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話卻最喜歡用“哉”這個詞。首先,蘇州話真的太美了,我前幾天去了蘇州的常熟,幾乎是立馬被蘇州話給迷住了,尤其是女生說起蘇州話來就跟唱曲似的,再狠的話語說出來也是軟軟的、柔柔的,一是從講話力度看,上海話硬,蘇州話軟,三是從講話的音調看,上海話用去聲的比較少,而蘇州話用去聲的較多。
1、什么話是最正宗的蘇州話?
蘇州話,俗稱“蘇州閑話”,是一種吳語方言,屬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片。長期以來蘇州話一直是吳語的代表方言之一,在歷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蘇州話以軟糯著稱,素有“吳儂軟語”之美稱。蘇州話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方言之一,保留很多中古漢語要素,其顯著特征為完整保留中古漢語的濁音,保留平上去入的平仄音韻,保留尖團音分化,保留較多古漢語用字用語,能夠與古代韻書《切韻》、《廣韻》等基本匹配,
2、來蘇州旅游,聽不懂蘇州話怎么辦?
首先,蘇州話真的太美了,我前幾天去了蘇州的常熟,幾乎是立馬被蘇州話給迷住了,尤其是女生說起蘇州話來就跟唱曲似的,再狠的話語說出來也是軟軟的、柔柔的。但是蘇州人也說普通話啊,畢竟是大城市,所以,假如你是去蘇州旅游幾天,用普通話交流就OK了嘛,干嘛要專門去學習,難道還怕自己到了那會無法交流嗎?完全不用擔心哦!而且語言這個東西其實特別奇妙,假如你靜下心來,在那個城市深度探索,多和當地人用心交流,你會發現,你們甚至可以穿越語言的障礙,我長期生活在重慶,講的是重慶話,可是我在蘇州常熟的時候,當地人都跟我說常熟話,我居然可以略知一二,有的是猜的,有的是跟普通話音似,有的是自己意會,所以說人與人的交流有時候不一定要語言,
3、上海話和蘇州話有什么區別?互相之間能聽懂嗎?
本人曾在蘇州上大學,后也在上海生活過一段時間,并能夠分別用兩地方言流暢地和本地人交流,所以我也來談談自己的看法。我覺得兩者盡管都屬于吳語,兩地人用各自方言交流也無障礙,且相互都能聽得懂,但區別還是很明顯的,一是從講話力度看,上海話硬,蘇州話軟。上海話“硬鏘鏘”的,如果聲音一高,有點氣勢逼人,而蘇州話“軟儂細語”,如淺吟低唱,婉轉動人。
二是從講話所用的語氣詞看,上海話多喜歡用“啦”““呀””“”等,比如上海人習慣說“來散勿啦?”(可以嗎或行不行的意思)或者要趕時間會說“我要快點去格呀”,而蘇州話卻最喜歡用“哉”這個詞。我當年上大學乘公交到人民路一個叫飲馬橋的站臺,售票員馬上喊著,“飲馬橋到哉”,至今印象深刻,三是從講話的音調看,上海話用去聲的比較少,而蘇州話用去聲的較多。
比如“飲馬橋到了”這句話,上海話講“到”這個字用的是拼音聲調的上聲,而蘇州話用的則是去聲,四是從講話的習慣用語看,上海話第一人稱是“阿拉”,第二人稱是“儂”,第三人稱是“伊”。蘇州話則分別是偶,倷,哩,還有些日常用語也不一樣,這需要你在一定的語境中,在日常交流中慢慢去體會和掌握,五是從講話的吐字發音看,上海話講話不太講究,而蘇州話好像是從舌尖上發出來的,從牙縫里擠出來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