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武科大畢業的,對于本校有部分情愫在里面。不可否認武科大學校真的不錯,在就業方面并沒有太大的影響,本人管理學院畢業,學院不是學校最強的,當初算墊底過來的,學院的培養方法還是比較有特色的,比較注重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剛剛全班進行了6年聚會,班上的整體工資水平都在15000左右,大部分在二線城市,說實話我覺得工資水平還可以。
1、武漢科技大學怎么樣?
首先聲明:本人武科大畢業的,對于本校有部分情愫在里面。但是不可否認武科大學校真的不錯,第一:在就業方面并沒有太大的影響,本人管理學院畢業,學院不是學校最強的,當初算墊底過來的。但是學院的培養方法還是比較有特色的,比較注重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剛剛全班進行了6年聚會,班上的整體工資水平都在15000左右,大部分在二線城市,說實話我覺得工資水平還可以。
明顯感覺我同學的眼光跟其他學校的不太一樣,都比較有追求,第二:說實話我大學的老師對于學生都很有愛,雖然老師們的性格不一樣,但是相較于其他學校對于學生放養的態度,武科大的老師第一對于學生嚴格,叨叨,對于學生還是有高中老師那樣的培養的。但是我經歷四年的老師都有一個特點:刀子嘴,豆腐心,罵的多,管的多,但是對于學生還是負責的,給與學生試錯,犯錯的機會。
老師們都還是比較負責的,雖然現在還是覺得老師們嘮嘮叨叨,但是不可否認大學四年的老師們沒有一個放養的。第三:學校的專業方面,近幾年國家的鋼鐵行業不佳,以及服務業的興起,導致本校的新興專業不上,說實話老牌專業,機械,材料冶金都很強,但是畢業后我感覺貌似經管類的專業的就業水平要好,本人也覺得大學本科培養的更多的是為人處世的能力,分析解決事情的能力,不是專業能力。
2、湖北武當山怎么樣?
說來可笑,我知道武當山,還是因為少林寺,那時,少林寺火遍海內外,自然就把武當派帶動起來。知道了武當派,自然而然地知道、了解了武當山,前幾年,電視上一直播放的“問道武當山,養生太極湖”這句廣告詞又把武當山強力灌輸進人們的心腦。太極湖是武當山腳下的丹江口水庫的一部分,武當山在哪兒武當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最負盛名的中國道教圣地,又名太和山,位于湖北省十堰丹江口市。
武當山是道教名山,又是武當武術的發源地,被稱為“亙古無雙勝境,天下第一仙山”,元末明初,一個名叫張三豐的道士,開創武當派,從而有了“北少林,南武當”。武當派武術,也就成為了中華武術的重要流派,武當山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巖、二十四澗、十一洞、三潭、九泉、十池、九井、十石、九臺等勝景,風景名勝區以天柱峰為中心有上、下十八盤等險道及“七十二峰朝大頂”和“金殿疊影”等。
大岳太和宮是武當山主峰天柱峰的最高勝境,是明永樂十年,明成祖朱棣下令敕建的,建成后嘉封武當山為“大岳太和山”,皇帝的嘉封使武當山的地位一舉而成為五岳之首,我去過武當山兩次,是少有去過兩次游玩的地方。兩次相隔10多年,第一次是出差安康市,與同事們順道去的,算是“被動”旅游吧。我們一行有十來人,在十堰市報了一個團,第二天一早出發上的山,
那是四月份的最后幾天里,山腳下已是郁郁蔥蔥,山腰間密密麻麻的不知名的高大古樹都才發發翠綠的嫩芽,配合著游人纏繞著的或高或低的紅色平安祈福帶,特別的爽心悅目,那個畫面確實太美了,是永遠留在我心中的記憶。由于那天上山的索道正在維修,全部游人都只能步行上山,上山途中,有幾個畫面是我不會忘記的。1、山腰上,遇上一位老太婆,
老太婆比較胖,其實是富態,拄著一根拐杖,吃力但精神矍鑠地攀爬著,身后跟著一群兒孫輩,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好不熱鬧溫馨。在她們身后,還跟著幾個抬著空滑桿的力夫,看那陣勢,跟了好長一段距離了,可能想等老太婆走不動了,他們就好趁勢用滑桿去抬,這老太婆應該是地地道道的教徒信仰者,上山要么是許愿,要么是還愿,兒孫們則樂于陪著老太太玩一玩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