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過境遷,現在到廣東打工的人越來越少,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在廣東打工的工資并不是很高,即使是現在,普通工人的工資比內地城市的工人的工人的工資高不了多少,吸引力也嚴重下降,他說他的女兒在廣東的制衣廠上班,每個月的工資是1200元,每天加班四小時他能拿到兩千多的工資,這完全是壓榨工人的血汗錢。
1、廣東省曾經是打工者的天堂,為何這幾年來廣東打工的人,越來越少?
確實,在八九十年代,廣東是打工者的天堂。可是時過境遷,現在到廣東打工的人越來越少,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無外乎有以下幾個原因,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廣東主要是以粗放的加工業為主,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所支撐。同時在內地的很多地方,沒有工業基礎,但卻有過剩的人力資源,為了生計,很多人只有到沿海城市去打工。
進入21世紀以來,很多內地的城市也引入了工業,本地的用工企業也越來越多,于是很多人選擇在自己的家鄉工作,其實在廣東打工的工資并不是很高,即使是現在,普通工人的工資比內地城市的工人的工人的工資高不了多少,吸引力也嚴重下降。這也導致很多務工人員不愿選擇到廣東打工,廣東普通務工人員的工資比江蘇,浙江,福建等地要低很多,平均工資甚至要比山東都要低,而且加班的情況特別嚴重。
這也導致很多人不喜歡到廣東打工而選擇其他地方,幾年前我出差到河南,和當地的一個朋友聊天。他說他的女兒在廣東的制衣廠上班,每個月的工資是1200元,每天加班四小時他能拿到兩千多的工資,這完全是壓榨工人的血汗錢,我們從這個案例上可以分析。基本工資只有1200元,加班一小時十元錢,想想這是多么廉價,時常我們可以看到廣東招工荒,其實最主要的是工資不到位,而且只有加班才能賺到錢。
2、以前沒有空調的時候,廣東人是怎樣度過夏天的呢?
提出這一問答的朋友你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痛,請問你家是什么時候裝空調的?我可以跟你說:中國的普通老百姓裝空調那是1995年后的事,你如果是50歲以上的人你就真是忘夲了!我在這里可以用幾件事來證明,其一:1992年7月我在湖北黃石當技術顧問時,有一天去武漢勞動局辦事,發現很多辦公室地面都灌了約1吋的水,里面的工作人員全部都穿拖鞋上班,我當時感到為難了,因為我穿皮鞋,旁邊的付局長拿來一雙拖鞋讓我穿上,并叫相關的人幫我把事情辦好,
我問付局長:你們武漢市勞動局怎么連空調都不裝?她說:武漢盡管和廣州同是省會城市,而且武漢比廣州還熱!但在裝空調方面真是沒得比。她說:我去過你在廣州的工廠,連車間辦公室都有空調,其它科室就更不用說了,其二:我家在廣州中山大學旁邊的農村,1961年才有電,那時規定每戶只能用2個15瓦的燈泡,還要用封條封住,1962年我家買了臺6燈交流收音機,還要向村申請,等村的電工幫你裝了電表才可以用,就算裝了電表,電風扇也嚴禁使用!說實話那時也買不起。
那時電風扇的牌子國內就只有上海的華生和廣州的鉆石,16吋的座扇當時每臺售價是248元,(華生和鉆石同價),其三:題主問到沒有空調怎樣過?我家是1993年裝了窗機,只裝我女兒的房間,想讓她有個好的學習環境。我1978年初結婚,也是一世人第一次買風扇,以前怎么辦?夏天睡覺前打幾桶井水從頭向下淋,讓冰冷的井水涼透全身,回家一覺睡到天亮,
3、為什么在廣東這邊工地上干活的都是外省的,都沒有廣東人了?
一般干工地上除了當地政府對工地在管理層面上有所權利管理工期外,對干實際做工地上的人,承包者和包工頭不喜歡用本地的人,一是本地人不聽從安排和管理(地頭蛇),有些愛制造麻煩給管理者,二是外省人他們自己全國各地搞一建設,自己都是帶了一幫自己家鄉人,這樣團結沒有人出難題,大家都知根知底,干活不偷奸耍滑,這樣外省人完工快,接下一段又順,并且質量也好,不玩陰的,不然交不脫貨,又接單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