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天下一区二区三区,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日韩高清,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毛片

首頁 > 江蘇 > 南京市 > 環境容納量,舉例說明什么是環境容納量 親們 告訴我下

環境容納量,舉例說明什么是環境容納量 親們 告訴我下

來源:整理 時間:2024-02-28 09:11:32 編輯:好學習 手機版

本文目錄一覽

1,舉例說明什么是環境容納量 親們 告訴我下

地球是一個物質有限、能源有限、空間有限、綜合容納量有限的環境特定環境所能容許的種群數量的最大值大到一個地球,小到一間居所給你100平方公里(10*10公里)的平原特定場所,自己從人文生態自然來綜合考慮,當然在各項法律法規限定之下,需要用到就是環境容納量種群少了發展緩慢,多了難以管理和制衡自己想象一下,會明白很多
你好!搜一下:舉例說明什么是環境容納量 親們 告訴我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望采納。

舉例說明什么是環境容納量 親們 告訴我下

2,環境容納量是什么

比如說一座山頭,相當于一個封閉的“環境”空間,這個山頭可以容納多少生物共同生存并能夠形成良性循環就是他的容納量,相反的,如果某一生物種群數量超出容納量,生物鏈就壞了,環境就會進入惡性循環,同時也包括的環境的自我凈化能力,比如動物排泄物、尸體、污水、山火等等
選b,由曲線可知,種群的k值增大,其原因可能是環境阻力減少(如天敵大量遷出)或生存能力加大(如發生了基因突變或引進新物種改變了種間關系),但遷入大量個體不會改變種群的k值。
在種群生態學中,最高環境容納量(簡稱“環境容納量”)是指特定環境所能容許的種群數量的最大值。環境容納量是環境制約作用的具體體現,有限的環境只能為有限生物的生存提供所需的資源。環境容納量的實質是有限環境中的有限增長。

環境容納量是什么

3,舉例說明什么事環境容納量

http://baike.baidu.com/view/134328.html?wtp=tt
1,環境容納量是指自然界接受某種物質(污染物)的最大限度。由于自然界對某種物質有自凈作用,所以在這個限度之下,自然界是穩定的,而且不會有負面反應。而超過該限度就會破壞自然界的平衡。它是一個上限值,是自然界的一個特性。 比如:農藥少量可以治蟲,而且不會對生態有影響,而過量使用,就會連其他生物也殺死,那么就超過了環境容納量。 從定義上來說,環境容納量是對種群而言的,當然種群往往指一個物種的種群。但是自然界中不同的物種跟環境同時存在關系,并且物種間也存在關系,因此理解的時候可以理解成生態系統的環境容納量。 2,舉例說明什么是環境容納量: 1974年到1976年北海道大學等單位受佐呂間湖養殖漁業協同組合的委托,進行了環境容納量的調查。結果確定,在佐呂問湖的不同海區容許養殖量應分別為1975年的5o%、80%和100。然10而,當時并未按確定的環境容納量執行。]976~f到1976年養殖當年貝47000萬個、i齡貝4,100個、2齡貝3600萬個。1975年產量為g300噸。若平均減少到80%,則產量應減少到5000噸,而1977年的產量卻增加了34,達n9500。 這就埋下了隱患。事實上當時部分海區已經發生嚴重死亡現象,只是在整體上產量還在上升。針對這種情況,有人曾指出,在狹窄的佐呂間湖內無視生態平衡的高密度養殖必然招致自然的“報復”。1978年在海水流通差的瑚東部開了第二個口,環境改善了同時對養殖數量作了限制。i979年當年貝限于4億個,1齡貝限于5000萬個。由于實行這種限制,當年產量達到9600噸,是迄今為止的最高產量。1981年稚貝生產增長失控,年產稚貝8億個,接近1980年產量的兩倍,而稚貝的質量卻顯著下降。這成了從1981年開始大量死亡的導火線。由于養殖扇貝的大量死亡,也由于第二個開口的開通,湖內環城發生了變化,因此1987年1988年再次對佐呂間湖的環境容納量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確定,其環境容納量為稚貝66000萬個,養成貝5000萬個。在噴火灣和陸奧灣也進行過同樣目的的調查。1978年l2月確定,噴火灣蝦夷扇貝養殖量的界限為3.5萬噸,不到原來的。其中當年貝為3.7億個,1齡貝i.87億個,2齡貝0.62億個。

