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還有與三皇五帝時期傳說留下的地名,其中堯帝和河北的淵源最深,保定有唐縣(堯始封之地),望都(堯母得名),石家莊有行唐(堯赴都經此),邢臺有隆堯。河北作為燕趙大地,歷史悠久,也是兵家必爭之地,肯定少不了歷史典故,河北有幾個城市,一個叫鄚州,這是河北為數不多的帶邑部字的地名,鄚州現為河北省任丘市轄鎮這是一個戰國時期就有的地名。
1、河北歷史上有哪些名人?
河北歷史名人,書寫幾位如下:孫毅(1904—2003),河北廊坊人,開國中將。畢業于河南陸軍軍官學校,中共七大代表。建國后,歷任解放軍第二高級步兵學校校長,華北軍區副參謀長,中央軍委出版部部長,總參謀部顧問,楊秀峰(1897—1983),河北遷安縣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無產階級革命家,杰出的教育家,我國公安政法戰線杰出的領導人之一,
建國后,歷任河北省人民政府主席,教育部長,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第八屆中央委員,趙博生(1897—1933),河北黃驊人。1917年畢業于保定陸軍軍官學校,1924年至1931年,在馮玉祥部和國民革命軍26軍任職。1931年12月,領導寧都起義后,參加了工農紅軍,任紅五軍團參謀長兼14軍軍長,1933年1月犧牲,
2009年,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徐信(1921—2005),河北靈壽縣人,1937年參加八路軍,建國后,歷任北京軍區參謀長,總參謀部部長助理等職。全國人大代表,中共中央候補委員,1955年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為少將,1988年晉升為上將軍銜。徐冰(1903—1972),河北邢臺人,
2、河北張家口有哪些歷史人物?
張家口的名人很多,今天介紹幾位為共和國做出貢獻的歷史人物,以此來緬懷他們。柴書林:開國少將柴書林(1913——1995),河北省張家口張北縣人,1935年考入北平大學法商學院經濟系,1938年徒步40天到延安,入延安抗大學習。抗戰和解放戰爭時期,曾任晉察冀軍區營教導員、冀熱察軍區分區參謀長、皖南軍區分區副司令員等職,
參加了百團大戰、平津、渡江等戰役。新中國成立后,曾任華東軍區工程兵部副主任,南京軍區工程兵副主任,上海警備區副司令員等職,1964年晉為少將。羅平:開國少將羅平(1917——2003),河北省張家口涿鹿縣人,抗戰時期,曾任東北挺進軍先鋒隊中隊長,山西青年抗敵決死第四縱隊政治部組織科科長等職。解放戰爭時期,曾任晉察冀軍區第十三軍分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北岳軍區察南軍分區副政治委員,晉察冀軍區第一縱隊政治部民運部部長,華北軍區第70軍209師政治部主任等職,
新中國成立后,曾任空軍師政治部主任,空軍師政治委員,空軍學院政治部主任,濟南軍區空軍副政治委員等職。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董存瑞:全國戰斗英雄董存瑞(1929——1948),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人,11歲當兒童團長,13歲掩護區委書記,被譽為抗日小英雄。16歲參加八路軍,曾任副班長、班長,曾榮立3次大功、4次小功,榮獲1枚毛澤東獎章,3枚勇敢獎章。
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縣的戰斗中,舍身炸碉堡,英勇犧牲,時年未滿19歲,是全國戰斗英雄,模范共產黨員,解放軍的6位經典英烈之一,“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馬寶玉:狼牙山五壯士之首馬寶玉(1920——1941),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人,狼牙山五壯士之首,1937年10月參加八路軍,曾任八路軍晉察冀一分區一團二營七連六班班長。
1938年9月,在阻擊日軍進攻中英勇殺敵,1941年9月24日,日軍3000多人進攻狼牙山,晉察冀一分區領導機關和主力部隊一團星夜轉移線,只留七連六班牽制敵人。25日,他率六班戰士打退敵人4次沖鋒,為拖住敵人,與副班長葛振林,戰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學義5人,將敵人引上山頂絕路,最后在彈藥用光,可搬動的石頭也用完后,率4人跳下懸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