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說的“南陽”是南陽郡,非今南陽,所以躬耕地不是今南陽,而是今襄陽。東漢南陽是開國皇帝劉秀是家鄉,又是南都,所以南陽被稱為“南都帝鄉”,這里顯然諸葛亮用“南陽”指代郡治宛,實際上這是一種慣用用法,如《后漢書》“南陽,洛陽城南七百里(約今500里)”、《南都賦》“夫南陽者,真所謂漢之舊都者也”、《孫堅傳》“比之南陽”、《張繡傳》“張繡在南陽”這里的“南陽”都是宛城,是不能理解為南陽郡的。
1、諸葛亮到底是哪里人呢?
說這個問題前先說說我自己吧,我出生在山東臨沂,在南京上大學,定居南京。現在說諸葛亮:出生在山東臨沂,在臨沂上學,后來隱居隆中,邊工作邊求學,再后來找了個好工作,開始在各地跑。不知道題主為何會有關于諸葛亮出生地的疑問,其實對于諸葛亮的出生地,無論歷史記載還是民間研究都沒有爭議,有爭議的是他的躬耕地,諸葛亮是個官二代,漢靈帝年間出生在徐州瑯琊郡陽都縣一個官吏人家。
瑯琊陽都也就是現在的山東省沂南縣,這里是我的老家,在沂南縣城不僅有諸葛亮廣場還有諸葛亮雕像、諸葛亮城、諸葛亮紀念館、漢街、漢墓等景點,以漢歷史文化為主,同時,沂南縣也是書法家顏真卿的祖居地。《三國志諸葛亮傳》寫的很清楚,“諸葛亮字孔明,瑯邪陽都人也”,諸葛家在瑯琊也算是望族,家族里不少人在外為官,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是泰山郡丞,差不多相當于今天泰安市副市長。
但是沒有帶妻兒赴任,諸葛亮兄妹生活在老家陽都縣,在諸葛亮8歲時,父親病逝于泰山,叔叔諸葛玄當時是劉表的手下,他請假回家先去泰山安葬了諸葛珪,然后又回老家探望侄子侄女。當時正逢曹操出兵攻打徐州瑯琊一帶,諸葛玄就把年幼的諸葛亮兄妹帶上,準備接到自己那里去撫養長大,哪知道,就因為他請了會假,原本留給他的南昌市委書記兼市長(豫章太守)一職被別人取代了,諸葛玄只得帶著諸葛亮兄妹去荊州投靠劉表。
但是還沒到荊州呢,走到南陽郡諸葛玄就病的不行了,雖然當時有醫圣張仲景作為諸葛家的家庭醫生貼身照顧,諸葛玄還是死了,諸葛玄死了,諸葛亮不愿意投靠劉表,就帶著弟弟妹妹在南陽郡找地方隱居下來,這就是躬耕于南陽的來歷。一直到27歲,才被劉備聘請出山,成了劉備集團的總經理,至于諸葛亮躬耕的南陽,因為歷史變遷,現在頗有爭議,主要是河南南陽與湖北襄陽之爭。
2、諸葛亮在哪里出山的,南陽還是襄陽?
一、弄清幾個問題(1)諸葛亮什么時候“躬耕南陽”的?(2)三顧茅廬的時間(3)諸葛亮做《出師表》的時間(4)南陽郡、宛縣、臥龍崗、鄧縣、南郡、襄陽縣、隆中、襄陽郡的關系,二、回答以上問題(1)《三國志》記載“(諸葛)玄卒,亮躬耕隴畝”,所以諸葛亮躬耕的原因是“玄卒”,這一年是197年,諸葛亮年17歲。
(2)227年做的《前出師表》有“先帝三顧臣于草廬之中爾來二十一年”,看以看出三顧茅廬發生在207年,諸葛亮年27歲,(3)228年諸葛亮做《后出師表》。(4)據《后漢書》記載襄陽屬南郡,不屬于南陽郡,據《晉書》記載,208年曹操取荊州,置襄陽郡,瞎原南陽郡的樊城、鄧縣。三、諸葛亮躬耕地1、首先諸葛亮自己說“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所以躬耕地在“南陽”,
2、據《后漢書》、《三國志》、《晉書》記載,南陽郡、南郡以漢江為界,所以,躬耕地必在漢江以北,顯然不是今漢江以南的隆中。3、207年劉備三顧茅廬,208年曹操取荊州,置襄陽郡,瞎原南陽郡樊城、鄧縣,227年諸葛亮做《前出師表》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顯然此“南陽”不包括鄧縣、隆中(習鑿齒言隆中屬鄧縣),
有人說諸葛亮不會承認漢賊曹操對大漢的行政區劃調整,這是個笑話:(1)208年時,漢獻帝還在位(2)據《關羽傳》記載“先主收江南諸郡,乃封拜元勛,以羽以襄陽太守、蕩寇將軍,駐江北”,可見劉備認命關羽為襄陽郡太守,所以諸葛亮是承認襄陽郡。4、諸葛亮在《后出師表》里說“曹操困于南陽”,必“南陽”是宛(河南南陽),197年宛城之戰,曹操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將典韋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