舉例說明什么事環境容納量

4,舉例說明什么是環境容納量

1,環境容納量是指自然界接受某種物質(污染物)的最大限度。由于自然界對某種物質有自凈作用,所以在這個限度之下,自然界是穩定的,而且不會有負面反應。而超過該限度就會破壞自然界的平衡。它是一個上限值,是自然界的一個特性。比如:農藥少量可以治蟲,而且不會對生態有影響,而過量使用,就會連其他生物也殺死,那么就超過了環境容納量。 從定義上來說,環境容納量是對種群而言的,當然種群往往指一個物種的種群。但是自然界中不同的物種跟環境同時存在關系,并且物種間也存在關系,因此理解的時候可以理解成生態系統的環境容納量。 2,舉例說明什么是環境容納量: 1974年到1976年北海道大學等單位受佐呂間湖養殖漁業協同組合的委托,進行了環境容納量的調查。結果確定,在佐呂問湖的不同海區容許養殖量應分別為1975年的5O%、80%和100。然10而,當時并未按確定的環境容納量執行。]976~F到1976年養殖當年貝47000萬個、I齡貝4,100個、2齡貝3600萬個。1975年產量為G300噸。若平均減少到80%,則產量應減少到5000噸,而1977年的產量卻增加了34,達N9500。 這就埋下了隱患。事實上當時部分海區已經發生嚴重死亡現象,只是在整體上產量還在上升。針對這種情況,有人曾指出,在狹窄的佐呂間湖內無視生態平衡的高密度養殖必然招致自然的“報復”。1978年在海水流通差的瑚東部開了第二個口,環境改善了同時對養殖數量作了限制。I979年當年貝限于4億個,1齡貝限于5000萬個。由于實行這種限制,當年產量達到9600噸,是迄今為止的最高產量。1981年稚貝生產增長失控,年產稚貝8億個,接近1980年產量的兩倍,而稚貝的質量卻顯著下降。這成了從1981年開始大量死亡的導火線。由于養殖扇貝的大量死亡,也由于第二個開口的開通,湖內環城發生了變化,因此1987年1988年再次對佐呂間湖的環境容納量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確定,其環境容納量為稚貝66000萬個,養成貝5000萬個。在噴火灣和陸奧灣也進行過同樣目的的調查。1978年l2月確定,噴火灣蝦夷扇貝養殖量的界限為3.5萬噸,不到原來的。其中當年貝為3.7億個,1齡貝I.87億個,2齡貝0.62億個。
一片草場最多可以放養1000牛。草的生長速度等于牛吃草速度……1000頭牛就是環境容納量。多了不能養,少了不能充分利用
在種群生態學中,環境容納量是指特定環境所能容許的種群數量的最大值。環境容納量是環境制約作用的具體體現,有限的環境只能為有限生物的生存提供所需的資源。環境容納量的實質是有限環境中的有限增長。

