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上2018年畢業的博士8萬博士,目前中國擁有博士研究生學歷的人有八十多萬人。不是感覺很有吸引力,有沒有想讀博士的沖動啊,之前,小西也有說過,博士階段真的非常缺錢,補貼只能算是剛夠自己花,我這一級中國人民大學一共是九百多個博士,基本上一個博士生導師帶一個博士,記得有一次某領導說人大的博士生這幾年是一級九百多個,這樣算的話,按四年制,人大校園目前就有超過3600個博士生(不算延期畢業的)。
1、中國有多少博士,博士現在的待遇水平如何?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我將親身說法。我這一級中國人民大學一共是九百多個博士,基本上一個博士生導師帶一個博士,記得有一次某領導說人大的博士生這幾年是一級九百多個,這樣算的話,按四年制,人大校園目前就有超過3600個博士生(不算延期畢業的),每一年大家都說是最難就業季,因為高校畢業的學生太多了,當然本科生是主流,博士生看起來還是少,不過2017年畢業的博士生也有將近六萬人,而且博士呈現擴招趨勢,2017年招生就高達八萬人的規模,還有一點不容忽視,那就是目前很多高校削尖了腦袋都要申請到博士點,博士點只要實現了零的突破,剩下的就好辦了。
這樣的話,博士生的規模在可預見的將來勢必進一步擴大,至于博士生的總數。1982年我國才開始實行博士學位授予制度,到1995年,這十多年不超過十萬人(那個年代大學生都還是稀有,博士生更是搶手貨),后來國家統計局做過統計,從1995年到2017年,目前是有70萬人,前后兩者相加。算上2018年畢業的博士8萬博士,目前中國擁有博士研究生學歷的人有八十多萬人,
博士生的待遇有文理科之分,有部屬院校和地方院校之分,雙方的差別是非常大的。人大的博士生補助執行的是國家標準,一年15000元,按十個月發放,一個月1500,對于我們來說,一般一個月一千多夠用了(遇到隨份子就不夠用),聽說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南開大學比我們高,具體數字都是道聽途說,不方便透露。我哥在四川大學華西讀博士,為理科,收入是我的兩倍還多,
他們的補助是國家發的加上學校發的加上實驗室發的再加上導師發的,我只有國家發的。這張照片里,黑色衣服是學士,藍色衣服是碩士,紅色衣服是博士,筆者博士生一枚,若能順利畢業,則剛好而立之年,這輩子將近三分之一的時間用在了讀書求學上面了,我覺得非常值得。如果給你一個機會,你愿意來讀博士嗎?期待您的關注,歡迎評論區交流,
2、高校招聘博士安家費幾十萬是真的嗎?博士能拿全?
答題/帥小西De--期待為您解惑!國內高校在引進高水平人才時,通常會提供不低的安家費和科研啟動費。費用高低隨人才級別(科研成果、國家獎項、人才帽子等判定)提高而暴漲,比如,部分高校之前就有報道花費過億全職引入院士團隊。國內外高校畢業的博士(后)一般屬于最低層次的人才(少量特殊專業外,高校教職最低條件已是博士),
部分院校會提供單間博士公寓過渡,畢竟不少院校所在城市不止房價嚇人,房租也很高。談及博士層次的人才引進待遇,學校人事處或是團隊帶頭人常會說到一個關鍵詞,即“一人一議”,越是優秀的博士,能享受的待遇越高。小西前文說到安家費時,還有提及科研啟動費,兩者有什么區別呢?安家費是直接打到博士銀行賬戶的,科研啟動費則是校級項目經費,每筆開銷都要有憑據和走學校財務流程報銷。
來個小小的假設:若你是剛畢業的博士,高校引進你時樂意給予100萬的安家費和科研啟動費的總額,你想要兩者如何分配呢?我相信很多博士期望安家費是100萬,尤其是去陌生城市工作的,在有了自己房子之后,才算是對這個城市有“家”的歸屬感。博士30歲左右畢業,也許女友都等了幾年,誰不想盡量安定下來??!之前,小西也有說過,博士階段真的非常缺錢,補貼只能算是剛夠自己花,
而且,博士引入后通常都會歸屬某個團隊,大部分個人科研費用都會有團隊PI的項目支出的。這也是不同高校的博士引進政策差異性很大的原因,會根據學校本身的層次(雙一流或是普通高校)、區域、專業特性等因素來制定,比如說,不少地方高校會大額提升安家費、減低科研啟動費,這類高校的層次、地理位置一般稍差,在學校領導心中,博士買房定居后才算是“學校留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