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王劉彭祖(27子)、中山靖王劉勝(30余子)唐姬。從劉勝開始的西漢中山國在哪里,他的先祖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兒子,陸城侯劉貞,即便劉備冒充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人,別人也難以反駁,因為查證太難了,其中封地最大的就是常山王劉舜,其次就是中山靖王劉勝和趙王劉彭祖。
1、諸葛亮七擒孟獲的地方在哪里?
在黔北、特別是西北和四川攀枝花一帶。以前,我有一個朋友,他就是這一帶人,據他說,他家鄉一條河,喝了那水會變啞巴,可與《三國演義》所描寫的一樣,是不是羅貫中去了這個地方?另外,講講題外話,《三國志》把劉備是中山王劉勝之后寫清楚了,《三國演義》更詳細了,把劉勝到劉備的宗鏈條說得一清二楚,可見他翻閱借鑒了我們的《劉氏宗譜》,搜羅博彩。
2、滿城漢墓所反映的西漢中山國在哪里?
滿城漢墓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與王后竇綰之墓,是一座典型的西漢中前期劉氏宗王墓共出土金器、銀器、銅器、鐵器、玉器、石器、陶器、漆器、絲織品等遺物1萬余件,其中包括“金縷玉衣”、“長信宮燈”、“錯金博山爐”等河北省博的鎮館之寶,那么從劉勝開始的西漢中山國在哪里?具體包括哪些地方?這些地方又對應如今的什么地方呢?且看寒鯤為您細細梳理一番:西漢中山國概況西漢中山國一共被設置過四次,分別是:公元前154年,漢景帝分封其子劉勝,劉勝一支中山國持續到公元前55年,共六代(劉勝、劉昌、劉昆侈、劉輔、劉福、劉修),最后一代劉修因無子而國除;公元前43年,漢元帝改封其弟清河王劉竟為中山王,劉竟的中山國只持續到公元前31年,僅一代,因劉竟無子而國除;公元前23年,漢成帝改封其弟信都王劉興為中山王,劉興的中山國由于其子劉箕子被擁立為帝(就是漢平帝),所以在公元前8年改封東平王劉宇之孫劉成都為中山王,這個中山國最終持續到西漢滅亡。
綜上,西漢中山國一共有如下四支,寒鯤在此把與這些中山王有父子關系的漢帝也列進去,加粗的是中山王:漢景帝-劉勝-劉昌-劉昆侈-劉輔-劉福-劉修漢景帝-漢武帝-戾太子劉據-漢宣帝-劉竟漢景帝-漢武帝-戾太子劉據-漢宣帝-漢元帝-劉興-漢平帝漢景帝-漢武帝-戾太子劉據-漢宣帝-東平王劉宇-東平王某子-劉成都在公元前55年到公元前43年間,以及公元前31年到公元前23年間,【中山國】均被短暫改制為【中山郡】,
西漢劉勝中山國的大體范圍漢景帝所封劉勝中山國本來是漢初【常山郡】東半部,劉勝建國以后,以當時的【盧奴縣】為中山國都,西漢的【盧奴縣】也就是如今的河北省保定市下轄的【定州市】。劉勝時期的【中山國】下轄:盧奴(今定州)、北平(今滿城北部)、唐(今唐縣東北)、深澤、苦陘(今無極東北)、安國(今安平東北)、曲逆(今順平東南)、望都(今望都西北)、新市(今新樂南)、新處(今定州東北)、毋極(今無極西)、陘成(今蠡縣南)、北新成(今徐水西)、廣望(清苑西南)等14個縣或侯國,
大體上,劉勝時期的【中山國】范圍涵蓋如下地方:河北省保定市下轄的:定州市、安國市、望都縣、博野縣南部、蠡縣中南部、唐縣東部、順平縣、滿城縣、保定市區、徐水縣;河北省石家莊市下轄的:新樂市、無極縣、深澤縣北部。在公元前23年、公元前8年的后兩次中山國分封中,中山國境比前兩次有所擴大,先后增加了安險(定州東南)、故安(易縣東南)、范陽(定興西南)、蠡吾(博野西南)、谷丘(安平西南)四縣,也就是說,西漢末年的【中山國】方才擴大到如下圖所示的范圍:綜上,西漢【中山國】是一個在面積上僅僅相當于如今的【保定市】中部地區的宗王封國,這么小的一個國,得虧是處在當時漢帝國的精華之地(關東地區),方才能夠負擔得起如滿城漢墓出土文物所示的中山王室奢侈生活,
3、中山靖王劉勝是誰?為何劉備總要強調是劉勝之后?
中山靖王劉勝是誰不重要,但是他有一百多個兒子,后代支脈繁多,難以縷清才是重點,這給后世攀附提供了便利條件。劉勝是漢景帝的兒子,漢武帝劉徹的異母哥哥,據《史記》記載,劉勝為人喜好酒色,有兒子、親屬一百二十余人《漢書》記載為有兒子一百二十余人,元鼎四年即公元前113年,劉勝去世,終年五十三歲,葬于河北省保定市滿城區陵山之上,謚號靖,史稱中山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