5,什么是環境容量

環境容量是指某一環境區域內對人類活動造成影響的最大容納量。大氣、水、土地、動植物等都有承受污染物的最高限值,就環境污染而言,污染物存在的數量超過最大容納量(環境容量),就意味著這一環境的生態平衡和正常功能會遭到破壞。我國生態安全現狀我國生態資源嚴重短缺,生態環境極其脆弱,隨著城鎮化和工業化的發展,人口增長和資源開發利用對生態環境的壓力越來越大,生態安全面臨更加嚴重的威脅,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維護國家生態安全。1.生物生態堪憂。主要集中在生物入侵、生物多樣性減少、生態失衡等方面。由于森林砍伐、濕地開發、外來生物物種入侵以及人類的其他活動,導致我國野生動物生存空間急劇縮小。近50年來,我國約有200種植物滅絕;脊椎動物受威脅的有433種,滅絕和可能滅絕的有10余種,還有20余種珍稀動物面臨滅絕的危險。2.土壤生態問題惡化。區域性土壤環境質量下降,酸化、鹽堿化和荒漠化等生態問題日益突出,土壤污染呈現出多樣性和復合性,已有約1/7的耕地受到重金屬污染。我國受酸雨影響面積已占國土面積的1/4,長期的酸雨加速了土壤的酸化過程,導致農業生態環境急劇惡化。土壤次生鹽堿化危害嚴重,鹽堿化土地面積約占國土面積的1/10,造成可利用土地面積減少,農產品產量下降。土壤荒漠化使土地資源大量喪失,區域生態環境惡化加劇。雖然我國為防治土地荒漠化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目前荒漠化的態勢尚未得到根本控制。我國荒漠化土地面積約占國土面積的8.7%。由于城市與經濟的發展,建設用地與耕地矛盾突出。3.水患問題繁多。表現為淡水資源匱乏,水體污染嚴重,水澇災害頻繁。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低,水資源分布不均,主要河流污染嚴重,水質差。由于農業灌溉技術落后、水利設施不配套、城市管網水漏失等原因,導致水資源利用率低,浪費嚴重。為了獲得淡水資源,人們加大對地下水的開采力度,導致地下水耗竭,地表塌陷、山體滑坡等生態問題。目前,全國70%以上的河流湖泊遭受不同程度污染,水質的惡化嚴重威脅著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近年來我國洪澇災害出現頻繁,造成了巨大的損失。2006年,8次臺風過境使我國部分省市遭遇不同程度的洪災。臺風“碧利斯”來襲時,湖南、廣東、福建的一些地方出現了大暴雨或特大暴雨,一些地方出現嚴重的洪澇災害,共有800多萬人受災。4.環境生態問題嚴重。環境污染是破壞生態平衡、危及生態安全的罪魁禍首。人類功利地對大自然的盲目攫取和征服,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引發了一系列的生態環境問題,嚴重威脅著國家的生態安全。我國生態環境惡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原因,更有人為因素,主要是長期沿襲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和資源不合理開發利用等原因。同時,一些地方的環境和資源保護監管薄弱,重開發輕保護、重建設輕管理,也是造成生態惡化的重要原因。保護生態資源是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條件之一,在今后的經濟發展中,我國將全民動員,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生態環境,使生態環境保持持續、穩定、發展的態勢。
在人類生存和自然生態不致受害的前題下,某一環境所能容納的污染物的最大負荷量。環境容量是在環境管理中實行污染物濃度控制時提出的要領環境容量包括   絕對容量和年容量兩個方面。前者是指某一環境所能容納某種污染物的最大負荷量。后者是指某一環境在污染物的積累濃度不超過環境標準規定的最大容許值的情況下,每年所能容納的某污染物的最大負荷量。   環境容量,是指某一環境區域內對人類活動造成影響的最大容納量。大氣、水、土地、動植物等都有承受污染物的最高限值,就環境污染而言,污染物存在的數量超過最大容納量,這一環境的生態平衡和正常功能就會遭到破壞。   “十五”期間,我國就開始編制國家環境容量指標,國家環保總局制定環境容量總額,然后按年度分配給各省市區;各省市區再往各地市分解。每年環境容量指標都要往下削減。   這樣一來,要求逐步下降的“污染物排放總額”與各地市因發展而產生的“排污量”之間,總有一些沖突。   寧夏銀川市與石嘴山市是國家環保局重點監控城市,多年來一直靠發展火電以及高載能產業尋求發展空間。2004年底,兩市就已完成大氣環境容量的測算工作,這為兩市治理城市大氣污染源、改善空氣質量提供了科學的控制方案,也為治理提供了依據。同時,寧夏也編制完成了《水環境容量核定實施方案》和《地表水環境容量測算技術報告》,通過了國家環保總局的預驗收。但寧夏環保局局長邸國衛指出,許多地方政府仍舊沒有把“環境容量”當成“必守規則”,因為環境條件和污染物排放有相當的復雜性,準確計算特定地區的環境容量有些困難,有時候用的指標不同,算出來的量值可差出20倍以上。因此,有些地方就以此為理由,不按環境容量來規劃發展規模和指導發展方向,置已經明確的環境容量指標于不顧。而像石嘴山所處的地方,位于陜甘寧蒙“三角”地區,這個地區多年來都依靠煤炭資源發展高載能、高污染的產業,建設了大量的性質雷同的高載能工業園區,因此,交界地區之間還可能存在著污染責任互相推脫的問題。   環境容量 environment capacity   指環境對游人的承載能力。一般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1)生態的環境容量:生態環境在保持自身平衡下允許調節的范圍;   (2)心理的環境容量:合理的、游人感覺舒適的環境容量;   (3)安全的環境容量:極限的環境容量。   指某個地區(空間)可以維持某一特定種的最高的種群水平。按照種群生長的邏輯斯蒂理論,是指上限值k(一個種群的生長),一般的是指由平均氣候條件、生境的構造、食物供給量等所決定的可以維持的最大個體數目,在后者的情況下,不把無敵、競爭種等看作決定環境容量的因素,而是把它們看作是限制個體數量的重要原因。   生態含義   某種群在一個生態系統中,即在一個有限的環境中所能達到的最大數值或者最大密度,稱為該系統或環境對該種群的容納量,通常用k來表示。容納量決定于兩個方面:一是溫度、光、水、養分等因子或食物、空間等資源所構成的環境;二是食性、行為、適應能力等種群的遺傳特征。當種群數量超過環境容納量時,種群數量趨向于減少,當種群數量低于環境容納量時,則趨于增加。

