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覺得河南話大概是以鄭州為中心地區的地方話吧。為什么河南安陽在地理位置上屬于河南,但方言卻不是河南話,安陽不大,但從西向東有三種方言,西部山區說林州話,安陽市區說安陽話,東邊內黃滑縣地區說中原官話,也就是你說的河南話,商丘雖然是河南的一個地區,但商丘話和傳統的被大家接受認可的河南話還是有一定差別的。
1、商丘話是河南話嗎?
商丘雖然是河南的一個地區,但商丘話和傳統的被大家接受認可的河南話還是有一定差別的。比如,商丘人的“管”這個字,其意義等同于“中”“可以”的意思,但河南就這一個地市說這個方言。倒是山東菏澤有這樣言語,商丘話和安徽北部、山東菏澤地區的方言,語調倒是很為接近。不知道語言學上怎么定義地方話的,自己覺得河南話大概是以鄭州為中心地區的地方話吧。
2、為什么河南安陽屬于河南,但方言卻不是河南話?
為什么河南安陽在地理位置上屬于河南,但方言卻不是河南話?這兩種方言我都會說,應該能很清楚的回答你,其實這個問題在我小的時候也很困惑,為什么我生活的地方每變一次,周圍的人說話都不一樣呢?要回答你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先來確認一下你所說的安陽話的使用范圍。安陽不大,但從西向東有三種方言,西部山區說林州話,安陽市區說安陽話,東邊內黃滑縣地區說中原官話,也就是你說的河南話,
這三種方言中,大家都能聽懂的是內黃和滑縣人說河南官話,然后聽著有點費勁的是老城區說安陽話,最難聽懂的是西部山區說的林州話,如果沒有一點基礎,那簡直就是聽天書。安陽話和林州話不屬于河南官話,是晉語的一種,屬于晉語系-邯新片,他保留了一些古漢語的詞匯,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晉語在山西絕大部分以及陜西北部、河北西部、河南西北部、內蒙古河套地區等地使用。
晉語保留了古漢語的入聲掉,說晉語的地區雖然口音也不完全相同,但是互相能聽懂,而且發音相似,安陽話屬于晉語,這個在我第一次去大同的時候深有感觸,大同人說話我就覺得特別親切,說不上來為什么,但是就是有種見老鄉的感覺,應該是我們的語言發音相似、俚語相同的原因。安陽人說晉語也是有歷史原因的,大部分安陽人都是從山西移民到河南的,從明朝到民國一直有山西人往河南遷徙傳統,
大家都熟悉的明朝初期山西洪桐大槐樹移民,就是最大規模的一次遷徙,好多安陽人都認洪桐大槐樹是自己的老家。我們家也是從山西搬到來的,我父親親口告訴我,他爺爺那輩山西災荒,全家從山西平順縣遷到安陽縣,我自小說的就是地道晉語,安陽市區由于地處平原,交通便利,是豫北的交通要道,南來北往的人多,安陽話經過漫長歲月的洗禮,也融入了一些河南話的影子,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方言文化,而西部山區的林州話,由于地勢險要,交通不便,環境封閉,語言上更加保留晉語的特色。
3、焦作各縣方言是如何形成的?為什么跟河南話差那么多呢?
焦作各縣的方言是在中原官話的基礎上,與山西方言相互影響而來的,明朝初年,焦作地區也幾乎變成無人區,朱元璋接受戶部郎中劉九皋的建議,就近將山西居民遷到這里墾殖,恢復農業生產。洪武年間,三次將山西平陽府的民眾遷居到此,并以河內為中心,設置懷慶府,下轄濟源、孟縣、溫縣、修武、武陟、河內、原武、陽武,原武、陽武后來于民國合并成原陽縣。
4、為什么有些其它省份的方言可以用省代表,如廣東話、河南話,而江蘇卻用城市做代表?
若要問為什么中國有些省份的方言可以用省代表,如廣東話、河南話,而江蘇省卻用城市做代表?本人覺得其中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1、因為江蘇的方言非常復雜,不同地區或者不同城市的方言相差很大,同一座城市的不同區縣甚至不同的鄉鎮,人們所說的方言也不盡相同,南京雖說是江蘇省的省會城巿,但南京的方言與蘇南地區的代表性方言吳語有所不同,與徐州、連云港等蘇北地區的方言又不同,根本無法代表整個江蘇省的方言,其他城市的方言大多也是五花八門,存在與南京方言類似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