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指1911年(清宣彤三年)中國爆發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這說明以他為代表的致力于救國的人們走上了革命的道路,這也可以看作是辛亥革命的前提,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比較徹底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民主革命的宣傳、組織以及后期與維新派的論戰,可以看作是辛亥革命的準備工作,也是辛亥革命的一部分。
辛亥革命指1911年(清宣彤三年)中國爆發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是在清朝日益腐朽,帝國主義侵略進一步加深,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初步壯大的基礎上發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專制統治,挽救民族危亡,爭取民族獨立、民主和富強。這場革命結束了中國兩千年的君主專制,是一場偉大的革命運動。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比較徹底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它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估量的解放作用。使革命和民主的觀念深入人心。以辛亥革命為新起點的反帝反封建斗爭,將在更深層次和更大范圍內展開。
狹義辛亥革命指1911年10月10日夜武昌起義爆發至1912年元旦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期間,發生在中國的革命事件。廣義上的辛亥革命可以指19世紀末至1911年在中國成功推翻滿清統治的歷次革命運動。時間可以從1894年底鐘惺會成立算起,一直到袁世凱復辟。
3、 辛亥革命什么時候開始的?地點在哪?誰發起的?結果是什么?(1)廣義辛亥革命是反對封建統治的一系列武裝起義,包括廣州起義、劉萍起義、武昌起義等說它成功是因為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帝制,讓民主共和的理念深入人心,說它失敗是因為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我們應該辯證地看待它。(2) 辛亥革命狹義指1911年10月10日爆發的武昌起義,以李為總督的湖北軍政府成立,以“十八星條旗”為旗幟。此后,各省紛紛響應。由于1911年是農歷1911年,所以叫辛亥革命。這是因為四川人民反抗清政府的保路運動,清政府調湖北新軍鎮壓,造成武昌城空虛。
4、 辛亥革命是一個時間段那么具體是從幾幾年到幾幾年呢?1904——1912-1904年,孫中山發表《中國問題的真正解決》一文,拋棄了他最初的改革觀,指出只有推翻清政府,“必須以開明進步的新政府取代舊政府,建立中華民國”。這說明以他為代表的致力于救國的人們走上了革命的道路,這也可以看作是辛亥革命的前提,民主革命的宣傳、組織以及后期與維新派的論戰,可以看作是辛亥革命的準備工作,也是辛亥革命的一部分。結束的標志是1912年4月1日,孫中山正式辭去大總統職務,讓位給袁世凱,個人理解,僅供參。