6,環境容量 和 環境容納量有什么區別

在種群生態學中,最高環境容納量(簡稱"環境容納量")是指特定環境所能容許的種群數量的最大值。環境容納量是環境制約作用的具體體現,有限的環境只能為有限生物的生存提供所需的資源。環境容納量的實質是有限環境中的有限增長。環境容納量也可用K
前者是環境學角度講,后者是生態學角度講的.前者講的是污染物的量,后者是生態環境中生物的數量.都是不影響環境時的一種閾值.環境容量,是指某一環境區域內對人類活動造成影響的最大容納量.大氣、水、土地、動植物等都有承受污染物的最高限值,就環境污染而言,污染物存在的數量超過最大容納量,這一環境的生態平衡和正常功能就會遭到破壞.在種群生態學中,最高環境容納量(簡稱“環境容納量”)是指特定環境所能容許的種群數量的最大值.環境容納量是環境制約作用的具體體現,有限的環境只能為有限生物的生存提供所需的資源.環境容納量的實質是有限環境中的有限增長.
環境容納量  在種群生態學中,環境容納量是指特定環境所能容許的種群數量的最大值。環境容納量是環境制約作用的具體體現,有限的環境只能為有限生物的生存提供所需的資源。環境容納量的實質是有限環境中的有限增長。  一、自然的極限  在自然條件下,種群在早期發展階段常常表現為指數型增長。隨著種群數量的增長和資源的消耗,資源與環境相對于種群增長的需求變得越來越有限,種群指數增長受到越來越嚴格的限制,最終種群數量維持在合理的環境容納量范圍內,才能維持長期的穩定和繁榮。所以,種群在有限環境中的有限增長才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生態現象,環境容納量是體現生物生存環境限制的重要指標,也昭示著生態系統生產力的自然極限。  在一個處于平衡狀態的自然生態系統中,種群的數量在環境容納量水平上下波動,這個平均水平就是所謂的合理的環境容納量。種群數量大于合理的環境容納量時,資源壓力增大(如食物、配偶、棲息地等),資源的數量、質量降低、天敵和疾病等因素的抑制作用增強,種群數量回落;當種群數量小于合理的環境容納量時,資源壓力降低、資源狀況得到改善,天敵和疾病等因素的抑制作用減弱,種群數量回升。通過種群調節,種群數量可以保持在合理的范圍內。  二、可變化的環境容納量  環境容納量既然是環境對生物制約的具體體現,那么只要生物或環境因素發生變化,環境容納量也就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它是環境資源狀況(數量、質量、分布和波動等)、生物對資源的利用狀況(數量、形式、效率和波動等)以及生態調節機制(種內、種間關系等)等共同作用的結果。也就是說,環境容納量是一個動態的變量。  酵母菌在密閉發酵裝置中的純培養,可以作為研究環境容納量的微觀模型。有人用不同的實驗條件培養酵母菌(saccbaromyces cerevisiae)。[1]在不更換培養基的條件下,酵母菌種群數量表現出典型的logistic增長(“s”型):在菌群增長的早期,培養基(資源)接近“無限”環境,酵母菌表現出指數增長的模式;隨著菌群數量的增長、由于培養基中營養物質的消耗和菌群代謝產物在培養基中積累,限制了菌群的增長,其生存環境逐漸變得“有限”了,其增長速度逐漸降低;當培養基資源被耗盡,增長速度達到最小(0),酵母菌數量達到最大,菌群老化(然后依靠降低代謝、消耗自身或其他死亡的菌體維持生存,最終崩潰);其增長曲線總體上表現為“s”型,屬于典型的有限環境中的有限增長模式。  那么,在什么樣的條件下,酵母才可能實現無限增長呢?我們再來關注一下酵母菌其他實驗組的情況。如果每隔一段時間給酵母菌更換一次培養基(24h、12h、3h不等),改變菌群生存環境中的營養供給和代謝產物的積累狀況,菌群表現指數增長(“j”型,馬爾薩斯(malthus)方程)的時間隨著更換培養基時間間隔的縮短而延長。當每隔3h更換一次培養基時,菌群數量表現出不受資源限制的無限增長(指數增長)模式。這實際上是發酵工程中微生物連續培養技術的原理。外部通過不斷向系統輸入所需的資源和系統不斷地向外部輸出代謝物,來維持環境的穩定性,從而人工形成無限環境,保證了微生物長期處于指數增長狀態,顯著提高了系統的生產效率。