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的教育與人類的教育有什么不同。獵豹教育孩子的方式與上面兩種動物基本相似,但是有一點是不同的,因為獵豹是靠速度吃飯的,而速度的訓練需要從小抓起,所以在獵豹幼崽斷奶后,獵豹會帶回獵物,只不過這些獵物并不是活的,而是死的,動物的教育與人的教育的差異雖然動物和人都需要教育后代,但是二者的教育還是存在著本質的區別的,因為動物教育自己的后代,更像是在傳授技能,這讓幼崽能夠更好的生存。
1、湖北的教育水平怎么樣?
湖北省教育水平非常高。下面我分享一下我的看法,1.湖北省是中國中部高教第一大省。7所211,兩所985(武大、華科,基本均是前15名大學),文理分布均衡,211大學中,華中師范實力很強,華農的一流學科數量超過一半985大學,中南財經、武漢理工、地大(武漢)都是行業領先大學,除此之外,武漢一、二本大學我數量也眾多,各級各類學校分布廣泛。
湖北武漢集中了兩所985工程大學,七所211工程院校,軍警院校9所,國家部委直屬重點大學8所,如此多數量的高校,保證了湖北教育大省的地位。2.湖北省高校資源豐富,湖北省大學一共129所,數量位于全國第5,但是湖北省本科院校卻有68所,在全國來說,僅次于教育資源發達的北京。省內不僅有七所副部級教育部直屬高校,而且還有三所實力強勁的軍校,甚至在2015年的數據中,僅僅湖北省武漢市的在校大學生數量位居全球第一,
3.湖北省中學教育水平比較高。在歷年百強高中中,最多的時候有七名高校入選,最少有四名高校入選,這個成績在全國還是很不錯的,尤其是華師一附中,在2018年取得全國第一,在多名全國有名高中一起真資源的情況下,確實不容易。2011年百強高中: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黃岡中學、襄陽市第四中學、襄陽市第五中學、武鋼三中、沙市中學、黃石市第二中學,
2013年百強高中: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宜昌市第一中學、黃石二中、黃岡中學、襄陽市第五中學。2015年百強高中:黃岡中學、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襄陽市第四中學、荊州中學,2017年百強高中: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黃岡中學、武漢市武鋼三中、襄陽市第四中學。2019年百強高中: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武漢市第二中學、武漢外國語學校和襄陽市第五中學,
2、動物界也存在教育嗎?和人的教育是一回事嗎?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從孩子的牙牙學語到蹣跚學步,再到上學步入社會,孩子的最終走向都與父母的教育是息息相關的。那么,教育是人類社會獨有的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因為在自然界中的動物父母們也在努力用自己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后代成為一只合格的動物,近日發表在《科學》雜志上的一篇論文就對動物們教育子女進行了研究,下面我們就結合論文來看一下:動物是如何教育子女的?它們的教育與人類的教育有什么不同?動物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對于任何動物來說,“活著”是最重要的,那么,如何能夠更好地活著呢?食草動物要有及時發現危險的能力和極強的奔跑能力,食肉動物要有強大的捕獵能力,這樣它們才能活得更好。
這種關乎生存的技能,一方面來自于動物的本能(基因),一方面就來自于父母的教育了,我們先來說食草動物,食草動物需要教孩子的技能比較簡單,那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站以及食物的選擇。我們先來看一下食草動物的父母是怎么做的?我們以非洲大草原上最著名的羚羊湯氏瞪羚為例,湯氏瞪羚是一種小型的羚羊,它們的主要天敵就是獵豹,
湯氏瞪羚雖然是群居動物,但是在生產前,雌性瞪羚往往會獨自尋找一個隱蔽性相對較好的地方自己生產。當小瞪羚出生后,瞪羚媽媽會用嘴不斷的去觸碰小瞪羚,尤其是小瞪羚的腿部,這是一種刺激行為,能夠幫助小瞪羚盡快的站起來,在瞪羚媽媽的幫助下,一般小瞪羚會在出生5分鐘內站起來,之后,在瞪羚媽媽的帶領下,小瞪羚在出生后的15-30分鐘能就會短暫的奔跑了。
此時,瞪羚媽媽帶著小瞪羚依然會藏在隱蔽的地方,等到4周大左右時,瞪羚媽媽就會帶著幼崽開始覓食了,此時的小瞪羚也可以吃固體食物了,在這個過程中,瞪羚媽媽會教孩子哪些植物是能吃的,該如何獲取食物,比如如何刨挖植物的根部。這樣,在6個月后,瞪羚幼崽就可以自己在族群中生活了(雄性幼崽會被趕出族群,防止近親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