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童年當然是幸福的,因為童年沒有煩惱,無憂無慮、簡單單純。所謂“童言無忌”,童年只知道玩,什么事情都不用操心,所以童年是幸福的,每個人都擁有一個美好的童年,回憶自己的童年,我還是比較幸福的,七十年代的時候,經濟條件沒有現在好,物質也不豐富,生活處于半溫飽狀況,那時我爸爸在壓面廠上班,他省吃留下飯票,回家時兌換些饅頭帶給我吃,兒時受爸媽弱愛,回憶童年,確實很幸福。
1、不幸福的童年我要怎么去治愈?
童年留下的陰影很容易影響到現在的生活,比如:小時候看到有人溺水,就不敢再去下水,以至于長大之后還是害怕下水。對于一些童年的陰影是讓人不敢去觸碰的,一些是想起來就會出現緊張、焦慮或者害怕等等,其實這些感受,大部分還是當時的感受,也就是事件給當時的自己留下的感受。對于這種情況,如果這個陰影自己可以去觸碰,那么就可以自己慢慢的去面對,雖然這個過程會痛苦,但痛苦之后就是“雨過天晴”,
自己怎么去面對和戰勝呢?用現在強大的自己去面對以前的問題,“解救”童年時的自己,也就是用自己現在的經驗去看待以前的問題,換句話說,就是把自己現在的力量“借”給以前的自己,讓以前的自己跨過那個陰影成長起來。當然,如果童年的陰影比較嚴重,自己無法去觸碰,那么就需要尋找專業人士的幫助,專業人士可以通過一些方法借給來訪者力量,讓來訪者有能力去觸碰那些童年創傷,
2、怎樣的童年才算真正的幸福?
我覺得童年當然是幸福的,因為童年沒有煩惱,無憂無慮、簡單單純。所謂“童言無忌”,童年只知道玩,什么事情都不用操心,所以童年是幸福的,每個人都擁有一個美好的童年,回憶自己的童年,我還是比較幸福的,七十年代的時候,經濟條件沒有現在好,物質也不豐富,生活處于半溫飽狀況,那時我爸爸在壓面廠上班,他省吃留下飯票,回家時兌換些饅頭帶給我吃,兒時受爸媽弱愛,回憶童年,確實很幸福!童年的美好,使我無法忘懷。
3、中國式補課就是扼殺中國孩子幸福童年的頑疾,你同意這種說法么?
沒完沒了的補課、過重的學業負擔對孩子成長的影響,這是有共識的,可是,有很多宣揚成功學的雞湯文,會告誡家長,“如果想毀了孩子,就讓他快樂成長”,“快樂童年,必定會是失敗中年”。我國當前的教育管理與評價體系,造成一個荒謬的景象:從幼兒園開始準備高考,而上大學之后卻開始“享受人生”,這種景象是不可能通過教育家長理性對待孩子的成長,不要“雞娃”、“推娃”就能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