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一統(tǒng)后,延續(xù)了鄭州這個地名,唐代依然有鄭州之地名,貞觀七年(633年)鄭州遷移到管城(今鄭州市管城區(qū)),鄭州的建制和治所才固定下來。東魏武定七年(549年),改潁州為鄭州,鄭州、新鄭等地名,就是發(fā)源于此,歡迎打開歷史寶藏,一起來讀河南那些事兒。
1、鄭州為什么叫鄭州呢?
歡迎打開歷史寶藏,一起來讀河南那些事兒。(約500字,閱讀需2分)河南滎陽有一座高大的雕像,名為鄭氏三公,鄭氏三公塑像這三公分別是鄭桓公、鄭武公、鄭莊公,是鄭國的頭三個開創(chuàng)性君王。如今這個西周一直到戰(zhàn)國時期的鄭國,留給河南省的最大歷史遺產(chǎn),就是“鄭”這個名字,鄭州、新鄭等地名,就是發(fā)源于此。鄭國(前806年-前357年)是周朝的一個重要諸侯國,和周王一樣是姬姓,一開始被封于陜西鳳翔一帶,后隨著周平王東遷,來到了河南,居于中原地區(qū),就是今天的新鄭一帶,
春秋初年的鄭國在鄭莊公的治理下,國力強盛,這時候我們眾所周知的春秋五霸都還沒有登上歷史舞臺。鄭莊公連周王都不放在眼里,甚至還為了攻打宋國,和周王鬧翻,最終周王看不下去了,發(fā)兵攻打鄭國,爆發(fā)了鄭周繻葛之戰(zhàn),結(jié)果周王受了傷,天子威嚴掃地,鄭周繻葛之戰(zhàn)這段時期其實是春秋第一霸——“鄭莊公小霸”時期。“鄭伯克段于鄢”之典故鄭國后來衰落,被韓國所滅,子孫以國為氏,此為鄭姓的由來,
鄭姓在河南流傳下來,韓國派往秦國的間諜水利工程師鄭國,就是以鄭為姓。新鄭這個名字,是因為上文所言,鄭國從陜西鳳翔遷到河南,因此為了區(qū)別兩個鄭地,就以“新鄭”命名鄭國搬遷到河南的這個地名,秦始皇一統(tǒng)天下后,在此地設(shè)潁川郡,轄有新鄭縣。東魏武定七年(549年),改潁州為鄭州,鄭州這個地名自此而始。隋朝一統(tǒng)后,延續(xù)了鄭州這個地名,唐代依然有鄭州之地名,貞觀七年(633年)鄭州遷移到管城(今鄭州市管城區(qū)),鄭州的建制和治所才固定下來,
2、“兩山、兩河”都指哪些省?都有什么5A級景區(qū)?
河北北依燕山,南望黃河,西靠太行,東坦沃野,內(nèi)守京津,外環(huán)渤海,是全國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濱的省份。山海關(guān)、西柏坡、白洋淀、淶水野三坡以及承德避暑山莊等等都是國家5A級旅游景點,河南的旅游資源豐富,其中著名的河南旅游景點就有龍門石窟、少林寺、黃帝故里、清明上河園、殷墟和云臺山、白云山、伏牛山、石人山、雞公山、丹江口水庫、武侯祠等。
而且在中國八大古都中,河南一省就占了四個,山東:濰坊青州古城旅游區(qū)、威海華夏城景區(qū)、泰安泰山風景名勝區(qū)、曲阜明故城(三孔)旅游區(qū)、煙臺蓬萊閣旅游區(qū)(三仙山-八仙過海)、青島嶗山風景區(qū)、煙臺龍口南山景區(qū)、威海劉公島景區(qū)、棗莊臺兒莊古城景區(qū)、濟南天下第一泉景區(qū)、山東沂蒙山旅游區(qū)。山西5A級景區(qū)只有七家,從北到南依次是云岡石窟、雁門關(guān)、五臺山、喬家大院、平遙古城、綿山、皇城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