這是通過人為干預實現的無限環境中無限生長,也就是環境容納量達到無限大。  三、不可逾越的極限  自然條件下,種群數量的無限增長往往導致資源衰竭、種群崩潰等災難性的結果。例如:美國亞麗桑那州曾為保護黑尾鹿(odocoielus ne-mionus)而大量捕殺其天敵——美洲獅和狼。不到20年,由于鹿群數量過度增長而導致草場嚴重破壞,大量的黑尾鹿因為饑餓和寒冷而死亡,種群數量和草場承載力長期無法恢復。  有限環境中無限增長所導致的災難性后果,人類社會同樣無法幸免。南太平洋中的復活節島是一個面積只有166平方公里小島。人類在此定居,大約始于公元400年,其文明的繁榮基于島上肥沃的士壤和茂盛的植被,其中包括高達25米、樹干直徑達2米,被用來制作獨木舟的大樹。考古記錄表明,島民最重要的食物是海豚,這種動物只能從入海的大獨本舟上用魚叉獵捕。復話節島上的文明繁榮了數百年,人口估計曾經達到20000人。隨著人口的逐漸增加,樹本的砍伐量超過了森林的可持續產出。最后,用以建造大獨木舟的大樹消失了,島民再也無法進入遠海獵捕海豚,島上的食品供應急劇減少。在一些地點的考古記錄表明,陷入絕境的社會竟然開始同類相殘。目前,這個島上的居民大約2000人。[2]  四、地球:有限環境面臨挑戰  人類生存于其中的地球生態系統,其實質也是一個由有限資源構成的有限的環境。人口數量的過度增長以及資源消費不合理的人為拉動,不斷挑戰全球生態系統的環境容納量。而資源的不合理利用、環境污染的不斷積累、森林砍伐、耕地減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資源的衰退、海平面上升、酸雨等等,又在不斷地壓縮全球生態系統的環境容納量量。這兩種矛盾尖銳而劇烈。  以我國為例[3-4],我們有960萬平方公里家園,減去嚴重水土流失的國土面積367萬平方公里(占國土38.2%),再減去徹底荒漠化國土(總面積174萬平方公里,沙化面積每年以3436平方公里的速度擴展)和不能維持人類生存的國土(冰川、石山、高寒荒漠等)約300多萬平方公里(約占33%),剩下不足300萬平方公里(占28.8%),并且主要分布于東部和南部沿海1500公里的狹長地帶。這就是現在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與50年代相比,我國人口增加了一倍半,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土地也各增加了約一倍半,也就是在半個世紀的時間內,我國的人均生存空間已被壓縮到原來的1/5。預計2030年我國人口將增加至16億,人均生存空間將進一步壓縮至建國初的1/6以下。加之,由于大規模的人為活動(砍伐森林、破壞植被、修壩引水、城市擴張、工業污染、耕地開發等等)導致地表水熱、應力等平衡發生改變,導致地質災害、氣象災害和生態災害的高發。總之,我們生存空間的壓縮,不僅僅表現在數量上的減少,更表現為其質量上的惡化。  目前,世界許多國家都不同程度地存生類似的問題。  五、未來之路需要我們共同開創  地球是一個物質有限、能源有限、空間有限、綜合容納量有限的環境,我們始終生存在這個有限的環境中,人類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具有終極規模,不能突破合理的邊界。突破合理界限(自然限制)的經濟與社會發展就是反經濟的和反環境的,注定也是不可持續的。所以,人類必須以有限的人口、經濟與社會規模來適應這種限制,才能真正實現永續發展。  人類作為智慧生物,必須選擇是走向無限增長的崩潰、還是走向自我抑制的穩定與繁榮。選擇的結果也只能意味著人口無限增長、傳統資源(線性)利用方式的終結,傳統生產、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根本轉變,最終建立人口規模、經濟和社會規模適度、資源循環利用和以生態中心主義為價值主體的循環、生態型社會。  環境容納量是體現全球或區域復合生態系統綜合服務功能,而不是資源數量的指標。