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是一個包容的城市,來了就是深圳人,不排外,深圳本地人聽到你講普通話就會立刻換成普通話與你交流。因為深圳人都知道,所謂深圳人,就是來自天南地北的中國人,深圳沒山,體現不了傳統,你說原居民是什么好,特征二,大家都是外地人,誰都敬著誰,誰也不怕誰,據我去過北上廣深的經驗來看,深圳是最不排外,也是包容性最強的城市,沒有之一,哪怕我老家38線縣城,很多人對外地人都沒對本地人客氣,就像買東西,本地口音問一個價,外地口音又是一個價,這事在深圳極少。
1、為啥有人說深圳是一座沒有鄉親的城市,深圳人是怎么讓別人一眼看出是深圳人的?
深圳與我而言,是個又愛又恨的地方,待著不快樂,走了會想念,還會再回來的一個地方。深圳是一個移民城市,顯著特征之一就是語言統一,都講普通話,本地人出門也是基本自覺普通話,特征二,大家都是外地人,誰都敬著誰,誰也不怕誰,據我去過北上廣深的經驗來看,深圳是最不排外,也是包容性最強的城市,沒有之一,哪怕我老家38線縣城,很多人對外地人都沒對本地人客氣,就像買東西,本地口音問一個價,外地口音又是一個價,這事在深圳極少。
三呢,就是深圳生活成本高,如果一個勞動力上班,有幸一家人都在深圳的,太少太少了,就是兩口子都工作,敢把孩子放在深圳養的有質量,也都是高收入人群,還能把父母接來養老的,更是少之又少,第四,身邊的同事,五湖四海的朋友,其實大家心里都有數,人走茶涼,關系再鐵,各自離開后,要不了幾年,因為太少見面沒有共同圈子等原因,都會相忘于江湖,所以不敢投入太多感情。
2、深圳本地人是廣府人,還是客家人呢?
深圳沒山,體現不了傳統,你說原居民是什么好,他們是后期搬過來大量生孩子的,造成的如果你說原居民,看你那個時間段來分跟定義,下面是明清勢力分布圖,廣府在本地人不存在這個概念,我也不知道誰命名的,在只有在上海,客家,潮汕人心中才有強勢地位,其他國內很少看到,其實廣府是指西江文化,指差不多語言,文化,習俗的一類人,核心區域就廣肇倆府地方,好難被客家人同化,就算客家人,閩搬再多過來他們依舊保持自己文化,甚至起沖突,其他范圍看就看輻射了,惠州有自己的原居民,只不過不受廣府重視,沒人搬過去,同時客家人大量過來后生孩子,變成粵客混合區,后來就直接變客家人地盤了,再下一步向深圳少人地區滲透,之前他有向廣肇府地區滲透,最后搞矛盾被打敗,跑了別的地方了,形成現在局面,還有你們不用擔心客家人,他只有有機會一定主動介紹自己是客家人,不用你們捕風捉影去證明,如果一個人活了幾十年都沒沒跟人提到自己是客家人,那么他一定不是客家人,他那個觀念是他親父親培養的,他不會受環境影響,客家人有自己的文化,跟語言,粵有粵語,粵文化簡稱嶺南文化。
3、深圳生活是怎樣的,作為北方人表示好奇?
我是一個來深圳快24年的北方人,把自己的青春年華都給了這座城市,也深深地喜歡和愛上了這個城市,總結起來有以下幾方面的優勢:1、深圳是一個只要你努力就會有回報的城市,很多人來深圳的時候都是一無所有,無依無靠,但努力工作也會有穩定的生活。2、深圳是一個包容的城市,來了就是深圳人,不排外,深圳本地人聽到你講普通話就會立刻換成普通話與你交流,
3、深圳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城市,大部分人來深圳后都會被感染,努力工作,積極生活,奮斗創新。大家朋友聚會更多談趨勢、創意,很少有人談八卦,4、深圳市一個高素質的城市,很少有人隨地亂扔東西,公交、地鐵對老人孕婦隨時有人讓座,公共場所都會排隊。5、與國際接軌,更多接觸到世界各地的信息,6、生活方便,生活居住附近都有購物中心、超市,再晚也會找到吃飯的地方,人們服務態度好,服務意識強。
4、為什么深圳人很少說白話?
因為深圳外來人口比例較本地人多,深圳的人口結構也比較復雜,自八十年代開始到深圳謀生的人分別有惠陽、潮州、湛江等地,這三地又是三種不同語言,也不是完全說白話。到了八十年代中期,隨著改革開放,全國各地不斷有“外來工”到深圳工作,以至深圳人口爆增,從此,深圳本地人說白話的不再是主流,進入九十年代,深圳己從昔日漁村華麗轉身,變成國際都匯,更吸引了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國客商云集,深圳經濟特區,在人口結構上又一次出現大幅增漲,很自然,白話被其它語言稀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