不同種類生產中的分配”。這個觀點在會計界影響很大,在會計 理論界引發了熱烈的討論。有人把會計“技術會計觀”和關理論“社會會計觀”的傳統觀。
9、什么是 會計 理論基礎是最初級最基礎的會計入門簡單的知識。會計學習寫在第一章。什么是會計 理論基金會?答案:(1) 會計假說的突破會計假說是會計原理和方法存在的基本前提,當會計假說和/。(2) 會計原理可靠性。可靠也是真實。會計所要求的信息是經得起考證的。這是對客觀事實的忠實表達,不偏不倚。
相關性。高級財務會計應該能夠滿足決策者的信息需求,同時具有預測價值和反饋價值。預測價值是指有助于利用過去和現在的信息推測未來的業務和財務狀況,反饋價值是指相關信息可以幫助用戶確認或修正以前的推測。可比性和一致性。可比性要求不同企業在處理相同的經濟事項時采用相同的會計政策,一致性要求一個企業在不同時期處理相同的經濟事項時采用相同的會計政策。
10、 會計學的 理論會計的研究對象包括會計的各個方面,如會計的性質、對象、功能、任務、方法、程序、組織、系統、技術等。會計學習自己獨特的概念和理論,總結自己的研究對象。會計學習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既研究會計的原理和原則,又探索會計的體系和概念結構,可以揭示理論的發展規律。
會計學習的產生和發展與現代會計的形成和發展密切相關。在歐洲,早在12 ~ 13世紀,意大利的商品貨幣經濟已經比較發達,熱那亞、威尼斯等城市已經出現復式簿記,1211年,意大利佛羅倫薩銀行采用借貸復式記賬法。當時人們把這種記賬方法稱為“威尼斯記賬法”,意大利學者帕喬里在他1494年出版的《算術、幾何、比和比例的總結》一書中,第1部分第11節題為《計算和記錄的詳細理論》,系統地介紹了當時流行的“威尼斯簿記法”,并結合數學原理,從理論 as進行了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