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打囤與正月二十五打囤大體相同,除正月二十五打單囤,一個大囤;二月二打雙囤,大囤里面再打一個小囤,有的甚至在大囤里面打多個小囤外,農村老家還有在屋子里面桌子底下打錢囤的習俗,錢囤中間放的不是糧食,而是面值不等的硬幣和老式銅錢,用大紅紙包裹好后,放到錢囤的中間蓋住打囤可以晚上打嗎,打囤一般都是正月二十五那天,最好在太陽出來之前。
打囤一般都是正月二十五那天,最好在太陽出來之前。很多時候,正月這一個月都是代表著我們新的一年的美好希望,尤其是打糧囤寓意糧食豐收,到處都是滿滿的糧囤,人們喜獲豐收,大部門都是在這天的早晨或傍晚,人們用木棍敲打用葦席圈成的盛糧食的容器,象征著糧倉已清整好,預備著糧食源源不斷地入囤,其實打囤的習俗表現了經饑餓煎熬的農民對吃飽肚子的企盼,現在人均經濟實力已經好很多了,這不過是表現出一種美好的愿望
打錢屯是一種民間習俗,大致流程如下:在院子中間畫一個大大圓圓的糧囤形狀,旁邊再畫上梯子,說明糧囤足夠大,中間放一些玉米、小麥、谷子、高粱、豆子等五谷雜糧之類的糧食,用磚塊或瓦片蓋好,再用大紅紙寫上“福”、“五谷豐登”、“糧食滿囤”等字樣封囤?!岸露?,龍抬頭,大囤尖,小囤流”。二月二打囤與正月二十五打囤大體相同,除正月二十五打單囤,一個大囤;二月二打雙囤,大囤里面再打一個小囤,有的甚至在大囤里面打多個小囤外,農村老家還有在屋子里面桌子底下打錢囤的習俗,錢囤中間放的不是糧食,而是面值不等的硬幣和老式銅錢,用大紅紙包裹好后,放到錢囤的中間蓋住
大豐收。打囤就是家人已經在院里用鐵鍬均勻地把草木灰圍成幾個圓圈,中間打上叉,象征著存糧食的囤,圓圈外畫上梯子形狀的長方格子,象征著糧倉的梯子和出(儲)糧口,在十字中心放上點糧食粒然后用磚將其壓上,等太陽出來后再把磚拿開,讓雞把糧食吃了。最后放一掛鞭炮,中午一家人吃頓餃子,寓意今年秋后會五谷豐登、糧食裝滿囤。有的還在“囤”旁邊畫個小梯子,表示日子步步登高,財源滾滾來等等
4、打錢囤錢囤的梯子口朝哪邊按風俗應該朝南。打囤,別稱“掃囤”,是廣東省雷州半島的傳統民間過年習俗,時間為每年的農歷正月廿四或廿五,該節日時,雷州半島各地大搞清潔,家家戶戶進行室內大掃除,全力灑掃堂室、屋頂、墻壁、門窗等,以便干干凈凈地迎接新年。農歷臘月廿四或廿五,雷州半島各地大搞清潔,俗稱“打囤”或“掃囤”,家家戶戶進行室內大掃除,全力灑掃堂室、屋頂、墻壁、門窗等,以便干干凈凈地迎接新年,香爐也用茶水洗滌一次,并換過了爐灰。到了黃昏,本地農村沿舊例“送公(灶神)”,祭灶人(只能是男?。┑皆罘?,恭恭敬敬地上香,擺上二片黃糖和一些薄禮,這是雷州人相信灶王爺不貪厚禮,而黃糖是讓灶王爺嘴甜點,多向玉帝說說這家人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