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武漢整體來看,作為中部的特大城市,不論是資源還是政策都對武漢有利好,未來一線城市的溢出效應也將加快武漢的發展速度。根據目前城市發展形勢來看,除了武漢只能是襄陽和宜昌,國家城市發展戰略決定了在湖北,除了武漢,只能是襄陽和宜昌,堂堂大武漢,華中之心,九省通衢,近現代中國工業和商業的先驅者,坐擁百萬高材生,竟然還發展不起來,被人冠希以大縣城,如果不是因為滿城挖是作為一個武漢人,有一腔熱血頂住壓力做了一些事,雖然有爭議,但確實給武漢帶來了發展,簡直不敢想象會落后多少,陳的到來確實讓人耳目一新,也做了實事,可惜時間太短。
1、武漢漢口北的發展怎么樣?
從武漢整體來看,作為中部的特大城市,不論是資源還是政策都對武漢有利好,未來一線城市的溢出效應也將加快武漢的發展速度。漢口的商業、漢陽的工業、武昌的科教、光谷的高新產業都是武漢發展的基石,從漢口北自身來說,它可以看做是漢正街小商品市場的延續,但是因為其較偏的區域位置以及中國商業模式的升級和傳統小商品市場的萎縮,很多商戶生存艱難。
同時,變革也意味著機會,漢口北市場依托武漢臨空經濟區,同時也離規劃中的長江新城較近,從地理上來講,意味著將迎接新一輪的政策紅利,隨著漢正街整體改造的加速,未來幾年,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商戶將被分流到漢口北市場,而漢口北目前的交通配套也越來越完備。總結:武漢整體向好,未來發展將會加速;同時漢口北作為武漢傳統商業發展、轉變和升級的一個標桿項目,未來將為有越來越多的政策紅利;作為商戶來說,肯定會有一段時間的陣痛期,如果依然維持以前的商業模式,將會愈發艱難,
2、武漢經濟開發區今后發展中心在哪里?
武漢經濟開發區經濟實力一直是武漢各區前列,但是由于土地不足,又不是正式行政區,(只是經濟開發區頭銜)在經濟發展上有很多掣肘,不得已展開。所以和漢南區進行合并,稱為武漢市經濟開發區(漢南區),那么它的區域中心在哪里呢是沌口?漢南紗帽呢,其實在政府規劃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漢南區實行雙核聯動發展。啥意思,就是兩個中心,一個在沌口一個在漢南,
3、湖北除了武漢還有哪個市發展快?
除了武漢,那就是襄陽和宜昌了。國家城市發展戰略決定了在湖北,除了武漢,只能是襄陽和宜昌,從前幾天山東撤銷萊蕪市,將其所轄區域劃歸濟南市管轄,可以看出,目前國家就是要發展大城市,并帶動其輻射能力,所以湖北肯定要大力發展武漢的。武漢在湖北一家獨大局面將成為常態,能夠勉強追在老大哥后面的就只有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襄陽和宜昌了,
所以,根據目前城市發展形勢來看,除了武漢只能是襄陽和宜昌。從前兩天湖北省政府報告可以看出,報告里面除了武漢,主要提及的是襄陽和宜昌,其他市州表述都不多,襄陽和宜昌有底子在中部非省會城市中,襄陽和宜昌的排名位列第二和第三,GDP超過了數十個省會城市,經濟發展的底子還是有一些的,GDP在全國位列五十多位,可以說算是中西部地區耀眼的明星了。
襄陽工業已經改變了“一靠軍工,二靠東風”的局面,制造業發展迅速,宜昌坐擁三峽和葛洲壩等戰略資源,發展旅游業,成績斐然,在全國的知名度較高,有時候名氣甚至超越了擁有豐厚歷史底蘊的襄陽。襄陽和宜昌各有各的優勢,都憑自己的優勢在全國留下一席之地,襄陽和宜昌應攜手共進襄陽和宜昌網友經常互掐,實屬不該。同是一個爹一個媽的孩子,應該相互幫助、相互學習、相互扶持,繼續發揮比較優勢,共同打造出湖北城市發展的金名片,
我預測宜昌2018年GDP應該在4000億以上,襄陽2018年GDP應該在4400億左右,但是這遠遠跟不上老大哥武漢的一萬五千億。湖北省的目標是:湖北經濟分三份,一份是武漢,一份是襄陽和宜昌,其他市州為一份,襄陽和宜昌必須攜手同行,兩城GDP總量之和應該與武漢GDP相當才算合格。最后,祝襄陽和宜昌發展的越來越好!,
4、武漢漢陽的房子怎么樣,以后還有發展潛力嗎?
武漢漢陽的房子主要集中四新地區,房子較新,人口結構偏年輕化,比較有活力的一個新區,未來隨著地鐵10、11、12號線的不斷落地,漢陽應該會有不錯的發展。歡迎來漢陽生活!武漢以后的發展,特別是三環內肯定是持續快速,無論是地理位置,或者是經濟環境,漢陽都是處于各產業區和經濟帶的融合位置,也許未來武漢漢陽會成為新的增長極,實現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