依照環境容納量動態變化的原理,我們可以能動地改善和提高環境容納量,為經濟與社會的發展提供更大的空間。比如,通過恢復和保護自然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控制和消除全球變化等措施改善生態服務和環境質量;通過強化水土保持、嚴控土壤沙化、保護和擴大有效耕地等措施保障地球凈初級生產力規模;通過建立循環經濟體系,提倡適度、適量消費,改善資源結構、提高資源效率,消除循環阻滯等措施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經濟的持續發展;等等。  但是仍然應該注意,經濟子系統的增長受其生態母系統既定規模的限制。地球自然資源總量本身是一個常數,當資源、環境和消費均達到最優化時,環境容納量的決定因素就是資源的總量,環境容納量存在極限。可持續發展模式的整體理念就是經濟與社會系統的增長絕對不能超出生態系統可以永久持續或支撐的容納量范圍 環境容量   在人類生存和自然生態不致受害的前題下,某一環境所能容納的污染物的最大負荷量。環境容量是在環境管理中實行污染物濃度控制時提出的要領環境容量包括  絕對容量和年容量兩個方面。前者是指某一環境所能容納某種污染物的最大負荷量。后者是指某一環境在污染物的積累濃度不超過環境標準規定的最大容許值的情況下,每年所能容納的某污染物的最大負荷量。  環境容量,是指某一環境區域內對人類活動造成影響的最大容納量。大氣、水、土地、動植物等都有承受污染物的最高限值,就環境污染而言,污染物存在的數量超過最大容納量,這一環境的生態平衡和正常功能就會遭到破壞。   “十五”期間,我國就開始編制國家環境容量指標,國家環保總局制定環境容量總額,然后按年度分配給各省市區;各省市區再往各地市分解。每年環境容量指標都要往下削減。   這樣一來,要求逐步下降的“污染物排放總額”與各地市因發展而產生的“排污量”之間,總有一些沖突。   寧夏銀川市與石嘴山市是國家環保局重點監控城市,多年來一直靠發展火電以及高載能產業尋求發展空間。2004年底,兩市就已完成大氣環境容量的測算工作,這為兩市治理城市大氣污染源、改善空氣質量提供了科學的控制方案,也為治理提供了依據。同時,寧夏也編制完成了《水環境容量核定實施方案》和《地表水環境容量測算技術報告》,通過了國家環保總局的預驗收。但寧夏環保局局長邸國衛指出,許多地方政府仍舊沒有把“環境容量”當成“必守規則”,因為環境條件和污染物排放有相當的復雜性,準確計算特定地區的環境容量有些困難,有時候用的指標不同,算出來的量值可差出20倍以上。因此,有些地方就以此為理由,不按環境容量來規劃發展規模和指導發展方向,置已經明確的環境容量指標于不顧。而像石嘴山所處的地方,位于陜甘寧蒙“三角”地區,這個地區多年來都依靠煤炭資源發展高載能、高污染的產業,建設了大量的性質雷同的高載能工業園區,因此,交界地區之間還可能存在著污染責任互相推脫的問題。  環境容量 environment capacity  指環境對游人的承載能力。一般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1)生態的環境容量:生態環境在保持自身平衡下允許調節的范圍;  (2)心理的環境容量:合理的、游人感覺舒適的環境容量;  (3)安全的環境容量:極限的環境容量。  指某個地區(空間)可以維持某一特定種的最高的種群水平。按照種群生長的邏輯斯蒂理論,是指上限值k(一個種群的生長),一般的是指由平均氣候條件、生境的構造、食物供給量等所決定的可以維持的最大個體數目,在后者的情況下,不把無敵、競爭種等看作決定環境容量的因素,而是把它們看作是限制個體數量的重要原因。   生態含義  某種群在一個生態系統中,即在一個有限的環境中所能達到的最大數值或者最大密度,稱為該系統或環境對該種群的容納量,通常用k來表示。容納量決定于兩個方面:一是溫度、光、水、養分等因子或食物、空間等資源所構成的環境;二是食性、行為、適應能力等種群的遺傳特征。當種群數量超過環境容納量時,種群數量趨向于減少,當種群數量低于環境容納量時,則趨于增加。
文章TAG:環境容納量舉例說明什么是環境容納量親們告訴我下

