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小麥成熟了,小麥產量怎樣。說到產量,宿遷今年的小麥產量肯定不如去年,管理跟不上,產量跟不上,產量低的每畝四五百斤有的是,河南小麥減產基本已成定局,這也是河南本地農民普遍共識,河南小麥苗期還很好,小麥返青正常,一二類苗占多數,今年我們這小麥產量偏低,管理好的畝產八九百斤,做到一噴三防的,產量相對較高。
1、2020年河南小麥成熟了,小麥產量咋樣?一畝地收割費用多少錢?
2020年小麥成熟了,小麥產量怎樣?一畝地收割費多少?今年我們這小麥產量偏低,管理好的畝產八九百斤,做到一噴三防的,產量相對較高。管理不到位,打菌藥打的晚,等發病了,再打,難控制,容易造成減產,給人看病是一樣,早預防早治療,管理跟不上,產量跟不上,產量低的每畝四五百斤有的是。地也是很現實的,你坑它,它也坑你,
2、小麥收割完畢,畝產800斤,坐標南陽,你家的畝產多少?
南陽小麥已經收割完畢,這收割時間要比宿遷早。在我們宿遷,目前小麥還沒有大面積收割,只有少數早熟的在零星收割,小麥大范圍收割,大概還要7~10天。說到產量,宿遷今年的小麥產量肯定不如去年,因為去年小麥產量太高,畝均達到1000斤以上,高的有1100斤。今年的產量現在不知道,根據往年平均產量估計,畝產900斤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3、河南今年小麥干旱畝產減產五百斤左右,大家怎么看這個問題呢?
從河南小麥一開鐮我就一直在關注,網上很多網友在田間地頭拍下第一手視頻分享出來,視頻也是真實情況。先期收割較早的南陽、信陽等地畝產量在500~600斤左右,個別好的畝產量800~900斤,近幾天駐馬店、周口等地也進入大面積收割階段,水澆不便的地塊畝產600斤左右,能澆上兩水,肥料也上了,藥也打過了的農戶畝產還能達到900左右,畝產超千斤的很少啊。
河南小麥減產基本已成定局,這也是河南本地農民普遍共識,但是題主說的畝減產500斤也有些太絕對。從河南省農業機械技術中心獲悉,截至當日17時,我省已收獲小麥2820萬畝(占全省種植面積的33%),日投入小麥聯合收割機8萬臺,據了解,南陽已收獲小麥823萬畝(占種植面積的93%)、駐馬店已收獲小麥794萬畝(占種植面積的77%)、信陽已收獲小麥310萬畝(占種植面積的73%)、平頂山已收獲小麥190萬畝(占種植面積的73%)、鄭州已收獲小麥55萬畝、洛陽已收獲小麥78萬畝、漯河已收獲小麥38萬畝、周口已收獲小麥133萬畝、許昌已收獲小麥39萬畝,新蔡已收獲小麥109萬畝、鄧州已收獲小麥175萬畝、固始已收獲小麥31萬畝、汝州已收獲小麥11.3萬畝。
以上只是官方的收割面積數據,至于說產量情況還沒有官方口徑,造成河南小麥減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河南小麥苗期還很好,小麥返青正常,一二類苗占多數,主要是小麥穗期天氣干旱,高溫,干熱風造成小麥灌漿期縮短,小麥籽粒干物質降低,千粒重下降,最終造成小麥減產。另外,河南很多地方小麥后期條銹病發生嚴重,農戶防治不及時,不徹底,也是造成小麥減產的原因之一,
4、說說你家鄉小麥畝產量是多少?怎么樣種植才能達到高產?
謝謝小秘書的邀請,衛農很高興回答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衛農地處陜西渭北丘陵溝壑區,是典型的旱作農業區,小麥是主要的大田農作物,在風調雨順的情況下,每畝產量最高可以達到1200斤左右,但是如果遭遇旱災就不好說了,像今年由于春天干旱的時間比較長,畝產只有五六百斤左右。至于題主提出的,怎么樣種植才能達到高產的問題,
各地情況不一樣,我們這里由于缺乏水源沒有灌溉條件,衛農以為主要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深翻土壤,曬地蓄水保墑。我們這里大田一般每年只種一季農作物,就是在小麥收割后不再種植,而是對土地進行深翻以后,讓土壤接受陽光的暴曬,同時也能接受雨水保墑,等到秋天以后,再接著整地播種小麥的,二是選擇好適合的優良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