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洛陽石化、中國一拖、洛陽軸承、洛陽浮法玻璃、中鋁洛陽銅業、中信重機、新安電力、伊川電力、北方企業集團、中鋼集團洛陽耐火材料等等。這之后,洛陽一直保持著河南第二的地位,洛陽的經濟總量曾經長期在河南處于第一的位置,一直到1995年,才被鄭州超越。
1、假如洛陽,三門峽,濟源能合并成立大洛陽,那在河南將會怎么樣?
感謝邀請,首先我覺著這三個地市不會合并,其次即使合并在河南也是位居第二位,與現在洛陽在河南省內的地位相差無幾。在經濟上,通過數據可以看出三門峽和濟源的綜合經濟實力較弱,即便加上洛陽也很難撼動現在省會鄭州的地位,并且合并后的大洛陽在交通和政策上與鄭州相比不具有優勢,在將來的發展則多更多的依靠洛陽工業基礎,交通的不方便也就促使洛陽對于周邊地區的輻射能力非常有限。
而現在三門峽打造豫晉陜金三角的發展規劃已經明確,濟源打造旅游宜居小城的目標也很鮮明且人均GDP在河南排第二位,這些都暫時無法與洛陽產生聯動作用,所以無論是從經濟增長的發展點來看,還是從建立大經濟都市看,合并在河南都不會產生大的影響,在發展政策上,洛陽作為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承擔著帶動周邊地區發展的任務,但帶動發展的同時也不能犧牲當地的發展特色。
三門峽位于三省交界處,在工業基礎方面相對薄弱,但對于聯系三省的貿易往來,發展本地農牧業具有優勢,而濟源自從在焦作分離開來,發展成果日益顯著,旅游資源豐富,使得人均GDP位居省內第二,使當地人民獲得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收入。在建國初期因歷史原因就是分大區管理,后來局勢穩定后就做小做細進行拆分,現在的發展政策還是依據本地特色精準發展,濟源的分離就是例子,如果在資源不能更合理的利用和分配下,一味地合并則更難加強對周邊的管理,畢竟三個臭皮匠頂上一個諸葛亮,在經濟上也不能真正做大做強。
2、洛陽經濟支柱怎么樣?
雖然省會不在此,但洛陽一直是豫西地區最大的城市,建國后成為國家非常重要的重工業基地,洛陽的機械、軸承等企業,在上世紀70、80年代非常有名。洛陽的經濟總量曾經長期在河南處于第一的位置,一直到1995年,才被鄭州超越,這之后,洛陽一直保持著河南第二的地位。洛陽是河南省的第二大城市,說它是第二,是因為洛陽的經濟實力,在河南省內排在鄭州之后,居全省第二,
在中部城市中,洛陽也是相當厲害的。2019年洛陽的經濟數據還沒有出臺,預計超過5000億,2018年,其GDP達到了4640.78億元,除了武漢、鄭州、長沙、合肥、南昌這五個省會城市,洛陽在所有非省會的中部城市中,GDP總量排在第一位,這很了不起,可見其實力不同一般。經過不斷的建設成長,目前洛陽有一大批重點企業成為工業經濟的支柱,
比如洛陽石化、中國一拖、洛陽軸承、洛陽浮法玻璃、中鋁洛陽銅業、中信重機、新安電力、伊川電力、北方企業集團、中鋼集團洛陽耐火材料等等。除了工業經濟之外,洛陽的旅游資源也十分豐富,洛陽市有五大都城遺址、龍門石窟等3項6處世界文化遺產,旅游景區70處,其中4A級以上28處。洛陽有牡丹文化節、河洛文化旅游節等節日活動,它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所以其旅游經濟也蓬勃興旺,
過去,洛陽最短板的應該就是交通。因為不在京漢線上,南來北往的人大多無法直接到洛陽,如今這種情況大有改觀。多條高鐵城際線路的修通,改善了洛陽的交通,而且洛陽城市交通也有了迅速的改觀,洛陽地鐵1號線預計2021年6月底前實現全線初期運營,地鐵2號線也在有序的建設中。交通狀況的改善將有助于洛陽經濟的騰飛,洛陽的經濟總量雖只相當于省會鄭州的一半,但已經超越了蘭州、太原等省會城市。
目前,作為重點發展城市,河南省對洛陽的支持和投入力度依然很大,除了省會鄭州,其他城市難以像洛陽一樣得到重視。所以洛陽未來的發展前景還是很美好的,雖然有很多人認為,洛陽現已很衰敗,其各方面的地位,難以跟歷史上的名氣成正比,但是,歲月更替,滄桑輪回,很多事是難以用歷史來論英雄的,洛陽只有正視自己,從零開始,銳意改革,才有可能創造新的輝煌,如鳳凰涅槃得到新生,在經濟發展的道路上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