最近更新

  • 杜鵑花怎么養家庭養法,杜娟花怎么養家庭養法

    杜娟花怎么養家庭養法杜鵑花鮮艷奪目,嬌滴富貴,是難得的花卉養殖植物。杜鵑花的養殖并不難,和一般花卉養殖一樣,杜鵑花的養殖方法,主要應做好選好盆土、適時澆水、注意光照、合理施肥、及時 ......

    南京市 日期:2023-05-06

  • 維生素e的副作用,維生素e的不良反應有哪些

    維生素e的不良反應有哪些維生素E為脂溶性維生素,廣泛地存在于綠葉蔬菜和植物油中,如玉米油、大豆油、紅花油等。正常人每天維生素E需要量為5~30毫克。盡管其毒性很低、副作用少,但把它 ......

    南京市 日期:2023-05-06

  • 薛仁貴簡介,薛仁貴是何等人也

    薛仁貴是何等人也薛仁貴是唐朝的大將2,薛仁貴的歷史http://baike.baidu.com/view/22296.html3,薛仁貴是哪里的人薛禮(613年-683年)字仁貴絳 ......

    南京市 日期:2023-05-05

  • 回力logo,辨別真假回力鞋真偽方法:聞不到味道

    2.真的回力鞋底非常柔軟有彈性,字體光滑清晰,而假的回力鞋底堅硬,字體模糊不清,回力辨別秘制森林鞋真偽的方法,3.假的回力鞋有很濃的膠水味,真的回力基本沒有味道,回力(上海回力鞋業 ......

    南京市 日期:2023-05-05

  • 麥哲倫環球航行,麥哲倫環球航行之前已完成第一次遠洋航行

    1519年麥哲倫受西班牙國王查理一世的命令,當他率領船隊從西班牙出發,經過菲律賓群島時麥哲倫因卷入島上的部落糾紛而被當地居民殺害,他的船隊為他繼續向西航行至西班牙,完成了第一次環球 ......

    南京市 日期:2023-05-05

  • 神圣的近義詞,神圣的近義詞是什么

    神圣的近義詞是什么2,神圣的近義詞1,神圣的近義詞是什么神圣的近義詞是:圣潔和威嚴神圣的近義詞是崇高--------------------------------謝謝采納哦~2, ......

    南京市 日期:2023-05-05

  • 北京理工大學專業,北京理工大學就業前景好十大熱點專業

    學校依托北京理工大學,以人民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北方工業大學、北京建筑工程學院、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外交學院等院校為補充,師資力量雄厚,飛機設計與工程-1北京理工大學就業前景好的十大 ......

    南京市 日期:2023-05-05

  • 聰明的小裁縫,聰明的小裁縫這一篇短文出自哪里

    聰明的小裁縫這一篇短文出自哪里它講述了一個傲慢且目中無人的公主以猜謎的方式來征婚,猜不中的就會受到她百般的譏諷與嘲笑!一個心靈手巧的小裁縫也想去猜謎,以他的聰明與智慧連續猜中了公主 ......

    南京市 日期:2023-05-0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关岭| 平遥县| 乌恰县| 巴东县| 霍州市| 江永县| 西城区| 长春市| 永州市| 霍山县| 舒兰市| 长垣县| 长海县| 扶风县| 青神县| 汾阳市| 伊川县| 汝南县| 灌阳县| 河南省| 绥江县| 额尔古纳市| 双柏县| 文山县| 武宣县| 南投县| 垣曲县| 新绛县| 固安县| 乌兰察布市| 安丘市| 大余县| 洪湖市| 准格尔旗| 邵阳市| 长垣县| 涞源县| 那曲县| 滁州市| 汾阳市| 石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