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不取益州,專心發展鞏固荊州,荊州還會不會丟了。劉備如果僅僅只有荊州五郡之地,肯定是坐以待斃,無法與曹操和孫權相抗衡,但劉備不取益州可以騰出時間來做下一步的發展,我認為劉備只要戰略正確,用人得當,荊州不會丟,劉備仍會成為一方勢力,與曹魏、東吳鼎足而立。
1、如果劉備不取西川,荊州還會丟了嗎?
題主的意思是:劉備不取益州,專心發展鞏固荊州,荊州還會不會丟了?恩,這樣的話,暫時是不會丟的,長遠來看,荊州會不會丟,得看劉備如何發展了?赤壁之戰后,劉備拿下了荊州四郡,后又向孫權借來了南郡,劉備共占有荊州五郡之地:南郡、零陵郡、武陵郡、長沙郡、桂陽郡。五郡之地,是無法抗衡曹操與孫權的,必須要發展,劉備如果要生存下去,就必須進一步向外發展,
北面,是曹操占據的南陽郡,原荊州治所襄陽也在曹操的控制之中,向北面發展,就勢必與曹操產生軍事沖突,當然不是不能發展,發展難度極大。西北面,是上庸、房陵、西城郡,也是曹操的勢力的范圍,也可以向西北發展,東北面,是江夏郡,原荊州的江夏郡,現已經一分為二,分別被曹操和孫權占領,各占一半,孫權這個時候是盟友,東北面劉備要發展,還得打曹操。
西面,是西川,也就是益州,題目說了不取,那就不做考慮,但西面是長江的上游,劉備如果要穩守荊州,就必須時刻防備來自益州及長江上游的敵對勢力,東面,是孫權占據的江東,因為是盟友,暫時也不做向東面發展的考慮。南面,是交州,人煙稀少,劉表主政荊州時,曾經多次對交州用兵,但最終也沒有拿下,劉備如果要發展,南面的交州應該是主要方向,并且那個時候孫權還沒有對交州用兵,可搶在孫權出兵前拿下交州,
劉備如果僅僅只有荊州五郡之地,肯定是坐以待斃,無法與曹操和孫權相抗衡,但劉備不取益州可以騰出時間來做下一步的發展,我認為劉備只要戰略正確,用人得當,荊州不會丟,劉備仍會成為一方勢力,與曹魏、東吳鼎足而立。劉備的戰略可分四步走,第一步:是向南發展,全取交州。這一路阻力應該不是太大,應該速戰速決拿下交州,并且委派官員管理,為第二步的發展做準備,交州爭取在210年內完成,
第二步:攻取襄陽,與曹魏劃漢水而治。公元211年,劉備在拿下交州,再經過半年的準備,發荊州之兵進攻襄陽,水陸并進,目的只是襄陽,不進攻漢水北岸,只拿下漢水南岸的襄陽,曹操要救援襄陽,必須要渡過漢水,渡過漢水要船,要水軍,這方面,劉備強于曹操,只要不進攻漢水北岸的樊城,把戰爭控制在自已需要的范圍,曹操仍然守不住襄陽,也拿劉備沒有辦法,如此,劉備就打通了南郡到襄陽的道路,可水陸運兵運糧,為下一步的戰略做好準備,
第三步:奪取上庸、房陵、西城三郡。接下來劉備可以在取得襄陽的同時發兵上庸三郡,曹魏在上庸的兵力并不強大,而且這三郡在漢水南岸,劉備可用水軍封鎖漢水,阻止曹操的援兵南下救援上庸,那么上庸三郡曹操也守不住,第四步:從上庸三郡進入漢中,攻擊張魯,奪取漢中,同時打通漢水。劉備在接連奪取襄陽及上庸三郡后,接下來就要準備進入漢中,在經過一年的準備,公元213年,劉備聯絡遼東的公孫淵,鮮卑軻比能,西涼馬超,江東孫權共同響應,出不出兵無所謂,只要有這個聲勢就行,讓這些勢力在曹魏邊上做做樣子,然后劉備全力兵分兩路,一路從上庸三郡沿陸路進入漢中,另一路從漢水逆水向西進入漢中,攻擊張魯,張魯無法抵擋,向北逃竄投降曹操,劉備用半年時間,占據整個漢中,
完成這四步后,劉備的勢力橫跨荊州、交州、漢中及上庸三郡,可完成獨立建國,有與曹魏、東吳相抗衡的實力,但劉備的形勢也是比較嚴峻的。劉備的北邊與曹魏沿漢水對峙,必須時刻警惕曹魏的南下,劉備的地盤已經對益州形成半包圍,益州這片地盤的勢力對劉備來說,非常重要,絕對不能讓曹魏占領,漢中必須死死的守住,而上庸三郡就成為劉備的戰略要地,東聯荊州,西接漢中,必須重兵把守,容不得閃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