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都不就說離河南很近的運城吧,它的南邊是中條山,東邊是呂梁山,西邊是“一見楊過誤終生”的風陵渡,當雨云和水汽從河南過來,經過中條山和太行山,還有河南西部的伏牛山,這些山會抬高水汽,和云層,發生“冷凝效應”,山西這邊的雨就會被“擋回去”,所以山西這邊就沒有發生洪澇災害。
1、河南鄭州為什么7月這么多雨?是大自然對人類的報復嗎?
鄭州“七月多雨”是正常的自然現象。中原腹地,常年少雨多旱,歷史上,鄭州不怕多雨,就怕干旱。中央氣象臺講得“七下八上”多雨,是鄭州的實情,常常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也是常有暴風驟雨的時候。鄭州西有嵩山,南有小泰山、梅山,山地丘陵不怕水淹;北有黃河,東部多鹽堿地、黃沙崗,所以,鄭州北部、東部最怕水淹,年年盼“黃河安瀾”東部平安,
震驚全國的2021年“7-20”水淹鄭州事件,究其原因有二:一是自然現象:天氣預報有大暴雨,確實下得太猛太急,使得路成河可行船,波濤洶涌,涌入地鐵站內、淹沒地下隧道,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二是城市管理松懈,事前應對措施不力,出了問題反映太慢,市政處理應急突發事件的能力差,以致造成人亡車毀財產損失重大災難。
2、為什么河南暴雨被淹,而跟河南最近的山西沒事?
我是山西運城的,離河南就隔了一條黃河,離鄭州只有二三百公里,鄭州下暴雨當天,我們這里也下了一陣大雨(相對鄭州就是毛毛雨了),首先我先說一下地理,山西的人口密集區是由四五個盆地組成的“糖葫蘆”其他的都是陰山,呂梁山,太行山,中條山等山脈,這也是山西被稱為“表里山河”的原因。其他的都不說,就說離河南很近的運城吧,它的南邊是中條山,東邊是呂梁山,西邊是“一見楊過誤終生”的風陵渡,當雨云和水汽從河南過來,經過中條山和太行山,還有河南西部的伏牛山,這些山會抬高水汽,和云層,發生“冷凝效應”,山西這邊的雨就會被“擋回去”,所以山西這邊就沒有發生洪澇災害,
3、今年夏天河南的氣候如何?雨水多嗎?
河南位于我國中原腹地,夏季高溫多雨,天氣形勢復雜多變。根據河南省氣象部門的綜合研判分析,預計今年夏天,河南降水“北多南少”,整體氣候為正常偏差年景,需重點防范階段性高溫干旱以及暴雨洪澇災害,尤其是汛期后期臺風雨可能帶來的持續強降雨,今夏河南降水“北多南少”氣候形勢復雜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的預測,預計今年夏季,我國整體氣候趨勢為“降水南北多,中間少”,氣候狀況總體偏差,澇重于旱。
河南地處我國中原腹地,正好位于中部偏北的位置,整體來說河南在今年夏天降水為“北多南少”,具體為:河南東部和南部較常年偏少0-2成,需要重點防范階段性高溫干旱;其他地區為偏多0-2成,需要重點防范暴雨洪澇;河南北部和西部山區需要重點防范突發性、局地性強對流天氣可能引發的地質災害,河南南部遭遇旱情需盼及時雨進入5月份以來,河南南部地區氣溫持續偏高,降水偏少,導致氣象干旱不斷發展,到6月初,已經發展成為重到特旱,缺水嚴重,加上6月初的高溫天氣來襲,河南南部的旱情令人堪憂。
這樣的天氣形勢事實上和今年夏天河南的整體天氣形勢吻合,想要緩解旱情,只能等到南方暖濕氣流北上,從目前的的天氣形勢來看,6月中旬,江南主雨帶有望北抬,給干渴的河南南部地區帶去強降水天氣。(全國氣象干旱綜合監測圖,來源:國家氣候中心)今夏臺風雨可能制造強降水除了階段性高溫干旱以及暴雨洪澇,今年夏天,河南還需要警惕臺風雨可能帶來的持續強降水天氣,
雖然不是沿海省份,但是河南仍然是我國受臺風影響較重的省份,歷史上河南曾經遭受過嚴重的臺風雨災害。通常情況下,臺風抵達河南時強度不會太強,但是由于河南位于我國南北交界處,減弱后的臺風低氣壓容易和北方的冷空氣較勁,長時間滯留帶來連續的強降雨,根據河南省氣象部門的研判分析:今年7月下旬到9月,華東西區臺風登陸后可能會深入我國內陸產生強降雨,可能給河南東部及南部地區帶來洪水威脅,需要特別注意防范!綜上:今年夏天河南氣候形勢復雜多變,極端天氣多發,旱澇交錯、旱澇急轉均可能發生,為正常偏差年景,需防階段性高溫干旱、暴雨洪澇以及臺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