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地武漢的就業創業環境不盡如人意。都能落戶武漢,因為在武漢買房定居了,雖然公司不在武漢,但生活居住在武漢,我不再年輕,自由人,在北京武漢兩地住,不希罕戶口,社保醫保自己給自己報,但孩子們都可落戶武漢,c.對武漢城市圈戶口放開,將鄂州市、孝感的部分縣市并入武漢版圖,因為它們事實上已與武漢同城。
1、武漢青山區的房子怎么樣?
謝謝邀請!雖然是本地人,但從小在漢口長大發展,所以對青山房產不敢妄加評論。既然來了就聊點隔江的觀點可好?說青山就饒不過武鋼,青山居民很多都是武鋼的職工或職工家屬吧,所以青山有一股其他區不具備的氣質和氛圍,武鋼效益好的那些年,收入高又是國企鐵飯碗,展現的是傲氣;這些年武鋼走下坡路,鋼鐵不景氣加上裁員潮,暮氣沉沉,好多武鋼人都另謀出路了,干哪行的都有,但也混的蠻好,給青山的朋友們點個贊!說遠了,說回房子!定性的來談哈青山的房子,
房產離不開地段、配套,民生配套醫院,學校,民生消費的商圈,青山有武鋼三中、眾園廣場,醫院說不上來,所以這跟前的房子肯定好;另一個配套就是產業配套,人們可以賺錢的市場、產業園、商務區等等,好像除了武鋼就沒有特別有名的。這幾年隨著歡樂大道東進發展,青山濱江商務區概念的炒作,可能會有改觀,不過難得吸引其他區的人來發展(哪個區沒有幾個概念),而吸引外來人口能力又比不過其他區,特別是鋼廠的煙囪,離近了健康說沒有影響誰信呢,花山新城都感覺離得不夠遠啊。
2、軍運會后的武漢會有怎么樣的發展?房產、就業創業環境、旅游等各個方面會如何?
謝謝邀請!按照提問回答,閱讀本文需要時間,不喜勿噴!一、軍運會后武漢會有怎樣的發展?答:軍運會后武漢會有很大發展,怎樣才是很大發展?1.城市建設規模軍運會后,武漢城建會再掀高潮,滿城挖向三環外延伸,光谷持續發展,長江新區加快推進,長江主軸左右岸國際化進程加快,地鐵、軌交、大型商業體向三環外布局,主城區三鎮變三市,新城區建成六個副中心城市。
武漢城市規模加快向北上廣靠攏!2.城市人口規模武漢市市長前段時間說了,加快形成2000萬人口規模,武漢市原來的規劃是到2049年形成2500萬以上人口,現在看來,時間太長,時不我待!為什么?因為武漢市是老牌大城市,城市人口現在已進入嚴重老齡化,雖然從表面上看,武漢市的人口結購中有1/10的大學生,但這些大學生畢業后有相當多的人沒有留在武漢,這給武漢市的復興形成很大制約。
因此,武漢市提出5年留下百萬大學生,武漢市統計的現有人口是1100萬,要達到2000萬人口,還有900萬缺口,而現在的大學生入戶增量每年才10多萬人,這是杯水車薪!那么怎樣盡快達到2000萬人口規模呢?a.重新統計現有常住人口和戶籍人口實際數量我90年代在武漢待過幾年,現在又在武漢。以我的了解,武漢有很多常住人口沒有入籍,
象我們家9人,4個北京戶口,其它5個戶口分散在各地。都能落戶武漢,因為在武漢買房定居了,雖然公司不在武漢,但生活居住在武漢,我不再年輕,自由人,在北京武漢兩地住,不希罕戶口,社保醫保自己給自己報,但孩子們都可落戶武漢,我認識的很多做生意的朋友在武漢待了幾十年,房子有五六套,但一個也不是武漢戶口。還有老家不少人,都在武漢買房定居,卻沒轉戶口,
我估計,定居武漢又沒有入籍武漢的人不下百萬,如何將這些在武漢有房有工作又沒有落戶的外地人,勸其落戶,政府要做工作。這個量可增加至少100萬!b..繼續放寬落戶條件,最近,武漢的落戶條件降低為專科以上學歷,45歲以下年齡,可帶配偶、父母、子女一起落戶,正在研究中專生落戶,我認為,武漢的落戶條件應去掉學歷限制,以年齡為主,30歲以下都可落戶,30歲以上根據學歷制定年齡限制。
因為30歲以下人口基本上是高中、中專以上學歷,沒有文盲,誰都能敲鍵盤,誰都能操作機器,況且,武漢老齡化嚴重,又是以新興制造業加互聯網為主的實業型城市,急需大量實用型年輕人,所以,應該放開學歷,這樣,落戶人口會快速增加,如果還不抓緊更新人口,不久的將來,武漢市會是滿城拿著老年證的人群!c.對武漢城市圈戶口放開,將鄂州市、孝感的部分縣市并入武漢版圖,因為它們事實上已與武漢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