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認為應該是老四,胤禛,其實當年康熙遺詔并沒有像民間傳說的:“傳位十四皇子”被改成“傳位于四子”真實的康熙遺詔內容是這樣的;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原文由漢文,蒙文,滿文三種書寫,是不可能更改的康熙傳位給四阿哥還是十四,康熙傳位給四阿哥,傳位于第四子胤禛歷史上康熙怎么傳位的,清朝康熙傳位時,傳給了誰,是否真實。
愛新覺羅·胤禛(1678.12.13—1735.10.08),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康熙帝第四子,母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烏雅氏。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為雍親王。在二廢太子胤礽之后,胤禛積極經營爭奪儲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暢春園病逝,他繼承皇位,次年改年號雍正
野史來講不是傳位,是被奪位的。正史說的話主要是由于親情的作用:康熙晚年諸皇子之間多位的斗爭十分嚴重,甚至有骨肉相殘的兆頭。但是胤禎一直表現的十分友愛,孝順;其他皇子犯錯時總是替其求情,康熙有病時也十分關心(也許并非出自真心,但他的表現確實是這樣的),這對與年老多病,且在其他皇子身上感覺不到親情的康熙影響很大。有人就說了,篡皇十四子的位,康熙晚年他遺詔就是傳位十四子,雍正把“十”字改成“于”字了,這等于篡了他弟弟的位。大家看這樣的,傳位十四,那就把它改了,十字上頭加一橫,底下加一勾,就“傳位于四子”,傳位雍正了。好多的書,好多的故事,野史都這么說
康熙傳位給四阿哥。清圣祖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年號“康熙”。蒙古人稱為恩赫阿木古朗汗,西藏方面尊稱為“文殊皇帝”。順治帝第三子,生母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滴醯凼墙y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學者尊之為“千古一帝”,也有學者尊稱其為“千年一帝”??滴趿荒辏?722年)農歷十一月十三日崩于暢春園,終年69歲。廟號圣祖,謚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傳位于第四子胤禛
4、清朝康熙傳位時,傳給了誰,是否真實?詳細情節!個人認為應該是老四,胤禛,其實當年康熙遺詔并沒有像民間傳說的:“傳位十四皇子”被改成“傳位于四子”真實的康熙遺詔內容是這樣的;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輿制,持服二十七日,釋服布告中外,咸使聞知,原文由漢文,蒙文,滿文三種書寫,是不可能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